2-2.食農教育教案–柚子園大家族

食農教育教案:柚子園大家族

◆適用年級:高年級

◆教學目標

1. 從果園生態體會自然界物物相關的道理。

2. 從柚子花看農場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3. 從果園的泥土看自然界中能量的傳遞與物質循環。了解食物鏈中生產者、消

費者、分解者、清除者的關係。

◆結合領域:自然領域、綜合活動領域

◆課程內容

A 柚子園的生物網

1. 每人一棵樹。用十分鐘進行觀察,分小組將大家觀察到的物種(包括無生物)描述(描繪)記錄下來。

2. 將所有物種寫(畫)在黑板(海報紙)上,請柚子園叔叔一起參與,最後說出照顧柚子園以來看到過的動物(印象中,小朋友當天沒看到的)。

3. 將大家說出的物種列在黑板上,讓每位小朋友扮演一個物種,並說出自己最喜歡和最害怕的東西。

4. 和與自己有關的東西拉一條繩子,玩生物網遊戲。例如:噴灑殺蟲劑時哪些物種會受影響?受影響的物種拉動繩子,手上有繩子被拉動的也扯動另一條繩。

‧準備材料:繩子(如學生數目)、活動式黑(白)板+粉筆(白板筆)、小卡片(寫上每個人扮演的腳色)

B 開花時節

柚子花開的季節前往柚子園郊遊,嗅聞柚子花香,觀察哪些動物利用了花?請柚子園叔叔講解結果後的疏果原則,及為什麼要疏果?

說明:

a.雙子葉植物多是蟲媒花,需要用各種方法吸引昆蟲的注意,有些使用香氣,有些利用顏色或花的構造,香氣濃郁的花通常顏色較為平淡,而顏色鮮豔的花則少有香味。柚子園周圍的開花植物可以作為對照。

b.大自然中四時都有開花植物,以維持靠花維生的昆蟲(如蜜蜂)生存,面積廣大但物種過為單調的農場,將不利於需要昆蟲授粉的作物。

C 果園的泥土(任何時候)

從柚子園和附近天然樹林底層做泥土採樣,觀察土壤結構與土中生物的不同。觀察項目:有機質、土壤顏色、泥土中的小生物(蚯蚓、昆蟲…)

◆背景知識

生物的能量來自太陽,植物是自然界中的生產者,利用光合作用將陽光的能量固定在植物體中,其他生物吃了植物,也就有了能量。枯枝落葉經過分解者(小動物、細菌、真菌等)的消化轉化成土壤中的有機質,再度提供其他植物的養分,形成循環。

以柚子為例,水果中的糖分來自光合作用,甜美的果汁吸引動物來吃,幫助傳播種子,沒有被吃的果實則掉落腐爛,這時果實中的糖分與其他養分則就地分解成為種子發芽的營養。其它枝幹或枯葉也會被螞蟻、昆蟲、菇菌和更微小的微生物分解成為更細的有機質,變成肥沃的土壤。

土壤的肥沃度可以從有機質的多寡判定,有機質的來源是動植物的殘體,所以,果園中存在的動植物越多,就越能滋長土壤的肥沃度。例如地上的雜草本身也是有機質,又可以養活更多小動物,週圍森林的枯枝落葉也可以經小動物的利用與搬移豐富果園的土壤,所以果園的目的作物雖然只有水果,但增加水果以外的生物量,其實就是儲蓄土壤的地力,長期而言可減少果園施肥的需求與病蟲害管理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