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學期學校本位特色課程~水棲無脊椎動物與棲地

宜蘭縣岳明國小102學年度四年級上學期學校本位特色課程教學設計

教案編寫人:陳清海

主題/單元名稱

水棲無脊椎動物與棲地

(一)它是昆蟲嗎?()怎樣知道水質好不好?湧泉水質調查() 怎樣知道水質好不好?生態池水質調查()水棲無脊椎動物多樣性調查生態池()水棲無脊椎動物多樣性調查湧泉區

實施年級

四年級上學期

總節數

15

實施時間

Ÿ綜合活動領域15

教案編寫人

陳清海

設計理念

含環境背景、學生經驗分析、教學內容、目標、學習策略之陳述

學校緊臨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擁有很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無尾港溼地與學校生態池都適合小朋友自然科學習探討;四年級的上學期自然有水生家族,下學期有昆蟲家族,加上97-98年度教育部的科教專案中的水棲昆蟲與水質的關係探討,將其中的研究方法引入教學中。透過水質檢測、水棲昆蟲種類數量調查讓學生了解水棲昆蟲與水質的關係,了解人為污染水源對水棲昆蟲的影響。

融入領域教材

Ÿ康軒/自然與科技領域/第三冊/第二單元/水生家族

能 力 指 標

1-2-4-2- 運用實驗結果去解釋發生的現象或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1-2-1-1- 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1-2-2-4- 知道依目的(或屬性)不同,可作不同的分類

1-2-5-2- 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教學準備/材料

學習記錄單、蜻蜓生活史簡報檔、水質調查檢驗包、水質調查記錄單、水棲無脊椎動物調查工具組、記錄表、無脊椎動物圖鑑及水質監測計算方式表

課程地圖

(融入領域議題概要)

clip_image002

教案內容

簡述分析

水棲生物是第一年科教專案的內容,為了落實在課程裡,而安排課程進行。希望小朋友能了解水棲生物存在所代表的意涵。此單元先讓小朋友了解昆蟲的基本分類。

 


 

教學目標

主題/單元目標(認知)

行為目標(情意、技能)

A.了解什麼是昆蟲的辨識特徵

B.學習水質檢測的方法

C.學習水生昆蟲的調查方法

D.認識水質與水生昆蟲的關係

E.能對主題產生興趣並提出問題

F.能從不同的分類中,歸納出昆蟲的辨識特徵

G.能運用水質檢測包,檢驗水質。

H.能運用工具進行水棲無脊椎動物的調查

I.能從水質報告與水棲無脊椎動物的調查資料,了解水質與水棲無脊椎動物的關係。

教學目標編碼

教學活動

時間

教學

資源

備註

老師活動

學生活動

A

F

Ÿ將小朋友分為三組,每組三至四人。

Ÿ引導每組小朋友討論後,寫(畫)出印像中的昆蟲名稱。

Ÿ請每組小朋友將昆蟲名稱(或外形)寫(畫)在海報紙上。每組上台分享。

Ÿ請小朋友依不同的特徵分類。

ŸPPT介紹蜻蜓的一生。

Ÿ能專心寫出印像中昆蟲的名稱。

Ÿ能將海報紙上動物進行簡單的分類。

Ÿ能依據分類的結果,了解昆蟲的分辨特徵。

Ÿ能知道昆蟲不止生活在陸地上。

3

單槍、PPT檔、昆蟲名稱記錄單

配合自然領域-水生家族

B

G

D

I

Ÿ以環境衛生與人的健康關係為開始。

Ÿ說明檢測包內各項檢驗內容。

Ÿ帶領學生前往檢測地點。

Ÿ學生檢測時,提供意見與指導。

Ÿ能了解昆蟲與環境的關係。

Ÿ能正確使用檢測用品進行水質檢驗。

Ÿ能正確記錄檢驗數據。

Ÿ學生發表檢測過程的收獲。

Ÿ依據水質檢測數據,預測水棲無脊椎動物的種類數量。

6

水質檢測包、水質記錄表

配合自然領域-水生家族

C

E

H

I

Ÿ如何證明上次的預測是否正確。

Ÿ帶領學生前往調查地點。

Ÿ說明安全注意事項、示範網撈的方式及觀察箱內動物的撈取方法。

Ÿ從旁協助與提醒。

Ÿ了解水質的好壞與水棲無脊椎動物的數量是否相關

Ÿ能隨時注意安全、了解網撈的流程與方法。

Ÿ能正確的記錄動物的種類與數量

Ÿ依據上次的水棲無脊椎動物的數量預測與這次的調查結果,提出相關的說明。

6

網撈工具、觀察箱、水棲無脊椎動物的數量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