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永續教育教學活動一:找春天(1)

活動一:   找春天            ( 4 )

能力指標

F-1-1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F-1-2能擴充詞彙,正確的遣詞造句,並練習常用的基本句型。

1-1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5-1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教學目標

1.     能學習利用感官觀察事物。

2.     能觀察事物寫成一段文字。

3.     能說出找春天的感覺。

4.     能將自己的觀察記錄寫成篇章。

教學流程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一、引起動機

1.拍念clip_image002clip_image004組合的節奏。

2.拍念「春神來了」語言節奏。

3.以肢體動作表現樂句。

4.習唱並表演歌曲春神來了。

二、 發展活動

(一)到操場找春天前解說

1.教師說明觀察重點,及注意事項。

(二)大家一起找春天

1.帶學生一起到操場找春天。

2.請學生認真的看、仔細的聽、用力的想,好好的請學生認真的看、仔細的聽、用力的想,好好的體會春天的感覺。

3.學生將自己的發現依照看到、聽到、聞到、感覺到,記錄在學習單裡。

(三)美麗的春天

1.全班共同朗讀「找春天」。

2.老師和學生共同討論找春天的發現與分享自己所觀察的結果。

3.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記錄,將心得寫下來,句子裡要有

「時間」、「人物」、「地點」、「動作」、「做什麼事?」

三、綜合活動

1.上台分享作品

2.作品展示,互相觀摩學習

 

 

 

40

 

 

 

 

 

 

40

 

 

 

 

 

 

 

 

80

 

clip_image002[1]clip_image004[1]節奏卡

春神來了歌曲

 

 

 

 

 

 

 

學習單

 

一下國語 翰林版 第二課

找春天

 

 

發表評量

 

 

 

 

 

 

 

觀察評量

 

學習單

 

 

 

發表

討論與分享

學習單

 

 

教學省思

語文領域融合生活領域豐富學習內容,體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升語文寫作的能力。量剛好的設計對學生的學習並沒有造成負擔,反而覺得學習與經驗結合而顯得更生活化,只是家長說班上的活動量過多。教學活動主要以「體驗」為主式比純粹討論的方式,更能引導學生思考,學生表示這些活動是有趣的、好玩的、愉快的,這樣的體驗下小朋友對春天的感覺比較深刻,因此老師在引導他們對春天景物的描述就顯得「言之有物」感覺容易多了。

體驗學習是透過五官: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與觸覺來進行所有的活動而學習,小朋友透過五官進行觀察學習情境,體會情境所帶來的快樂,如此也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歌曲「春神來了」的演唱,更深刻體會春天之美,律動練習更讓學生因為透過肢體的表演,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元素,在每個活動的引導中發現,學生所發表的內容比預期還要精彩,欣見孩子的潛力確實存在著無限的可能。

 

教學花絮(照片)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到操場找春天,我聞到小花淡淡的香味

      小朋友嘻嘻哈哈在玩鬼針草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2

 

 

 

 

 

 

 

 

風裡有花香和草香的味道

      春風柔柔的吹好舒服喔!

clip_image014

 

 

 

 

 

 

 

 

clip_image016

 

 

 

 

 

 

        到綠油油的操場找春天

      我用耳朵聽一聽春天的聲音

clip_image018

 

 

 

 

 

 

 

 

 

clip_image020

 

 

 

 

 

找春天學習單〈一〉

           找春天學習單〈二〉

clip_image022

 

 

 

 

 

 

 

 

 

 

clip_image024

找春天學習單〈三〉

           找春天學習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