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迷你」的永續校園(二)

~宜蘭縣岳明國小 黃建榮校長 2011.10.10 ▓創造多元價值的自然學校 學校結合在地自然與人文資源,發展特色本位課程,強調體驗與觀察實作,不僅是教育革新的實驗基地,更可將開發的特色課程與國家課程連結,成為學習領域課程的延伸,使其得以開展經驗知識。特色學校並可藉由整合週邊社區、產業、自然、文化等資源,形成一個遊學資源整合平台,讓學校不只是當地學生的學校,更可以提供他校學生遊學體驗,像是一個環境學習中心;如此將可讓師生、校地都變大,所創造的教育價值與效益,可數倍於原來小校的規模,這是小校創新經營的一種選擇,可避免因少子化或社區人口外流等問題,而遭到裁併校。本校即是以這樣的理念在發展與擴大學校的價值,其架構圖如下: ▓遠見的校園永續環境規畫 一、願景目標 岳明國小以「海角樂園,幸福岳明」為學校發展願景,建構生態、循環、節能、健康、安全、人文關懷之永續校園,戮力推動永續發展教育。過程中結合在地自然環境與社區人文特色資源,進行校園永續環境規劃。透過局部改造工程與課程教學,逐步邁向全校式永續環境教育學校,其願景圖像如下:   二、空間規劃 岳明國小結合在地自然環境與社區人文特色資源,以具有遠見的校園永續環境規劃,陸續獲得教育部92、93、97、99年的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以及96、97、98年的活化校園閒置空間建立能源教育基地的計畫補助。目前學校已完成太陽能光電板、太陽能熱水器、雨水中水回收再利用系統、永續生活教育體驗基地、親和性校園、環保綠廁所、能資源暨環境監測系統、綠光教室、海洋透水廣場等永續校園設施。 ◆建置「時空部落」永續生活教育體驗基地 以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為源頭,結合緊鄰的社區小農菜園與水田,營造一個循環型的小農園(Permaculture),並命名為「時空部落」,提供一個可以讓學生和民眾體驗永續生活的教育基地,其包含的設施有: 1.多功能綠色餐廚空間:提供學生採收自己栽種的食材,然後進行料理與用餐的空間。 2.具永續發展概念的設施:如堆肥廁所、落葉堆肥、工具室、瓜棚架、蔬果園、廢棄建材再利用、原生文化永續建築、太陽能光電、雨水回收再利用等設施。 ▓結語 校園是孩子成長的另一個家,我們提供什麼樣的環境給他們,將會影響孩子一生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整個校園應該都是孩子學習的空間,永續校園就是永續大教室,希望空間能與孩子們產生互動,也希望空間是可以和自然對話,不再是冷冰冰的建築體,讓工程可以留下課程的斑斑鑿跡。並且從生活面、生態面、與精神面等三個面向來落實: (一)生活面:動手做,創造美好生活環境;一起做,實踐低碳健康生活。 (二)生態面:認識自然與自然為友;師法自然向大地學習。 (三)精神面:關懷環境與弱勢,營造人文友善校園。

閱讀全文最「迷你」的永續校園(二)

最「迷你」的永續校園(一)

宜蘭縣岳明國小 黃建榮校長 2011.10.10 ▓認識岳明國小(學校特色) 岳明國小位於宜蘭縣蘇澳鎮港邊社區內,緊鄰「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校地面積1.67公頃,是個全校學生只有68人的迷你小學。岳明國小結合在地自然環境與社區人文特色資源,以具有遠見的校園永續環境規劃,陸續獲得教育部92、93、97、99年的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以及96、97、98年的活化校園閒置空間建立能源教育基地的計畫補助。目前學校已完成太陽能光電板、太陽能熱水器、雨水中水回收再利用系統、永續生活教育體驗基地、親和性校園、環保綠廁所、能資源暨環境監測系統、綠光教室、海洋透水廣場等永續校園設施。 ▓結合在地自然環境與社區人文特色 本校所在環境之自然與人文特色資源包含:蘭陽平原的海角樂園、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百年漁村永續社區等,其特色說明如下: (一)山海交會的海角樂園:本校位於蘭陽平原,宜蘭海岸線的最南端,東邊緊鄰太平洋,涵蓋宜蘭沙岸及蘇花斷層海岸地形,綿延數公里長的沙灘海岸線及數公里的板岩層岩岸,蘊含豐富的海洋資源及海洋生態環境,是提供海洋生態環境教育的優質場域,其所在位置之地理環境、生態環境與海洋資源之豐富,可說是蘭陽平原的海角樂園。 (二)國家級濕地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本校緊鄰的無尾港水鳥保護區(102公頃),由於位處秋冬季候鳥過境的必經路徑上,加上濕地特有的豐富水生動、植物資源,提供了鳥類食物來源,因此本區成為蘭陽平原雁鴨主要度冬區之一。由於保護區內環境異質性頗大,森林、灌叢、草原、農田、池塘、河流等各樣環境皆包含於其中,因此動物相極為豐富。動物種類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魚類、昆蟲類等。 ◆童年步道 為了創造許多代人童年接觸自然的美好回憶,讓接觸自然可以是很安全、很好玩、有點冒險和挑戰;但也可以很休閒、很有深度。岳明國小與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合作,透過社區林業發展計畫,將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內的步道,營造成一條富涵自然生態與社區人文的環境教育探索步道,提供海岸濕地生態保育教育場域。並建置成自導式步道解說系統,提昇遊客深度旅遊品質,創造社區知識經濟價值;提供環境教育、遊學交流、夏令營隊優質場域與課程,提升戶外環境教育品質。 (三)百年漁村、永續社區:本校學區涵蓋三個社區:港邊社區、港口社區、岳明社區,其中港邊社區發展協會於1994年成立,2001年社區發展協會在縣政府及中央政府的支援下,推動『無尾港生態社區』發展計畫,以永續經營的社會面向、生態面向、文化面向均衡發展為主軸,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社區公共空間包含:環境解說中心、再生藝術工坊、阿嬤灶腳、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嶺腳埕樂活中心、大陳文物館、嶺腳社區活動中心等,都是本校學生學習的空間。 █社區資源整合運用配置圖 ■以「海洋永續環境教育」為主軸的特色課程教學 結合「永續校園」、「無尾港水鳥保護區」、以及「港邊生態社區」等自然、人文等空間資源,發展「海洋永續環境教育」特色課程,包含:永續校園、社區學習、濕地生態探索、海洋教育等四大主題課程,採用多科融入式的教學方法,將環境永續發展中的重要概念融入學校課程中,課程豐富精彩包含:帆船課程、海洋浮潛、農耕體驗、永續建築、低碳綠活、能源科技、野生動植物以及溼地生態探索、社區服務、文化學習等結合永續發展意涵的課程。 主題 次主題 海洋 教育 樂觀型帆船  沙灘運動  海泳與浮潛  珊瑚礁生態系 沙雕藝術 漂流木藝術  潮汐與洋流  牽罟文化活動  海洋資源  牽罟舞劇 海洋音樂—非洲鼓  …

閱讀全文最「迷你」的永續校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