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嚴重 PM2.5紅色警戒~~~

環保署空品監測網9日表示,西半部地區因擴散差,細懸浮微粒濃度飆高,尤其中部及雲嘉南地區一早已達紫爆等級。PM2.5濃度每年1-4月、10-12月較高,

只要你正常呼吸,就可能吸進大量PM2.5,千萬別輕忽。但是PM2.5是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20151215-010022_U714_M111079_8184

 

Q:PM2.5對我有什麼影響?
A:PM2.5進入人體後,會沉積在支氣管及肺泡中,導致細支氣管擴張、肺水腫或支氣管纖維化等。除此之外,它還可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腦部、心臟、肝臟等幾乎所有器官,都會被影響。

前央視記者柴靜的記錄片「穹頂之下」也提到,PM2.5會導致哮喘、肺活量下降。它還會夾帶重金屬毒素,讓人體免疫系統中的巨噬細胞難以消化,導致巨噬細胞破裂而死,影響免疫功能。

Q:PM2.5會讓我生什麼病呢?
A:根據環保署的資料,許多流行病理學研究,已證實PM2.5對健康的危害,包括早逝、支氣管炎、氣喘、心血管疾病、肺癌等。根據健康醫療網報導,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人葉光芃醫師,更指出「國人10大癌症死因,都與PM 2.5有關!」
Q:我要怎麼減少PM2.5?
A:PM2.5的來源包含境外傳入、工業排放物、交通汙染等。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這樣做:
・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汰換高汙染汽機車,並定期檢查。
・祭拜時不燒金紙,「以功代金」。
・減少放鞭炮。
・不亂燒垃圾、雜物。
・少吃燒烤食物、減少烹調用油。
・選購環保標章產品。
Q:台灣PM2.5的安全標準是?
A:根據環保署資料,台灣是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訂定PM2.5空氣品質標準,24小時平均值為35μg/m3,年平均值為15μg/m3。日本年平均值也是15μg/m3,美國年平均值則是12μg/m3,

台灣雖然在國際間標準較為嚴格,但根據環保署2013年發布的空氣品質監測報告,全台30個測站年平均值,高達24μg/m3,遠遠超標。

Q:在哪裡比較安全呢?
A:不只在戶外,PM2.5幾乎無所不在。室內公共場所,也可能因為通風不良,無法排出PM2.5,累積大量汙染物。連在家中,炊煮油煙、二手菸等,也會產生PM2.5,大致來說,沒有特別安全的地方。

台大教授鄭尊仁甚至研究指出,居住在1到3樓的住戶,跟4樓以上住戶相比,PM2.5暴露量增加10至20%,所以居住在低樓層的住戶,要特別注意空氣汙染跟揚塵。

Q:PM2.5來襲,我要如何防範?
A:老人小孩或是容易過敏的族群,應該避免外出,一定要出門的話,要隨時戴著口罩。台北市長夫人、聯合醫院醫師陳佩琪曾得過肺腺癌,她提醒,都市空氣很髒,「不要為了漂亮,就不戴口罩」,

她連在家煮飯也口罩不離身。此外,可在家中裝空氣清淨機,或是種植綠色植栽,都能淨化空氣。電影院的爆米花機,容易產生PM2.5,其他像KTV、兩廳院等通風不良的室內場所,也要少去。
Q:其他空氣汙染還有哪些?
A:除了PM10以下的懸浮微粒,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質,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雨水酸化的原因之一。

一氧化碳可能造成人體或動物氧氣過低,產生中毒現象。臭氧則會影響小孩、老人、病人,引發咳嗽、氣喘等。

 

眨眼睛眨眼睛各班已經提供口罩讓師生使用~

5-07

第一第一第一相關訊息公告在學校網頁~~

image

 

 

3-01

~傳染性超強的腸胃炎病毒─諾羅病毒 (Norovirus)~請大家注意

3-08

 

目前正是武陵農場櫻花盛開季節,許多民眾前往賞櫻;不過卻驚傳疑似諾羅病毒感染案件,約有上百名民眾及渡假村員工出現上吐下瀉情形。
諾羅病毒到底是什麼? 傳染途徑為何?快來認識諾羅病毒!

什麼是諾羅病毒?
諾羅病毒是一種會造成人類腸胃炎的一群病毒,這群病毒以前有許多名稱(例如類諾瓦克),而這群病毒已在最近被正式命名為諾羅病毒(Norovirus)

諾羅病毒可分為三群:GI、GII、GIII。GI和GII可感染人類;GIII則感染豬和牛。

諾羅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可以發生在一年的任一月份,但主要在冬季。
它可侵犯所有的年齡層,但以年輕成人為主。

諾羅病毒的傳染途徑為何?
諾羅病毒的傳染性很強,患者的糞便、嘔吐物中都帶有諾羅病毒,人們可以經由以下的途徑被傳染:如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料,

接觸患者身上或其接觸過的環境物品,都可能因帶有病毒而被感染,或是與照顧患者的人有直接接觸。所以如在老人之家、安養中心工作者須特別小心。

諾羅病毒相較於其他腸胃道病毒或細菌,傳染力很強,只要一百隻病毒,就可能造成感染,過去因為檢驗困難不易發現,

推測不明原因的冬季食物中毒,很多是由這種病毒引起。
以下數種特徵可以幫助我們在臨床上懷疑是諾羅病毒急性腸胃炎群突發:
(1)發病期只有2-3天;
(2)大部分病人的最主要症狀是嘔吐;
(3)估計潛伏期約24-48小時;
(4)一般的糞便檢查中(例如:輪狀病毒、腺病毒),找不到病原。

感染諾羅病毒後何時會出現症狀?
通常在24至48小時候出現症狀,也可能在接觸病毒後12小時即發生症狀。

諾羅病毒的傳染期有多久?
被感染的人在出現症狀到恢復後至少三天中都具有傳染性,些許患者甚至在康復後兩個星期都具有傳染性,所以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以及個人衛生是相當重要的。

幾乎所有種類的食物被諾羅病毒所污染的水再次污染後,皆可能成為病毒載體,引發急性腸胃炎群突發,其中包括被污染的游泳池及湖泊。
諾羅病毒似乎是對加氯處理具有抵抗性,不易被殺死。帶殼的海鮮,例如牡蠣及文蛤,可以濃縮污染的水並提高其中諾羅病毒的濃度,

因此容易成為散播病毒的食物。諾羅病毒似乎對加熱處理也具有抵抗性,即使將帶殼的海鮮加熱,亦不能百分之百保證不會散播病毒。

諾羅病毒引發的急性腸胃炎當中。
雖然未加處理這些群突發也可能會在1∼2週內自行改善,但幾乎一半以上的人皆會受到感染。

諾羅病毒因為有多種不同的病毒株,所以我們的免疫系統難以針對它建立終身的免疫反應。
大部分的個體在感染到諾羅病毒之後,抵抗力約可持續4∼6個月之久,保護病人免於受到再感染。隨著越多次的感染似乎可以

增加個體的抵抗力,而這些保護力約在2∼3年後會完全消失。

諾羅病毒的治療方法?
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對抗諾羅病毒,也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諾羅病毒的感染。當患者相當虛弱,並有嘔吐與腹瀉的情形時,

他們必須補充充分的水分以避免脫水的情形,在幼兒、老人中相當常見有脫水的情形,而且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如何避免諾羅病毒的感染?
1.勤洗手,尤其是在如廁後、進食、或是準備食物之前。
2.徹底地清洗水果和蔬菜。
3.利用家中的漂白水,徹底清潔與消毒被污染的表面。
4.被污染的衣物應立即脫掉,可以使用熱水或肥皂立即清洗。
5.嘔吐物及糞便應小心處理,並確保周圍環境的清潔。
6.感染諾羅病毒的患者在出現症狀到恢復後三天內,不應該準備食物,若食物被污染,則應該妥善的丟棄。

  • 公告學校網頁

image

 

265[1]ent-4eyehurt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