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賀~宜蘭縣國民中小學105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線上考評」獲得免評學校~~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推動食鹽加氟預防齲齒政策
因應禽流感疫情請大家注意~
最新型的毒品種類及包裝請大家多注意預防~毒品千萬不能碰~
106年寒假給家長的一封信~流感的叮嚀~
105年暑假健康五叮嚀~縣長給家長的一封信~
流感相關Q&A?
近期氣溫變化大且為流感高峰期,請大家注意並做相關預防措施
近期氣溫變化大且為流感高峰期,請大家注意並做相關預防措施
近期為社區流感高峰期,為預防學校流感群聚,保障師生
自我健康,惠請貴校提高警覺,加強師生流感衛教宣導並
落實相關預防措施:
(一)學校應供應足夠洗手設施(如肥皂、洗手乳、乾洗手液
等)並強化師生正確洗手及洗手頻率。
(二)利用各管道進行各項流感防治宣導,如咳嗽戴口罩、生
病儘速就醫且在家休息不上班不上課。
(三)以市售漂白水5-6%進行1:100稀釋,加強教室及公共空
間環境消毒頻率,以減少流感病毒處於濕冷環境機率。
(四)保持教室等室內空間通風以降低病毒濃度及感染機率。
二、目前仍為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期,縣內共80家流感抗
病毒藥劑合約配置點,請轉知班級師生倘有高燒持續48小
時之類流感患者或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
就醫時請主動告知醫師。
*學校網頁公告流感相關的注意事項
104年宜蘭縣自購流感疫苗擴大對象接種計畫作業說明~
空污嚴重 PM2.5紅色警戒~~~
環保署空品監測網9日表示,西半部地區因擴散差,細懸浮微粒濃度飆高,尤其中部及雲嘉南地區一早已達紫爆等級。PM2.5濃度每年1-4月、10-12月較高,
只要你正常呼吸,就可能吸進大量PM2.5,千萬別輕忽。但是PM2.5是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Q:PM2.5對我有什麼影響?
A:PM2.5進入人體後,會沉積在支氣管及肺泡中,導致細支氣管擴張、肺水腫或支氣管纖維化等。除此之外,它還可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腦部、心臟、肝臟等幾乎所有器官,都會被影響。
前央視記者柴靜的記錄片「穹頂之下」也提到,PM2.5會導致哮喘、肺活量下降。它還會夾帶重金屬毒素,讓人體免疫系統中的巨噬細胞難以消化,導致巨噬細胞破裂而死,影響免疫功能。
Q:PM2.5會讓我生什麼病呢?
A:根據環保署的資料,許多流行病理學研究,已證實PM2.5對健康的危害,包括早逝、支氣管炎、氣喘、心血管疾病、肺癌等。根據健康醫療網報導,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人葉光芃醫師,更指出「國人10大癌症死因,都與PM 2.5有關!」
Q:我要怎麼減少PM2.5?
A:PM2.5的來源包含境外傳入、工業排放物、交通汙染等。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這樣做:
・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汰換高汙染汽機車,並定期檢查。
・祭拜時不燒金紙,「以功代金」。
・減少放鞭炮。
・不亂燒垃圾、雜物。
・少吃燒烤食物、減少烹調用油。
・選購環保標章產品。
Q:台灣PM2.5的安全標準是?
A:根據環保署資料,台灣是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訂定PM2.5空氣品質標準,24小時平均值為35μg/m3,年平均值為15μg/m3。日本年平均值也是15μg/m3,美國年平均值則是12μg/m3,
台灣雖然在國際間標準較為嚴格,但根據環保署2013年發布的空氣品質監測報告,全台30個測站年平均值,高達24μg/m3,遠遠超標。
Q:在哪裡比較安全呢?
A:不只在戶外,PM2.5幾乎無所不在。室內公共場所,也可能因為通風不良,無法排出PM2.5,累積大量汙染物。連在家中,炊煮油煙、二手菸等,也會產生PM2.5,大致來說,沒有特別安全的地方。
台大教授鄭尊仁甚至研究指出,居住在1到3樓的住戶,跟4樓以上住戶相比,PM2.5暴露量增加10至20%,所以居住在低樓層的住戶,要特別注意空氣汙染跟揚塵。
Q:PM2.5來襲,我要如何防範?
A:老人小孩或是容易過敏的族群,應該避免外出,一定要出門的話,要隨時戴著口罩。台北市長夫人、聯合醫院醫師陳佩琪曾得過肺腺癌,她提醒,都市空氣很髒,「不要為了漂亮,就不戴口罩」,
她連在家煮飯也口罩不離身。此外,可在家中裝空氣清淨機,或是種植綠色植栽,都能淨化空氣。電影院的爆米花機,容易產生PM2.5,其他像KTV、兩廳院等通風不良的室內場所,也要少去。
Q:其他空氣汙染還有哪些?
A:除了PM10以下的懸浮微粒,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質,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雨水酸化的原因之一。
一氧化碳可能造成人體或動物氧氣過低,產生中毒現象。臭氧則會影響小孩、老人、病人,引發咳嗽、氣喘等。
各班已經提供口罩讓師生使用~
相關訊息公告在學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