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研究─南山氣候與大雨

今年9月12日莫蘭蒂和9月28日梅姬颱風侵襲,宜蘭地區再度降下豪雨,並宣布全縣停課,並造成嚴重災情。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暖畫,宜蘭地區常在東北季風和颱風夾擊下,出現豪大雨,這是我們學校針對南山村雨量和地形所做的「專題研究」喔!還得了科展佳作獎呢!

你也想瞭解一下南山的特殊環境和我們的精心研究嗎?

趕快下載來看一看。

環境教育—科學研究–南山氣候與大雨.doc

因內容太長,僅節錄部分於下,若需參考完整版,請下載上面的連結

雲霧的故鄉

            ───為什麼大雨都下在別人家

一、動機:

最近幾年的天氣好像比較不會下雨,偶爾有大雨特報時,發現下最大雨的地方都不是在我們家這兒,前兩年的納莉颱風宜蘭縣最大的降雨區也不是在我們村子,而是在山腳下,課本上不是說在迎風面會降雨嗎?背風面比較不會降雨呀,那每年秋冬季節宜蘭縣大都吹東北季風呀,我們這兒一抬頭周圍一圈都是山,只有東北面是蘭陽溪谷,那秋冬季節吹東北風時,這裡不都是迎風面嗎?為什麼都只有霧茫茫的一片白色世界,頂多弄得馬路濕濕的,比較多的雨水都到哪兒去了?就是想搞清楚,這些個為什麼?

二、目的:

*想了解雲霧形成的因素?

*想知道哪些因素會影響降雨量?

*建立模型告訴大家我們宜蘭在秋冬季節的降

雨量成因和分佈狀況

 

(一)觀察與分析

 

1.   每天上午8:00以及下午4:00記錄天氣狀況:包括天氣陰晴、氣溫、濕度、風向。若遇該日有降雨,則於次日上中央氣象局網站將前一日降雨分佈圖列印或儲存起來分析。

 

2.  除固定記錄外,若遇有天氣狀況急速轉變,則另行增加臨時記錄。

 

3.  將步驟12記錄結果與衛星地形圖比對找出宜蘭縣內秋冬季節降雨量較多的地區

 

 

(二)結果

1.根據初步統計結果,發現了一個現象:只要是村子裡起霧,必定是吹東北風,吹南風或東風時,絕對不會起霧。而要下比較大的雨時,雲層要在比較高的天空。

2.對照出雨量分佈圖,發現蘭陽平原最大雨量常常出現在寒溪村或牛鬥村以及太平山土場一帶,推想:東北季風進入漏斗狀的蘭陽平原後,在前進時會受到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的阻擋與擠壓,是不是像一塊吸保水的海綿,在強行通過牛鬥村這個狹小的漏斗口底部時遭遇阻擋被迫擠壓抬升遇冷,把從海面吹來時攜帶的水氣擠出來呢?

綜合以上的結果,我們建立起一個蘭陽地區秋冬季節降雨與地形關係的一個模型如下:

 

吹東北季風時,氣流遇上巨大阻擋

 

 

側視圖

 

 

大部分的水氣都被攔截在太平山之前

 

能夠進入蘭陽溪谷的水氣只剩一小部分,所以大雨都下在別人家

 

 

lueggif

嗨!我是可魯老師,願你的每一天都充滿希望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