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環境教育課程-搭配三年級自然課程-認識校園植物

實施環境教育-搭配三年級自然課程-認識校園植物

↑認識校園植物-落羽松,利用鉛筆,拓印植物莖的紋路

↑認識校園植物,利用鉛筆,拓印植物莖的紋路

 

↑認識校園植物,利用鉛筆,拓印植物莖的紋路

 

主題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教學資源

一、認識植物

1.植物的根、莖、葉

1.能察覺每一種植物的身體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構造。

2.能說出植物有根,且大部分生長在地底下。

3.能察覺根使植物固著在土裡,支持植物體。

4.能說出不同植物的根具有不同的形態。

5.能察覺不同植物的根具有不同的特徵。

1.透過校園植物的觀察,引導小朋友觀察植物的身體,進而發現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構造。

2.拔出小盆栽中的小植栽,或挖出戶外的野草,觀察根緊緊抓住泥土。

3.觀察蔥、蒜、水稻、菠菜、小白菜、芥菜等植物的根,察覺根有不同的形態,並將它記錄下來。

教師準備:

1.小盆栽。

2.鏟子。

3.蔥、蒜、小白菜、水稻、菠菜和芥菜等植物的圖片。

 

學生準備:

1.小盆栽。

2.鏟子。

3.各組查詢資料。

一、認識植物

1.植物的根、莖、葉

1.能說出根上面連接著莖。

2.能察覺不同植物的莖具有不同的形態。

3.能察覺莖上會長出葉片、花和果實。

1.指出植物莖的部位並利用各種方法觀察。

2.到校園觀察各種不同植物的莖,比較其異同之處。

3.察覺植物的莖有不同的顏色、粗細、觸感和柔軟程度。

教師準備:

1.常見植物圖片。

學生準備:

1.各組查詢資料。

一、認識植物

1.植物的根、莖、葉

1.能說出不同植物的葉片各具有不同的形態。

2.能察覺葉片的共同特徵:葉片兩面都可見到葉脈,大部分葉片呈扁平狀和綠色。

3.能察覺葉片在莖上的生長方式不同。

1.到校園觀察各種不同植物的葉片,並找出其異同之處。

2.查覺到不同植物的葉片,其大小、顏色、形狀、葉緣、葉脈和在莖上生長方式等會有所不同。

教師準備:

1.常見植物圖片。

學生準備:

1.各組查詢資料。

一、認識植物

2.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

1.能察覺花長在莖上。

2.能察覺花有各種不同的顏色。

3.能察覺花有各種不同的形狀。

4.能說出花有花萼、花瓣,中間有花蕊(雄蕊和雌蕊)。

5.能說出花凋謝後,花蕊的一部分會長成果實。

1.到校園觀察各種不同植物的花,認識花的構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並找出其異同之處。

2.到花店或家中找將要凋謝的花,將花由外至內分解,認識花的構造。

3.察覺不同植物的花,其外形、顏色等特徵不同,且開花的時間也不同。

4.藉由觀察,發現花朵凋謝後雌蕊部份會結成果實。

教師準備:

1.常見植物圖片。
學生準備:

1.每組查詢的資料。

一、認識植物

2.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

3.植物與人類的生活

1.能說出果實長在原來開花的地方。

2.能察覺果實裡有種子。

3.能說出植物身體各部位的用途。

4.能利用各種方法查詢資料。

5.能說出植物與人類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的關係。

1.察覺植物的果實,其大小、顏色和外形等並不相同。

2.尋找各種不同植物的果實,觀察並記錄比較其異同之處。

3.每一位小朋友帶一種水果到校,切開來發現果實裡有種子;觀察種子,並記錄比較其異同之處。

4.每一位小朋友查詢與分享,植物身體各部分與人類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等方面的關係。

教師準備:

1.植物的應用情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