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學期學校特色課程教學活動計劃 課程設計及教學群: 六年級級任教師
單元或主題名稱 | 黎明小記者 | 學習節數 | |||||
10節 | |||||||
學習目標 | 一、能了解各行各業的重要。 二、能調查家長的行業。 三、能了解家長工作的危險性。 四、能整理訪問的資料。 | ||||||
主題名稱 | 教學活動 | 教學時間 | 能力指標 | 十大基本能力 | 六大議題 | 教學資源 | |
子 題 一 : 工 作 搜 查 線 | 活動一(2節):我是調查員 1.老師播放各行各業教學影片,讓學生瞭解其工作性質。 並指導學生將各行各業簡單分類為軍公教.農.工.商.服務.自 由業。 (1節) 2.調查全班學生家長的行業,並指導學生完成班級學生家長行業統計直條圖,回家完成學習單。(1節) | 2節 | 【社會】 7-3-1了解個人透過參與各行各業的經濟活動,與他人形成分工合作的關係。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生涯發展教育 2-2-1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角色。 2-3-1了解教育的機會、特性及與工作間的關係。 3-1-2發展尊敬他人工作的意識。 | ||
活動二(2節):戲出名門 1.老師引導學生藉由戲劇方式呈現該行業的工作內容及特色。 (1節) 2.全班師生一同分享演出心得及困難處。(1節) | 2節 | 【綜合】 1-3-6 了解自己與家庭、社區環境的關係,並能說出自己的角色。 2-3-1 參與家事,分享維持家庭生活的經 驗。 【藝術與人文】 1-3-1探討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了解他人的作品。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題。 | ◎人權教育 1-3-4了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 賞其差異。 ◎家政教育 3-3-3從事與欣賞美化生活的藝術造形活動。 |
子 題 二 : Hito 體 驗 營 | 活動一(2節):魔鬼培訓營 1.由各組組長連絡採訪家長,並約定時間、地點。(1節) 2.老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訪問內容,並一一條列出。 例如:* 您的工作時間多長? 有危險性嗎? 薪水穩定嗎?工作環境如何? 3.老師叮嚀學生採訪的應對禮節及安全問題,學生進行採訪工作討論。 4.老師指導組長將組員分配工作,如—小記者、記錄員、攝影師、.. (1節) | 2節 | 【社會】 5-3-3 了解各種角色 的特徵、變遷以及角色 間的互動關係。 7-3-1了解個人透過參 與各行各業的經濟活 動,與他人形成分工合 作的關係。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 ◎性別教育 2-3-1認知青春期性別的發展與保健。 2-3-2學習性別間的互動與合作。 ◎人權教育 2-3-1了解人身自由權並具有自我保護的知能。 2-3-2了解兒童權利宣言的內涵及兒童權利公約對兒童基本需求的維護與支持。 | |
活動二(2節):黎明狗仔隊 1.老師指導學生整理訪問的資料,書寫或剪貼或繪圖,以一張半開 海報紙方式呈現。(1節) 2.學生分組上台發表所採訪的對象及內容,發表同時並展示海報。(1節) 3.全班師生共同分享採訪心得、趣事或棘手之處。 | 2節 | 【藝術與人文】 1-3-1 探討各種不同 的藝術創作方式,瞭 解他人的作品,培養 自我的思考與表達能 力。 1-3-3 透過各種藝術 形式,展現自己的特 質,並自我評析。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環境教育 1-3-1 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並能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 ||
活動三(2節):深入最前線 1.由老師連絡可讓學生進行工作親身體驗的家長,並安排時間、地 點。 2.學生上台發表體驗過程及心得。(1節) 3.全班學生票選心目中最辛苦及最喜愛的工作。(1節) | 2節 | 【綜合】 1-3-3 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3-3-3 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並幫助自己及他人。 | 三、生涯規畫與 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 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 ◎生涯發展教育 1-4-1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1-5-1了解自己的能力、興趣、特質所適合發展的方向。 | ||
評量方式 | 態度評量.實作評量.口頭表達.心得分享 |
六年級下學期學校特色課程教學活動計劃 課程設計及教學群: 六年級級任教師
單元或主題名稱 | 黎明慶豐收 | 學習節數 | ||||||
12 節 | ||||||||
學 習 目 標 | 1.了解並說明道路編號的意義、方式與用途。 2.具備使用地圖的能力。 3.瞭解取得交通資訊的來源與方法。 4.具備運用交通資訊擬定旅遊計畫的能力。 | |||||||
主題名稱 | 教學活動 | 教學時間 | 能力指標 | 十大基本能力 | 六大議題 | 教學資源 | ||
子 題 一 : 童 年 色 彩 | 活動一:成長回憶(2節) 教學說明: 1.教師指導學童回憶國小成長歷程。 2.透過個人的成長歷程,書寫及彩繪學習單。 活動二:社團翦影(2節)
活動三:社團007(2節) 1.訪談學校社團前,應事先與對方約定訪談時間、地點。 2.訪談時,應注意禮貌、態度及說話的口吻。 3.訪談後,可以用卡片表達謝意,提醒學童學習適當的 國民禮儀。 活動四:我長大了(2節)
2.透過學童個人省思,書寫及彩繪學習單。 | 8節 | 【國語】 A-2-1-1-1能應用注音符號,分辨字詞的音義,提昇閱讀理解的效能。 B-2-2-3-3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B-2-2-7-8能簡要歸納聆聽的內容。 B-2-3-9-2能主動學 習說話者的表達技 巧。 【綜合】 2-3-3 規畫改善自 己的生活所需要的 策略與行動。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環境教育 1-2-2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人權教育 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 ◎生涯發展教育 1-2-2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 1.校園社團 2.學習單 | ||
子 題 二 : 黎 明 風 火 輪 | 一、教師引言 鑒於國人每年因不遵守交通規則而造成大量的傷亡, 學校教育應重視並大力推行交通安全的教學;此外,平時在馬路上常常可見到違規的情形發生,例如:闖紅燈、任意超車變換車道等等,都給學生們做了最壞的示範。因此我們應培養學生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規則,認識交通法規及標誌,並將其徹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而本校學生除了家長接送外,大多都是騎腳踏車上下學,因此應了解基本的交通規則和標誌,達到每人都可「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的目標 。 二、引起動機 1.詢問學生知道哪些交通規則,或認識哪些交通號誌。 2.教師展示學校周邊地圖。 3.介紹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後果。 4.介紹交通安全佳句,例如:「馬路如虎口,遊戲危險多」、「流汗總比流血好,騎車請帶安全帽「十字路口行車多,小心謹慎要慢行」。 5.交代回家作業,請每位學生寫出三組交通安全的佳句。 6.教師展示㈻校周邊地圖,指定圖上某一定點,與學生討論到達的方式。 三、發展活動 1.教師提示看地圖時應注意的要點,包括出發點、目的地、道路名稱或編號、地標、方向等。 2.與學生討論學校的東邊、西邊、南邊或北邊有哪些重要道路或景點。(如農會、道路、橋樑)。 3.教師小結重點,地圖能讓人不會迷路,並且辨別起點到終點需經過哪一條路與地標。 四、綜合活動 老師出題(題目範圍為這兩節課所教的交通安全之內容),將所有學生分組,五位一組,進行搶答,每一組五位學生必須輪流答題,答對者該組可以加一分,比賽後積分最高組獲勝。 五、路線規劃 黎明國小體育館前停車場→校舍路29巷→女中路口校舍巷→縣民大道交叉路口→校舍巷→美福大排左轉→美福大排堤防→東津路→蘭陽溪堤防→葛瑪蘭橋下堤防→宜蘭河右岸水門→宜蘭河右岸水門口→宜蘭河右岸堤防→貓里霧罕橋左轉→新南路→旺山休閒農場→新南路往新南國小方向左轉→新南國小(終點補給站)。 |
4節 | 【社會】 5-3-2 了解自己可 以決定自我的發 展,並且 突破傳統風俗或社 會制度的期待與限 制。 9-3-2 舉出因不同 文化相接觸和交流 而造成衝突、合作與 文化創新的例子。 【綜合活動】 1-3-2尊重與關懷不 同的族群。 1-3-4舉例說明臺灣 社會中的各種文化 活動,並分享自參 與這類活動的體驗。 |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環境教育 4-2-4能運用簡單的科技以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瞭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 ◎人權教育 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 ◎生涯發展教育 1-2-2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2-2-1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角色。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 社區地圖 社區農園 | ||
評量方式 | 觀察程度、團體討論、口頭評量、遊戲評量、學習單實作、分工合作。 |
特色課程架構圖【 六 年級上學期】 課程設計教學群: 六年級班群教師
特色課程架構圖【 六 年級下學期】 課程設計教學群: 六年級班群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