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學期學校特色課程教學活動計劃 課程設計及教學群:五年級級任教師
單元或主題名稱 | 小小研究家 | 學習節數 | ||||||
10節 | ||||||||
學 習 目 標 | 1.了解社區的功能。 2.能了解校外教學需注意的禮貌。 3.能運用五官仔細觀賞周遭之景物。 4.能透過活動,瞭解社區並進而為社區貢獻心力。 5.學生能珍惜並欣賞地方上的藝術。 | |||||||
主題名稱 | 教學活動 | 教學時間 | 能力指標 | 十大基本能力 | 六大議題 | 教學資源 | ||
子 題 一 : 社 區 專 題 研 究 | 活動一:廟宇走透透 教學說明: *教師將學童分成四組: ◎公關組:負責接洽、服務。 ◎資料組:負責收集相關的資料。 ◎攝影組:負責將攝影。 ◎文書組:負責彙整,製作成相關的文字表達。 1.教師指導學童解說行前說明活動。 2.教師帶領學童參觀三聖宮、福德廟、開興廟並指導學童參觀時需注意的禮節。 3.教師指導學童請小朋友說明三聖宮、福德廟、開興廟是祭拜何種神明,並了解這些神明會被世人所祭拜信仰的原因。 4.教師指導學童祭拜神明需要準備哪些東西。 5.請學童回想平常家人在祭拜神明及祖先時,所用的紙錢有沒有一樣?並指導學童瞭解金銀紙的種類、名稱及用途。 6.請學童說出這些廟宇的外觀有何不同?教師教導學童認識廟宇的建築格局(單殿式、兩殿式、三殿式及多殿式)與基本的結構名稱(如:燕尾脊、山牆、筒瓦等)。 7.請學童說出在廟宇看到了哪些裝飾?教師對廟宇建築的裝飾(如石雕、木雕、交趾陶等)進行解說,讓學童能更了解。 8.教師請學童分享在參觀三聖宮、福德廟、開興廟心得。 | 5節 | 【綜合】 1-3-4舉例說明社會中的各種文化活動,並分享自己參與這類活動的體驗。 【社會】 9-2-2比較不同文化背景者闡述經驗事物和表述的方式,並能欣賞文化的多樣性。 【學校特色能力指標】 黎人2-1-3-2能以口與或行動表現對周遭人事物的關心 黎人2-2-3-2能有計畫做好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工作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性別教育 2-1-3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1-3-3運用各種媒介表達性別平等概念。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1-2-1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 1-3-1藉由觀察體驗自然,並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關懷。 4-1-1能歸納思考不同區域性環境問題的原因與研判可能的解決方法。 | 福德廟、 網路資源料、 照相機 | ||
子 題 二 : 社 區 服 務 機 構 | 活動一:認識社區 教學說明: *教師將學童分成四組: ◎公關組:負責接洽、服務。 ◎資料組:負責收集相關的資料。 ◎攝影組:負責攝影。 ◎文書組:負責彙整,製作成相關的文字表達。 1.教師指導學童解說行前說明活動。 2.教師帶領學童參觀聯合有線電視台、郵局、火車站、榮民醫院、電信局並指導學童參觀時需注意的禮節。 3.教師引導學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接觸到哪些人為我們服務? 5.請小朋友將這些人物做個分類。 4.這些人為大家服務是有計酬的?還是無酬的? (分為計酬和無酬的) 6.請小朋友討論這兩類人物,哪一種人的服務態度較好?是否和酬勞的高低有相關呢? 7.為什麼志願服務的人肯不計酬的為社區做事呢? 8.教師引導學童假如是你,你會是哪一種呢?。 | 5節 | 【健康與體育】 7-1-4察覺不同親疏感的社區生活環境,與健康互動的情形。 【社會】 1-4-1分析形成地方或區域特性的因素,並思考維護或改善的方法。 1-4-7說出對生活空間及周緣環境的感受,願意提出改善建言或方案。 【綜合】 3-3-2體會參與社會 服務的意義。 3-2-3參與社會服務活 動,並分享服務 的心得。 【學校特色能力指標】 黎創1-3-3能將資訊科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黎人2-2-3-4使學生能以恆心勇氣衝破困難與阻礙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1-2-1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 4-1-1能歸納思考不同區域性環境問題的原因與研判可能的解決方法。 | 碾米廠、果菜市場,富翔飯店、富翔餐廳、一條龍古厝、電信局、榮民醫院、火車站 | ||
評量方式 | 態度評量、實作評量、口頭表達、心得分享 |
課程架構圖(五年級上學期) 課程設計及教學群:五年級班群教師
五年級下學期學校特色課程教學活動計劃 課程設計及教學群:五年級級任教師
單元或主題名稱 | 黎明報導 | 學習節數 | ||||||||
14 節 | ||||||||||
學 習 目 標 | 1.能吸收報章雜誌上的報導,並針對內容摘要重點。 2.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 3.體會分工合作重要性。 4.各組發揮團隊精神,創造出屬於各組特色的海報。 5.能將資料分類並就定位。 | |||||||||
主題名稱 | 教學活動 | 教學時間 | 能力指標 | 十大基本能力 | 六大議題 | 教學資源 | ||||
子 題 一 : 給 我 報 報 | 活動一:班級趣聞 1.引導學童回想在班上曾經發生了哪些有趣或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2.讓學童在學習單上寫下,並畫出當時的狀況。 3.請學童上台報告及分享。 |
2節 | 【國語】 F-2-1-1 能養成觀 察周圍事物,並寫下 重點的習慣。 【綜合】 3-3-4認識不同的文 化,並分享自己對多 元文化的體驗。 【藝術與人文】 1-3-1探索各種不同 的藝術創作方式,表 現創作的想像力。 【學校特色能力指標】 黎人認2-3-3-2能有 民主素養,尊重各種意 見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環境教育 1-2-2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3-2-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3-2-2了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對環境的態度及行為。 ◎人權教育 1-2-1欣賞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資訊教育 4-3-2能找到合適的網站資源、圖書館資源及檔案傳輸等。 | 人(黎明人)、 事(黎明事)、 時、 地(黎明國小)、 物(國語日報)、 圖書館、網路 | ||||
活動二:好文章共享 1.教師請學童為報刊投稿寫一篇文章。 2.發給每位學童學習單,並對自己所寫的文章進行賞析。將文章裡所用到的修辭方法寫在學習單裡。 3.引導學童試著將文章裡好的句子,翻譯成英文。 4.請學童上臺發表分享。 | 2節 | |||||||||
評量方式 | 觀察程度、團體討論、口頭評量、遊戲評量、學習單實作、分工合作。 | |||||||||
主題名稱 | 教學活動 | 教學時間 | 能力指標 | 十大基本能力 | 六大議題 | 教學資源 | ||||
子 題 二 : 黎 明 報 刊 | 開 麥 拉 ! | 教學說明: 1.教師請於授課前指導學童製作報刊的順序:搜尋資料、畫圖、打字、統一排版。 2.事前準備: (一)教師將學童分組別並於前幾週告知學童搜尋資料。 (二)教師於上週發下「黎明報刊–開麥拉!」評量單,說明評選單內容要求與規則 ,並提醒學生下次上課要帶的工具。 (三)發給學生每組一張全開壁報紙,請運用各種媒材(繪圖或打字)製作「黎明報刊」。 (3節) 3.發給每組一張「黎明報刊」票選單,票選各組報刊,每組可投兩票,但不可將兩票投於同一組。 4.計票、公布「黎明報刊」設計大賽的得主。(1節) 5.老師在各小組穿梭傾聽,引導學生完成此工作。(1節) 6.完成「黎明報刊–開麥拉!」評量單。(1節) 7.請學生寫下或畫下評量單之「黎明報刊–開麥拉!」感想部分。(1節) 8.教師將學童所製作的「黎明報刊–開麥拉!」進行統一排版。(2節) 9.分組輪流說出兩項活動感想:(1節) (一)組內每位學生輪流說出兩項活動感想。 (二)老師提醒學生說出感想後,其他同學可以補充說明具體事實。 (三)老師在各小組穿梭傾聽,引導學生完成此工作。 ※注意事項: (一)請各組能發揮團隊精神,一起參與規劃。 (二)票選活動時,要遵守票選規則,並服從票選的結果。 |
10節 | 【國語】 A-2-1能應用注音符號,理解字詞音義,提升閱讀效能。 B-2-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B-2-2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C-2-1能充分表達意見。 C-2-3能表現良好的言談。 【綜合】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藝術與人文】 1-2-1嘗試各種藝術創作,表達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1-2-2實驗各種媒材與形式,瞭解不同媒材與技術的差異及效果,從事創作活動。 【學校特色能力指標】 黎人認2-2-3-5對自己要有信心,盡自己的力量,用心完成該負的責任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性別教育 1-2-2瞭解性別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2-2-2尊重性別在溝通的過程中平等的表達機會。 2-2-4學習在團體中性別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 ◎資訊教育 4-3-2能找到合適的網站資源、圖書館資源及檔案傳輸等。 4-3-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 | 人(黎明人)、 事(黎明事)、 時、 地(黎明國小)、 物(國語日報) | ||||
評量方式 | 觀察程度、團體討論、口頭評量、遊戲評量、學習單實作、分工合作。 |
學校特色課程架構圖【五年級下學期】 課程設計及教學群:五年級班群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