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環保實務

吳沙國民中學103學年度落葉製作堆肥計畫及成果

吳沙國民中學103學年度落葉製作堆肥計畫及成果

一、依據:依據宜蘭縣環境保護局函環三字第0960013792號辦理

二、目的:

推動校園落葉回收再利用。將校園落葉清掃後,集中收集後,置於落葉堆肥箱轉換成有機土,之後可作為栽培花卉及樹木之肥料,對垃圾減量大有幫助,兼具校園養分能量循環功能,以達環境永續發展理想。

三、原設置位置說明:

96年得到經費補助款,本校購置五組落葉堆肥箱、相關掃具及工具。目前已置於適當位置擺放,分別於後門附近、籃球場與圍牆邊及林間教室。同時指導學生將落葉置入堆肥箱,注意安全且珍惜設備。讓學生了解落葉也能變成寶、是自然資源的一部分,以堆肥方式處理可減少碳循環中能量的浪費,具有環境教育的意義。

 

 

四、現況說明與落葉堆置方式:

受校舍興建施工影響下,96年所設置之五處位置現為工地施工處與機具堆放位置,另落葉桶僅剩一只可使用,因應工程現況的情形下,劃設一處綠地區域作為落葉堆放處,如下圖:

 

五、現況照片如下:

校園環保實務

吳沙國中103年度落實執行資源回收情形

吳沙國中103年度落實執行資源回收情形

J說明:各班教室內設有垃圾桶及資源回收桶,以確實達到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

 

J說明:學務處外擺放光碟及電池回收筒,鼓勵學生回收家中己廢棄的光碟及電池。

 

J說明:資源回收室回收實況

J說明:資源回收經費運用情形(資源回收的收入主要用於添購掃具)

 

J說明:定期清理資源回收室

校園環保實務

吳沙國中校園綠美化-樹木植栽維護及植物解說

吳沙國民中學校園綠美化-樹木植栽維護及植物解說

  1. 緣起:

吳沙新校舍的特色即在於融入自然生態環境,不論是開始施工前的環境評估,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友善及尊重,在使用後更是注重環境的美化及維護,除了透過平時學生整潔時間的打掃,也會利用課間及課餘間進行環境養護,讓學生參予體驗並從中學習校園綠環境與永續生態的概念,以及生態植栽的設計與認識,多元的學習豐富學生的視野。

 

  1. 實施方式:

本著緣起所提之構想,我們所實施的方式是希望學生能夠在植栽多樣性認識後,藉由孩子的手親手整理並種植樹木,讓學生對吳沙環境有更進一步的參予及認同。

 

  1. 活動照片:

J說明:學生透過園藝課程認識花草樹木,並經由親自種植了解植物的生長且學習照護的重要性。

 

 

J說明:全校共同打掃維護花台美觀,創造校園向心力。

 

J說明:植物解說牌目前以可辨識度較高的植物,如龍柏、榕樹喬木等設置解說牌。

校園環保實務

吳沙國中校園綠美化-校園生態池維護

吳沙國中校園綠美化情形-校園生態池維護

  1. 緣起:

吳沙新校舍的建築設計精神秉持著綠色建築的概念而行,其中特別的是校園中的生態池,透過生態池的設計彰顯著名的「竹風蘭雨」,顯示出蘭陽孩子與水的緊密關係,陽剛的建築設計及柔和的水池環繞,讓校園更增添一份柔情。生態池不僅具有豐富的生態環境,平日透過課程的設計及打掃時間師長的帶領下,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池中所具有的動植物種類、設計理念,使生態池融入師生的生活中,並從中學習、體驗到校園綠環境與永續生態的理念。

  1. 實施方式:

本著緣起所提之構想,我們所實施的方式有下列幾種:

  1. 生態池融入各領域教學課程中。
  2. 全校師生共同打掃,維護生態池的景觀。
  3. 工友大哥定期整理,維持生態池及周邊環境。
  4. 藉由七年級同學寫上許願卡掛在樹苗上,讓夢想與學校的樹木一同成長、實踐。
  1. 活動照片:
  1. 生態池融入各領域教學課程中。

    1-1.說明:圖為語文領域老師帶領學生體驗摺紙船及施放的成果,讓孩子加深課文印象及體驗作者的感受。

  1. 生態池融入各領域教學課程中。

    1-2.說明:圖為自然領域老師帶領學生觀察生態池周邊動植物,讓學生的學習不僅於紙上談兵,更能實際觀察與認識。

  1. 全校師生共同打掃,維護生態池周邊的景觀。

  1. 工友大哥定期整理,維持生態池及周邊環境。

    說明:圖為工友大哥定期清理池中淤泥,養護周邊花草植物。

 

 

 

 

J說明:校園生態池規劃設計

J說明:採用生態工法建造的生態池,增加了校園多樣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