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宜蘭利澤焚化爐
時間:102.4.17下午
對象:七年級全體師生暨愛心志工群
更多相片:
|
地點:宜蘭利澤焚化爐
時間:102.4.17下午
對象:七年級全體師生暨愛心志工群
更多相片:
|
地點:武荖坑 綠色博覽會
時間:102.4.17
對象:七、八年級全體師生及愛心志工群












徵選競賽活動自即日起至102年5月6日止受理報名
為喚起民眾愛護水資源的意識,並養成從生活中著手節約用水的習慣,經濟部水利署特舉辦「全民秀創意 節水無難事」創意歌曲徵選活動,藉由不同層面之激盪與發想過程,將對於塑造節水型社會與珍惜水資源的想法、感受與重視等要素融入於音樂創作中,作為個人思想表達的途徑。詳細活動辦法下載: http://wra.water.tku.edu.tw/files/watersaving/music.doc
本案聯絡人:蔡易廷,電話:(02)2625-1598分機621,電子信箱:ken18018@water.tku.edu.tw。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創立於民國85年,以蝴蝶生態之「保育、研究、教育、推廣」為宗旨,每年定期舉辦「寬尾鳳蝶班解說員培訓」,至今已持續辦理十四年,培育蝴蝶生態解說員兩百餘位。
為提升教師生態保育觀念,培養環境教育知能,歡迎教師報名參加。
簡章下載網址:http://www.butterfly.org.tw/doc/maraho15-taipei.doc。
辦理日期:102年3月6日
舉辦地點:吳沙國中
參加對象及人數:全校師生共計300人
活動簡述說明:
(一)藉模擬實作強化各級學校校園師生災害防救、自救救人與應變能力,養成學生在地震發生時有正確的本能反應,如何在地震發生時保護自己,以做好全面防震準備,有效減低災損,維護校園及師生安全。
(二) 邀請宜蘭縣政府消防局礁溪分隊講解防災包之使用方式、緩降機逃生演練、煙霧室逃生演練與消防水車演練等體驗。
活動檢討與改進:
1、 學校並無經費能夠添置教師相關防災之裝備,如對講機、安全帽、背心、圓鍬…等。
2、 仍有些少數同學不夠珍視此次活動,但經重複演練、教育訓練之後,學生在避難的動作有因此而改進。
3、 之前經過9/6、9/11與9/21上學期三次演練之後,本學期之防災訓練,學生逃生動線、動作大致仍記得,清點人數回報等動作也都駕輕就熟。並且體驗緩降機、煙霧室與消防水車之逃生相關體驗,增加災害應變時的危機意識,希望每位學生都將防震防災的觀念深植心中,面臨災害發生時,能立即派上用場。
4、 另製作本次防災過程影片,呈現本校之訓練成果,上傳至網路,位置為:http://www.youtube.com/watch?v=qoo_xEL2i80
照片說明:主震來時避難掩護,穿戴防災頭套。
照片說明:指揮官成立應變小組,各組就位並疏散引導至安全地點避難。
照片說明:地震間歇,立即逃生至空曠集合場集合。
照片說明:到集合場,老師立即清點班級人數。
照片說明:清點學生人數,並回報至前方指揮組。
照片說明:清點人數時發現有學生仍受困,搶救組立即出動。
照片說明:於災區中救出學生乙名,並請護理師進行急救固定包紮。
照片說明:通報組通報學生家長,也通知消防隊支援。
照片說明:防災包的使用解說。
照片說明:照片說明:校園防災─消防水車灑水體驗。
照片說明:校園防災─消防水車灑水體驗
照片說明:校園防災─煙霧室逃生演練。
照片說明:校園防災─煙霧室逃生演練。
照片說明:校園防災─緩降機逃生演練。
照片說明:校園防災─緩降機逃生演練。
照片說明:校園防災─緩降機逃生演練。
照片說明:感謝宜蘭縣消防局與礁溪分隊鼎力相助。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訂於本(102)年4月15日(星期一)及16日(星期二)舉行「我國與北美環境教育交流及增能工作坊」,詳情請參閱附件,鼓勵參與。
2013年宜蘭綠色博覽會開園期間為3月30日至5月19日,歡迎大家踴躍參觀。
另外有各項環境教育課程,附上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課程簡介:
歡迎踴躍預約報名參與活動。

二、推動環境教育各項指標自評表
(自評分數:0〜86分,得分欄依評鑑表比例自動計算)
要 點 | 分數 | 得分 | 成果記要(含具體事實或可供佐證資料,附件或成果資料需可馬上連結點閱) |
一、行政與管理 15% | |||
1. 擬定推展環境教育相關計畫 :加強學校環境三年計畫(總計畫99-101年)、每學年度各實施計畫(子計畫)。 | 2 | 2 | |
2. 擬定101年度節能減碳計畫。 | 1 | 1 | |
3. 成立及運作 (1)成立「環境教育與節能減碳推動小組」並已有運作與落實。 | 2 | 2 | |
4.登錄教育部綠色學校伙伴有提報數。 | 2 | 2 | |
5.定期進行環境稽核(水、電系統硬體的檢查,水質、噪音的測定、垃圾量的估算)及維修工作並公佈結果。 | 2 | 2 | |
6.獎勵機制(是否有表揚、鼓勵、分享)。 | 2 | 2 | |
7.成立並運作學生環保服務隊。 | 2 | 2 | |
8.獲各單位補助或結合社會資源推動環境教育 | 2 | 2 | |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20% | |||
1.實施戶外環境教學及生態旅遊。 | 2 | 2 | |
2.實施環境教育本位課程,研發環境教育教材、教學模組、環境議題行動研究,並將環境教育融入各科教學。 | 3 | 3 | |
3.辦理環境教育研習並有辦理回饋意見調查及成效評估分析,及擬定改善計畫。(溫室氣體減量、能源、水資源、生物多樣性、全球化議題….)。 | 3 | 3 | |
4.辦理環境教育活動並有成效評估分析(主題式、節日大型宣導、藝文競賽….)。 | 3 | 3 | |
5.結合民間團體、地方產業和社區資源辦理環境教育活動,並有卓著之事蹟。 | 2 | 2 | |
6.推動環保有功事蹟。(如環保有功教師、學生社團、學校、能源績優學校…)。 | 2 | 2 | |
7.編製環境教育有關之著作或刊物。 | 2 | 2 | |
8.實際行動參與解決地方環境問題之事蹟。 | 3 | 3 | |
三、校園環保實務30% | |||
1.校園綠化美化情形。 (含辦理或(參與)植樹活動、植物的標示解說情形、宣導及樹木植栽維護情形等) | 3 | 3 | |
2.落實執行資源回收、垃圾減量情形。 (含是否依規定落實資源回收政策、回收方式、貯存場所維護及資源回收經費運用情形等) | 3 | 3 | |
3.全面使用可重複使用之物品(推動禁用免洗餐具政策、辦公室會議室及教室內使用可重複使用之茶杯、使用可換筆蕊之原子筆或鋼筆等)。 | 1 | 1 | |
4.全面使用再生紙及雙面影印及逐步降低紙張使用量。 (全面使用具環保標章再生紙、單面紙回收加蓋作廢章再使用等) | 1 | 1 | |
5.環境衛生管理情形 (含校園及週邊50公尺環境清潔維護、廁所清潔及綠美化、水溝、積水容器、倉庫等定期清理情形) | 3 | 3 | |
6.利用廚餘、落葉製作堆肥或有效利用。(除棄置為垃圾外,請廠商回收養豬皆可)。 | 2 | 2 | |
7.節能減碳推動情形。 (如鼓勵員工騎乘自行車及共乘制度、節約用水用電、改用省能照明燈具、二段式沖水系統、非必要(及下班時間)之電源插頭應予以拔除、電腦、影印機設定省能源或節電之節電模式功能等) | 6 | 6 | |
8.定期將學校飲用水體送檢化驗,定期保養、維護及管理。 | 2 | 2 | |
9.將實驗室、化糞池及廚房污水之污染物質妥善處理。 | 2 | 2 | |
10.採行節能減廢概念,建構或修繕校園場所與設施,營造在地多樣性校園生態空間。 | 3 | 3 | |
11.參與校外環保服務活動,如清淨家園、淨灘、淨山、河川守護。 | 2 | 2 | |
12.推行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加強辦理環保標章產品採購,達縣府規定之綠色採購率(101年度為96%)。 | 2 | 2 | |
四、其他配合措施辦理情形 16% | |||
1.辦理或參加永續校園計畫說明或經驗分享等活動。 | 2 | 2 | |
2.為該學年度永續校園改造計畫補助學校。 | 2 | 0 | 本年度未申請永續校園補助 |
3.上網填報二手制服、教科書及學用品回收再利用情形。(回收再利用至少兩項達70%以上執行率) | 2 | 2 | |
4.校園用水用電較去年度負成長2%以上,且有具體成效者。用水用電度數負成長5%以上者,另外加1分。 | 2 | 2 | |
5.配合經濟部水利署「加強政府機關及學校節約用水措施網路填報系統」。 | 2 | 2 | |
6.配合於每月5日前提供上個月資源回收量數據(含憑證)予所在地鄉鎮市公所。 | 2 | 2 | |
7.積極參與或辦理「廢乾電池回收工作計畫」。 | 2 | 2 | |
8.辦理或參與縣市環境教育活動。 | 1 | 1 | |
9.訂定實驗場所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 1 | 1 | |
五、學校環境教育特色或創新作為5% | |||
1.規劃設置水循環再利用設施、綠建築等 | 5 | 3 | |
2.推廣每週一日蔬食運動 | |||
3.加強宣導家長接送學童等待3分鐘應熄火 | |||
4.辦理活動配合宣導節能減碳相關措施 | |||
5. | |||
6. | |||
7. |
|
三、學校實施環境教育的困難、需求:
1. 學校推動環境教育需要行政與教學密切配合,目前環境教育較難融入各領域課程中,實施成效需各領域課程的配合,因此再融入教學尚須努力。
2. 考評項目細目多,有些項目評核的內容雖重點方向不同,但同一個活動卻因此要拆開來符合評鑑項目(如一個戶外教學在考評項目中可放環教活動、各單位補助等)。建議未來考評以提供大方向概念給予學校,由各學校自由發揮對環境教育的政策與實施。且考評項目過多,對於小校身兼數職的教師而言,實是一項行政負擔。
3. 推動環境教育並無專用預算,礙於經費問題,自然影響辦理研習或相關活動的順暢度與成效。
4.線上考評的方式雖然公正公平並能看到各校的努力成果,但在系統上放置資料卻常常有許多的小問題產生,像是表格格式跑掉等(以夾帶檔案方式又會造成委員開啟閱讀的不便),雖然每次開會時皆有說明,但對新接任或對系統不熟悉的承辦人員來說,作評鑑的時間大都不是花在環教內容,而卻把很多時間浪費在系統的調整作業上,建議未來可用光碟方式,或改善系統,將大家常遇到的問題進行修正以利作業。
填表人 | 總務主任 | 輔導主任 | 學務主任 | 教務主任 | 校長 |
卓聖倉 | 無 (事務組長): 王金蓮 | 無 (輔導組長): 楊佩姍 | 林碧鳳 | 陳貴玲 | 吳錫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