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申請自我檢核表
※吳校長已申請認證,但審核結果還未公布。
一、申請認證基本資料部分: | 頁碼 | |||||
文件名稱 | þ自我檢核表 | 1 | ||||
必 備 資料 | 1.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申請書 | þ確認填寫完整並簽名 (若為指定人員需經校長簽章) | 2 | |||
2.附表一、環境教育推動經歷證明文件 | þ確認填寫且經校長簽章 | 3 | ||||
3.附表二、環境素養說明 | þ確認檢附 | 4 | ||||
4.教育部認定24小時研習時數統計表及證明文件 (若有24小時研習證書則可免填時數統計表) | þ確認填寫並簽名 | 5-6 | ||||
5.回郵信封(寄發證書用,A4大小貼足35元郵資) 如需寄還申請資料,請註明並附65元回郵信封。 | þ確認收件地址、收件人 及郵資無誤 (本項不需編頁碼,置於申請資料最後) | 不編 頁碼 | ||||
申請行政類別者請檢附第二部分(行政)相關佐證資料,申請教學類別者請檢附第三部分(教學)相關佐證資料,若同時申請兩者,則需檢附第二及第三部分佐證資料。 | ||||||
二、行政:相關佐證資料部分 (近連續1年或累積2年資料) | 頁碼 | |||||
必備資料 | 1.環境教育計畫(標示計畫年度) | þ必備資料 | 1-15 | |||
2.環境教育計畫相關成果資料: (1)歷程紀錄(照片、公文) | þ必備資料 | 16-104 | ||||
(2)成果填報資料(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填報(大專院校免附)、計畫成果、報告撰寫) | □必備資料 | |||||
參考資料 | 3.其他:學校整體環境教育課程規劃、學校對外合作資料(鄰近社區、團體、機構等)、教師增能活動回饋(活動心得、照片、問卷等)、學生活動回饋(活動心得、照片、問卷等)、環境教育相關社團資料(成立、運作、指導)、學校環境硬體改善計畫(成果照片)、個人或學校獎項證明、其他特色活動紀錄及個人參與研習經歷。 | □可附 | ||||
以上資料須可清楚顯示為申請人規劃、執行或協助辦理(內容含申請人姓名或職稱) | ||||||
三、教學:相關佐證資料部分 (近連續1年或累積2年資料) | ||||||
必備資料 | 1.授課計畫、教案或自編環境教育講義 | o必備資料 | ||||
2.學習單、作業、學習評量或試卷及環境教育教學實 施情形紀錄文件 | o必備資料 | |||||
參考資料 | 3.其他:創意教學活動內容設計、環境教育行動研究 計畫、指導學生參與環境教育競賽紀錄、教學或學生 獲獎資料及個人增能經歷資料 | o可附 | ||||
以上資料須可清楚顯示為申請人規劃、設計(內容含申請人姓名或職稱) |
教育部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申請書
以「經歷」管道申請「環境教育行政人員」及「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專業領域之「環境教育教學人員」
※1.申請者請完整填寫本表紅線框內各欄並備齊各項文件。 2.請詳閱填表注意事項。
中文姓名 | 吳錫傳 | 英文姓名 (與護照同) | WU HSI-CHUN | |||||||||||
申請類別 | ▓行政 □教學 (可複選,需與佐證資料對應) | 環境教育推動 累積年資 | 4年10月 | |||||||||||
聯絡電話 | 03-9284701#11 | 身分證統一編號 | G | 1 | 2 | × | × | × | × | × | 1 | 4 | ||
行動電話 | 0972×××××× | 電子信箱 | 5214@ilc.edu.tw | |||||||||||
學校地址 | 262宜蘭縣礁溪鄉育英路79號 | |||||||||||||
現職學校全銜 | 宜蘭縣立吳沙國民中學 | 職稱 | 校長 | |||||||||||
主管機關 | ▓縣市政府 □教育部 □教育部國教署 (此欄位為單選) | |||||||||||||
1.本申請書填報資料及附件如有不實記載,願負一切法律責任;教育部必要時可送請有關機關查證,如有不實記載,依法究辦。 2.本部所依法辦理環境教育人員認證作業,為達「教育與訓練行政」之目的所蒐集之個人資料,僅供案件審查、記錄及相關會議編排、資料套印、證書核發之用。您得針對個人資料行使個資法第3條的請求查閱、更正等當事人權利,請洽本部所承辦人員。 3.依環境教育人員認證及管理辦法第十九條:環境教育人員認證之核發、撤銷或廢止,應公開於核發機關之網站,本人▓同意 □不同意公開教育部取得認證之環境教育人員資料如後:姓名、專業領域、電子信箱、認證效期及字號等,並公告於教育部網站供各界查詢。
申請者簽名: 104年9月14日 | ||||||||||||||
▓擔任學校環境教育指定人員 □非學校環境教育指定人員 (本欄位請校長勾選後並簽章)
校長簽章: | ||||||||||||||
□申請人欲取回申請資料(請檢附A4大小65元之回郵信封) | ||||||||||||||
查核人員 | 承辦人 | |||||||||||||
虛線內供審查單位確認用印,請勿填寫。 |
附表一、環境教育推動經歷證明文件
姓名 | 吳錫傳 | 服務學校 全銜 | 宜蘭縣立吳沙國民中學 | |||||||||||
職稱 | 校長 | 身分證 統一編號 | G | 1 | 2 | × | × | × | × | × | 1 | 4 | ||
推動環境 教育期間 | 民國99年11月3日 至104年9月12日(綜理全校環境教育事務) | |||||||||||||
環境教育推動工作內容說明 (請依申請類別,填寫行政或教學重點推動實績。含具體事證、執行期間、執行環境教育內容、意涵、規劃、事實及成果等,所列內容得檢附佐證資料補充說明。表格不敷使用請自行增列) | ||||||||||||||
辦理環境 教育類別 (行政/教學) | 推動工作內容說明 (具體事證、執行方式、環境教育意涵及成果等) | 執行期間 (填寫辦理年月或持續辦理) | 佐證資料 頁碼 | |||||||||||
行政 | 99年規畫本校整體改建,101年完工並榮獲行政院公共工程佳作並擘畫校園近中長期計畫 | 持續辦理 | ||||||||||||
行政 | 完成本校「私秘鷺鷥」公共藝術並活動課程結合 | 持續辦理 | ||||||||||||
行政 | 吳沙國民中學(102-104)三年環境教育實施計畫 | 持續辦理 | 1-15 | |||||||||||
行政 | 103年度環境教育實施計畫相關成果 | 16-104 | ||||||||||||
服務學校 校長核章 | 校長簽章:
服務學校電話:03-9284701#11 服務學校地址: 262宜蘭縣礁溪鄉育英路79號 服務證明開具日期:104年9月14日 |
附表二、環境素養說明
請簡述以下議題個人意見:(每項300字內) |
一、對於現今環境議題的感受:(請舉例說明) 每當媒體報導世界任一角落的天災等,我憂心忡忡感同身受,有朝一日也會降臨到自已的身上,因應現今的全球環境的議題已刻不容緩。 環境議題如工業化的環境汙染、二氧化碳過度排放造成的氣候暖化、人類過度對大自然的虐奪、氣候的變遷導致乾旱或驟雨等,造成環境生態的改變或永無回復的惡性循環中。個人身為教育主管人員責無旁貸環境議題的嚴肅性及急迫性。環境議題要生根教育,教導學生重視環境惡化的影響,也要從個人力行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及觀念,並倡導生態平衡的共處理念,謙卑和善對待所處的環境才能讓環境邁向永續發展的可能。 |
二、如何將環境保護理念實踐於自身生活中: 力行簡約的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來做起。 食:重視食安對人造成的影響,採低碳飲食習慣,減少碳足跡及碳排量,適量均衡健康的飲食觀念等;衣:輕鬆舒適大方得體的美感及品味;住:節約用水用電,垃圾減量、廚餘與資源回收及舒適清潔整潔的居家環境與校園環境;行:安全方便適當選擇交通工具達到最佳「行」的目的;育:師法自然、多讀書、欣賞藝文等培養對美感的鑑賞力;樂:健康環保心靈合一簡約的生活觀。 |
三、如何落實學校環境教育規劃與執行: 1.人文校園的倡導與規劃:規劃學校為一間大教室辦學理念。「境教與人文結合」, 學校社區化的落實與文化傳承的學校功能。 2.生活教育與品德教育的落實與內化於日常生活之中及養成健康的環境認知素養 3.規劃行政與教學,校園整潔、秩序及綠美化,愛家愛校愛鄉土的共同信念與情懷。 4.有效率的實施辦法與策略,追蹤及考核,深化優質的社區學校的生活環境。 |
四、身為環境教育者如何規劃自我增能及後續推廣: 1.就個人而言要有一顆更柔軟的心 ,謙卑與體貼及溫暖的雙手劍及履及。 2.認知上對環境素養的孕育與學習。 3.校園的規劃上境教與人文相結合。 4.在環境教育發展上,持續「活力吳沙、水綠新校園」的願景營造與推動 5.在環境課程經營上,連結氣候變遷與調適的八大領域,深化課程教學,透過專題的探索,培養學生對環境的關心、認知、探索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6.落實校園環保於生活中,低碳節能的綠色生活價值觀與態度,推動簡約生活美學。
申請者簽名: |
吳錫傳環境教育研習證書-正面
吳錫傳環境教育研習證書-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