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小組例行會議會議紀錄

  宜蘭縣蘇澳鎮永樂國民小學 九十九學年度第一次(期初)環境保護小組例行會議會議紀錄 一、開會日期:九十九年九月十五日(星期三) 二、開會時間:上午八時十分 三、開會地點:英語教室 四、主    席:黃召集人英軒 五、出席人員:     林志峰  林美蓮  曾貴賢 主席 一、這是本學期第一次環境保護小組會議,期待各小組能針對所執掌的工作範圍,除在每週行政會議中例行性工作報告外,並於教師朝會中提出檢討。 二、配合縣內「辦公室做環保」運動的推展,本校在各方面已都能配合並改善缺失,期待本小組能彰顯其功能,讓本校「辦公室做環保」乃至於「教室做環保」運動順利推展,並進而經由學生影響到家庭、社區。 三、請各小組提出重要執行事項報告 各組報告事項 執行秘書 一、本校九十八學年度「推行辦公室做環保」實施要點草案已完成,請討論並審核。 二、本校推動「環境保護」、「辦公室做環保」、「教室做環保」等各項工作,希望 各組能配合推動。 總幹事 一、本校各項配合「辦公室做環保」措施,已在本學期開學之初已實施,包括:「資源回收」實施辦法、「垃圾減量/垃圾清運」試辦計畫、整潔活動外掃區域分配表、「廁所綠化美化」辦法、「環保小尖兵」實施計畫等,實施成效良好。 二、資源回收情形目前在環保小尖兵的執行任務下,成效頗彰,各班皆能配合落實資源回收政策。 三、本學期工作重點為「垃圾減量」及落實「資源回收」。  教育宣導小組   *教務組 一、圖書館內呈列環境教育書籍,提供師生相關訊息。…

閱讀全文環境保護小組例行會議會議紀錄

環境保護委員會架構

  永樂國小99學年度環境保護小組 環境保護委員會架構 召集人:黃英軒校長     執行秘書:曾貴賢            公關事務組: 張芷菱 吳慧月 鍾羽倢 主要工作: 彙編辦公室做環保績效成果。     回收處理組 趙元宏 林姿岑 吳家豪 蘇鈺華 主要工作: 回收資源之清運及處理。   教育宣導組 曾貴賢 黃昭蓉 林志峰   主要工作:…

閱讀全文環境保護委員會架構

廢乾電池回收執行成果

[@more@]  各級學校廢乾電池回收執行成果表 學校名稱 (請填寫全銜) 宜蘭縣蘇澳鎮永樂國民小學 校長       黃英軒 全校學生人數 75 聯 絡 人 林美蓮 電話 9962840-16 傳真 5592477 學校地址 270    宜蘭縣蘇澳鎮永樂里永樂路1號 執行期間 自98年9月1日起至99年4月30日止 回收成果 本校8個月共計回收廢乾電池  7  公斤 成果表 附件 R廢乾電池回收交貨簽收單…

閱讀全文廢乾電池回收執行成果

環境教學參訪計畫

宜蘭縣永樂國小九十八學年度鄉土校外教學參觀計畫 一、計畫目標與實施策略: 1.增進對家鄉歷史、地理、自然及藝術等的認識,進而加強對鄉土文化之保存,傳承創新。   2.從鄉土校外教學活動中,培養養成對鄉土問題主動觀察、研究、思考及解決的能力。 3.藉由系統規劃讓學生進行完善的鄉土校外教學活動。 4.培養愛鄉愛土的情懷,藉而擴大到尊重自然,與大自然共存。 二、實施時間: 98年10月13日(星期二) 三、參觀地點:員山鄉花泉農場水資源展示館 四、參觀人數:全校師生。 五、經費來源:申請補助偏遠小學辦理「美感校外教學」活動,輔助經費為15000元,如有               不足額由學生自付。 六、活動說明如下:     1.「花泉農場水資源展示館」----導覽費加DIY製作費用約一人100元 a.野薑花魚丸DIY—100元(原150元) b.玩水抓魚DIY—100元(原150元)     2.如申請經費不足則由學生自付。 七、本計畫經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閱讀全文環境教學參訪計畫

紅十字會青少年社區服務隊

紅十字青少年服務隊100年工作計畫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宜蘭分/支會               填報日期:100年3月4日    隊   名永樂國小社區環保小精靈隊員人數40人地   址宜蘭縣蘇澳鎮永樂里永樂路1號聯絡電話9962840指導老師林美蓮老師聯絡電話(O)9962840-16(H)手機號碼0958506605Fax9952477E-mailL227@ilc.edu.tw隊   長林品君年級六年級聯絡電話9962840手機 E-mail 工作計畫一、活動目的    為培養同學們關心社區建立服務人群精神,學校活動組規劃藉由「清淨家園全民運動計畫」結合社區打掃服務工作,來提供同學們身體力行的機會。 二、活動目標   1.透過清淨家園活動以增進學校與社區情感。   2.具體的行動愛護社區維護環境清潔。   3.敦親睦鄰,贏得社區居民的認同。   4.養成學生服務的人生觀。 三、活動規劃內容   (一)邀請社區耆老述說社區發展   (二)規劃社區打掃路線說明如下:   規劃由五六年級學生、教師暨愛心志工等約40位,分配二個地點,如下:一為永樂社區籃球場,二為永樂社區活動中心。清潔打掃服務,並由主任、活動組長、教務組長、老師及愛心志工帶領學生打掃社區。   (三)工作具體內容及相關細節如下:1.學校準備掃帚,垃圾桶,垃圾袋等掃地工具,前往分配之區域打掃。2.帶隊指導老師攜帶數位相機拍照紀錄,作為成果資料。3.帶隊指導老師請注意學生安全。經費預算1.    邀請社區專家(鐘點費1小時)1600元2.    學生點心費1000元3.    學生誤餐費3200元4.    飲水(兩箱)1600元5.    打掃用具2000元6.    成果雜支600元經費合計10000元預期成效1.    經過打掃後社區周遭的垃圾包含樹枝,落葉及人工垃圾均被移除,還給居民乾淨的生活空間2.    透過「清淨家園」活動,集體行動凝聚了大家的向心力。3.    贏得社區居民的心。4.    建立學生服務的人生觀。。分支會核備簽章   

閱讀全文紅十字會青少年社區服務隊

自然環境校外教學參觀計畫

  宜蘭縣永樂國小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自然環境校外教學參觀計畫 一、計畫目標與實施策略: 1.增進對家鄉環境、地理、自然、歷史及藝術等的認識,進而加強對自然環境的維護,鄉   土文化之保存的傳承創新。   2.從校外教學活動中,培養養成對環境問題主動觀察、研究、思考及解決的能力。 3.藉由系統規劃讓學生進行完善的自然環境教學活動。 4.培養愛鄉愛土的情懷,藉而擴大到尊重自然,與大自然共存。 二、實施時間: 99年10月19日(星期二) 三、參觀地點:羅東自然教育中心 四、參觀人數:全校師生。 五、經費來源:由本校鄉土實查經費,項下支出。 六、活動說明如下:   *1~3年級【我是快樂山上人】    *4~6年級【水生家族】    參考網站: http://nec.forest.gov.tw/LMSWeb/NEC-N/NECPage_01.aspx?QANEC_ID=ld 七、本計畫經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閱讀全文自然環境校外教學參觀計畫

環境教育參觀計畫

  宜蘭縣永樂國小九十八學年度環境教育參觀計畫 一、計畫目標與實施策略: (一)有效運用教育方法及過程,培育師生了解人與環境之相互關係,增進國民改善環境所需之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觀。 (二)培養愛護環境,尊重自然,養成珍惜資源、節約能源、惜福、愛物的生活習慣。 (三)以人文理念和科學方法,致力於環境資源及自然生態保育的合理經營,以促進永續發展。 (四) 推動環境倫理與主動積極的環境行動,以提昇生活環境品質。 二、實施時間: 98年10月9日(星期五)下午1:30-4:00 三、參觀地點:五結鄉利澤焚化廠 四、參觀人數:學校高年級學生。 五、經費來源:由各科教學業務費鄉土實察經費項下支應 項目 單價 數量 總計 車資 2958 1 2958   六、本計畫經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閱讀全文環境教育參觀計畫

學校環境教育活動辦理情形

  三、宣導與活動成果-學校環境教育活動辦理情形     編號 校名 教學主題或活動名稱 辦理類型(請勾選) 時間 (年/月/日) 意見調查或成效評估 實際 參加人數 佐證資料呈現方式或連結網址   永樂國小   1.校內環教主題活動 2.結合結合家長、民間或社區資源之環教活動 3.融入式環境教育教學 請填寫活動日期或教學期間 勾選       永樂國小 永樂社區四面佛   ˇ ˇ…

閱讀全文學校環境教育活動辦理情形

永樂國小「環境保護小組」

宜蘭縣蘇澳鎮永樂國民小學九十九學年度「環境保護小組」組織章程 壹、依據:(一)、宜蘭縣政府九十二年十月十五日府授環一字第0920018136號函辦理。       (二)、本校推動綠色學校教育工程實施計劃及校務行事曆 貳、目的:加強環境保護教育理念與實務之推行,定期召開小組會議,研擬年度環境保護宣導及教育計畫與重要措施,檢討與解決環境保護推行之各項衍生問題,期能達到生態資源永續利用。 參、成員:召集人由校長兼任,副召集人由教導主任兼任,執行祕書由活動組長兼任,總幹事由總務主任兼任,其餘成員由校長聘之。 肆、任務: 一、辦理「辦公室做環保」、「教室做環保」相關工作。     二、定期考核校內教職員工及學生執行「辦公室做環保」、「教室做環保」及校園綠美化工作 之成效,並將考核紀錄存檔備考。     三、不定期舉辦校園綠美化及環保宣導活動,並提供教職員工及學生環境保護相關資訊。     四、期能普遍落實環境保護觀念,以環境保護、資源再生為努力之標的。 伍、會議次數:每學期召開兩次會議,於期初和期末。 陸、工作組織: 工作小組 組長 組員 職           掌 召集人 校長 黃英軒校長 綜理本校推行「環境保護」、「辦公室做環保」、「教室 做環保」相關事宜 副召集人 教導主任  …

閱讀全文永樂國小「環境保護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