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1-3五年級上學期環境教育【上將之星蒜銀兩】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宜蘭縣大洲國小特色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壹、實施年級:五年級上學期

貳、學期總主題:上將之星蒜銀兩

參、單元主題:找茶趣、銀柳、蒜你聰明

肆、實施總節數:14節

伍、設計理念與構想:

大洲到處農田林立,居民多以務農維生,在這裡除了空氣好、水質佳,更有辛勤的農人依著刻苦耐勞的精神教育著我們的下一代。

三星地區位於宜蘭縣蘭陽溪上游,地勢較陡、排水良好,盛產梨與茶;因地名為三星,在官階中,三顆星乃上將之軍階,因而得名為上將梨與上將茶。經由上將梨與上將茶的認識,進而認識到梨的品種與栽種過程,體會農人的辛苦。而除了認識上將茶的特別外,也另外設計了茶道的認識,中國人自古便開始飲茶,大多數的人都有喝茶的經驗,但傳統的沏茶方式及器具名稱則不見的認識,因此藉由此學習活動讓學生認識品茶的禮儀;此外更結合了生活智慧王讓孩子們認識資源再利用的觀念,並進行實作,充實生活智慧。

三星地區是典型的農業鄉,鄉民大多沿襲以往傳統生活及農耕方式,以蔥、蒜、銀柳等為特產。因三星位居蘭陽溪上游,水質清澈,加上來自雪山的西風,全年溼度高,特別適合蔥蒜生長。三星蔥為日蔥,蔥白常,為市場上的搶手貨。而三星蒜纖柔白細,辛香味美,具香、甜、脆、軟四種特點,口碑極佳。而蔥與蒜因外型及食用方式有諸多相似之處,學童常不易辨識,因此設計『我是誰』單元,讓孩子能對於家鄉的名產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瞭解,並引入介紹「吉園圃」的標章圖案所代表的意義及農藥的使用安全性。

大洲地區居民有絕大多數的人與種植蔥蒜、銀柳有關,而種植後的銷售過程則較不為孩子熟悉,因此設計『農產行銷』單元,藉此讓學童認識不同的行銷管道,並實際模擬行銷過程與促銷手法,設計宣傳海報等活動,拓展學童多元智慧發展。

在認識了家鄉的特產及農產行銷管道後,再藉由『體驗活動』讓學童能親自體驗洗蔥人家的辛苦,進而感恩惜福;再融入家政教育讓學童親自練習蔥油餅的製作與品嚐;最後在年關將至之時,練習雲龍柳的噴彩及造型設計,融入藝術欣賞與創作。

陸、教案

(一)找茶趣

教學目標對應能力指標教 學 流 程時間教學資源教學評量
認識製作茶葉的各式器具,和茶葉的製作過程。(綜合

2-4-2

自然2-3-2-1

社會7-3-1、7-3-4)

認識製作

茶葉的各式器具,和茶葉的製作過程。(綜合

2-4-2

自然2-3-2-1

社會7-3-1、7-3-4)

明白茶葉生長的適宜環境,並了解常見茶種。(自然2-3-1

社會7-3-1、

7-3-4)

認識泡茶的器具和流程,及利用茶葉製作各類簡易餐點。(綜合

2-4-2

自然2-3-6-1、健體2-2-1)

【茶的一生】

準備活動

教師:聯繫玉蘭茶園等事宜‧

學生:查詢有關茶葉的相關資料‧

一、引起動機:

(一)認識玉蘭茶園

1.好寶寶準則:

行車時於車上,採取讓小朋友自由發表對於今天的參觀活動所應該注意的事項,教師隨時補充並歸納出幾點特別注意的準則(包含小組分配、集合時間地點、安全事項等)‧

2.希望能達成下列四點教學目的:

(1)體驗、印證課堂上的學習。

(2)培養觀察、探究的學習方法。

(3)提昇學習興趣,倡導戶外活動。

(4)寓教於樂,陶冶身心。

3.玉蘭茶園到囉:

(1)參觀茶葉博物館:

玉蘭茶』和『上將茶』是蘭陽地區的當家茶,捲曲的茶葉泡開後,茶湯呈金黃色,不僅香氣濃郁,更以甘醇甜美見長,令人喝了以後回味無窮。

玉蘭茶產自大同鄉玉蘭村、松羅村一帶的山麓,因位於蘭陽溪中游,且被群山環抱,在雲霧繚繞之下,孕育了玉蘭茶特有的清香,目前栽種的面積約200公頃的青心烏龍、包種茶、金萱、翠玉…等知名茶種,一畦畦的茶園沿著山坡種植,非常整齊美觀,茶農們為了共同向外促銷,以地名作為茶名,而打出『玉蘭茶』的名號。而茶區對岸僅以一水之隔的三星山地,也以出產茶葉聞名,所產茶葉,取名為『三星上將茶』,與玉蘭茶同樣具香、甘、醇的特色,茶園面積約有100公頃‧

二、發展活動:

(一)認識製茶器具

1.介紹製作茶葉的各式器具及功用:

參考網址:http://www.songming.tw/processes.php

浪菁機:

殺菁機:

揉捻機:

團揉機:

烘乾機:

(二)認識製茶過程

1.實地走訪茶園:

clip_image002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clip_image008

2.介紹採茶過程與方式:

(1)從茶樹變成茶葉,介紹採茶的過程:

*開始採茶:

一清早,太陽剛剛曬乾葉子上的露水,採茶人就開始採茶‧

clip_image010*採茶菁:茶菁是茶樹最嫩的葉子,也就是最適合製茶葉的原料‧採茶菁的標準是「一心兩葉」,選茶枝頂端的嫩芽和旁邊兩片嫩葉,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掐下‧

*收茶菁:

把每個人採的茶菁秤重、

登記後,集中在一個大竹簍內‧

*運茶菁‧

(2)介紹茶葉製作過程:

茶菁 → 日光萎凋 → 室內萎凋與攪拌(發酵) → 炒菁(殺菁) → 揉捻 → 解塊 → 乾燥成品 ‧

*茶菁原料:以葉質柔軟之「一心二葉」為宜‧

*日光萎凋:減少細包含水量,促使酵素氧化作用引起發酵之進行‧

*室內萎凋與攪拌:繼續日光萎凋所引發之發酵作用,使茶葉繼續進行部份發酵‧

*炒菁:以高溫破壞酵素活性,抑制茶葉繼續發酵,使葉片柔軔易於揉捻‧

*揉捻:為使茶成型外觀美例,並破壞部份茶葉細胞組織,使汁液流出,附於茶葉表面‧

*乾燥:用高溫停止炒菁時殘留之酵素活性,並改善茶之香氣、滋味‧減少體積重量,便於包裝儲存‧

(三)認識茶的生長條件

1.討論曾於何處看見茶樹?

(1)引導小朋友講出所知道或曾經到過之處‧

2.討論茶樹適宜的生長環境及介紹茶樹生長的要素:

茶為常綠灌木,適應力極強‧

(1)氣候條件:

雨量:

茶樹性喜潮濕,需要多量而均勻的雨量,年雨量1500 ~ 3500公釐均適合,凡大氣中濕氣度較高的山地區域,多適茶樹生長‧(三星:3000 ~ 3500公釐)‧

溫度:

以攝氏18度 ~ 25度左右(三星:攝氏10度 ~ 25度左右)

海拔:

數十公尺到二千餘公尺皆可‧

風與日光亦會影響茶樹的生長‧

(2)土壤條件:

優良茶作區土壤首需排水良好、表土深厚,在成份方面以含腐植質與礦物質為佳‧

三、綜合活動:

(一)透過問答方式,統整歸納上述重點。

(二)介紹茶樹未加工前的其它作用:

茶樹可以製成下列東西:

精油、肥皂、牙膏、消毒劑、芳香劑、

漱口水、殺菌劑。

四、延伸活動:

(一)茶點製作

1.引起動機:

(1)請學生分組並討論以茶葉為原料所製作的茶點名稱。〈如:茶凍、茶葉蛋、綠茶糕餅、茶餐…〉參考附件

2.茶凍製作:

(1)教師說明製作要領。〈參考附件一〉

(2)學生分組,教師指導學生動手製作。

3.茶葉蛋製作:

(1)教師說明製作要領。〈參考附件二〉

(2)學生分組,教師指導學生動手製作。

4.分享與品嚐:

(1)茶點成品展示。

(2)師生共同分享與品嚐茶凍與茶葉蛋。

5.學生將自己桌面及周圍環境收拾整潔。

※※※※※第一、二、三、四節完※※※※

20分

20分

10分

15分

15分

5分

15分

5分

40分

15分

實地參觀

圖片、

實物參觀

實地參觀

茶園導覽

實地參觀

圖片參觀

茶凍粉

模型杯

適量紅茶

雞蛋

醬油

態度評量

態度評量

發表評量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認識泡茶的器具和流程,及利用茶葉製作各類簡易餐點。(綜合

2-4-2

藝文

3-3-11

自然2-3-6-1、健體2-2-1)

明白茶葉生長的適宜環境,並了解常見茶種。(

綜合

2-4-2

自然2-3-1

社會7-3-1、

7-3-4)

【茶道】

一、引起動機:

(一)泡茶

1.教師展示泡茶器具,請同學討論發表認識哪些器具用途。

二、發展活動:

參考網址:

http://www.tcss.edu.hk/chinese/tea/chaju.htm

http://www.wangtea.com.tw/

(一)教師說明泡茶器具的名稱:

水壺、水方及茶壺、茶盤(茶承)、茶荷、茶則、茶匙、茶挾、茶倉(茶罐)、聞香杯、口杯(矮杯)、杯墊、茶海、 茶巾。

(二)教師說明器具的用途。【參考附件三】

(三)同學分組討論泡茶的流程。【參考附件四、五】

(四)分享與介紹泡茶的流程。

三、綜合活動:

(一)教師整合予以澄清或增強:

備水、溫盅、備杯、置茶、搖壺、聞茶香、第一泡、出茶湯、倒茶湯、分杯、聞香、奉茶、清理、結束。【請參考附件四、五】

※※※※※第一節完※※※※※

一、引起動機:

(一)教師請同學事先蒐集茶葉對人體有哪些好處的資料,並完成學習單。【參考附件六】

參考網址:

http://www.find-tea.idv.tw/teadata/Health.php

(二)上台發表與分享

(三)教師整合予以澄清或增強:

抗癌作用、抗輻射作用、抗衰老作用、醒酒作用、止痢作用、抗疲勞作用、利尿作用、防齲防口臭作用、降血糖作用、降血脂作用、降血壓作用、興奮作用、明目作用、消炎殺菌作用。

二、發展活動:

(一)認識常見茶種【參考網址】

http://www.find-tea.idv.tw/teadata/

Kind-tree.php

1.發表與分享常見的茶種有哪些?

2.討論常見茶種有什麼特色?

3.教師展示數種生熟茶,介紹分辨生茶與熟茶的差異性:依焙火程度分類。

(1)茶葉外觀上的差異

(2)茶湯上的差異

(3)茶味上的差異

【請參考附件七】

三、綜合活動

(一)統整歸納

1.教師藉有獎徵答方式,撘配分組競賽,

2.針對上述內容作重點歸納。

※※※※第二節 結束※※※※※

四、延伸活動

(一)品茶

1.請同學事先準備泡茶器具與茶點。

2.教師再次說明需注意之事項:

注意熱水易燙手、燙口

3.讓學生實際操作泡茶並品嚐。

4.請學生發表與彼此分享泡茶時常會伴隨哪些小茶點。

5.清洗器具與整理環境。

※※※※第三節 結束※※※※

5分

10分

5分

10分

5分

5分

10分

10分

15分

5分

10分

30分

5分

5分

泡茶器具水壺、水方及茶壺、茶盤(茶承)、茶荷、茶則、茶匙、茶挾、茶倉(茶罐)、聞香杯、口杯(矮杯)、杯墊、茶海、 茶巾。

學習單

生茶與熟茶

泡茶茶具

茶點

發表評量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二)繽紛龍柳

教學目標對應能力指標教 學 流 程時間教學資源教學評量
能認識三星的主要經濟作物。(社會7-3-1、7-3-4)【繽紛龍柳】

一、引起動機

(一)過年應景物品

1. 分組討論過年家中有哪些裝飾品?

2. 學生派代表上台發表,並討論結果。

3. 教師簡單歸納發表結果,並引入銀柳、雲龍柳(主題)

clip_image012 clip_image014

clip_image016 clip_image018

【銀柳由於發音類似「銀兩」,加上一顆顆狀似銀兩的小白花,而且花期長,一插就可維持3個月,因此是過年時最應景的花卉。目前全省95%以上的銀柳都產自於三星,12月到2月剛好是花期,每年除了供應國內民眾,也外銷到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買給當地華人,為台灣賺進不少外匯。】

二、發展活動

(一)介紹銀龍柳的名稱及外貌【參考附件一】

1. 展示銀柳實物,並介紹名稱。

2. 請同學觀察銀柳,並發表其外貌特別之處。

3. 共同討論銀柳用處。

4. 展示雲龍柳實物。

5. 請同學觀察並發表所見雲龍柳外貌特點。

6. 共同討論雲龍柳用處。

7. 教師統整歸納。

(二)介紹銀柳、雲龍柳生長至販售的外貌變化,及其中的加工過程。

1.教師展示銀柳於尚未採收及未開花時之圖

片,並觀察之。

2.教師展示已採收及裝飾之銀柳實物,請同學

比較其異同之處。

3.教師展示雲龍柳尚未採收之圖片,並作觀察。

4.教師展示雲龍柳已採收並經過處理裝飾之圖

片。

5.透過教學簡報介紹銀柳、雲龍柳採收後處理

過程及上色方式。

三、綜合活動

(一)脫胎換骨學習單【請參考附件二】

1.教師說明學習單。

2.學生書寫學習單。

3.作品分享(張貼佳作於公布欄上)。

※※※※※第一、二節完※※※※※

15分

15分

30分

20分

裝飾過後的銀龍柳照片

銀柳實物

銀柳實物

雲龍柳實物

教學簡報

學習單

口頭評量

態度評量

學習單評量

(三)蒜你聰明

教學目標對應能力指標教 學 流 程時間教學資源教學評量
實際體驗種蒜的過程,並能學習如何行銷。(自然2-3-2-1、社會7-3-1)

實際體驗種蒜的過程,並能學習如何行銷。(自然2-3-2-1、社會7-3-1)

【種蒜】

課前準備:

教師:搜尋網路相關資源、簡報投影設備;校園蒜田整地施肥完成;聯繫學生家長協助種蒜指導;蒜苗;蒐集稻草;學習單。

學生:透過學習單,調查關於蒜的問題;學生分組;穿著便衣、工作鞋。

一、引起動機:

(一)展示三星鄉內物產—蒜的圖片。

參考網址:三星地區農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sunshin.org.tw/p3.php?model=shop

_az_2&sid=227

clip_image020 clip_image022

【三星白蒜,是「三星四寶」其中一寶,產期有春、冬兩季,此時正是蘭陽地區雨量豐沛的時節,在吸收充分的雨水之後,蒜白抽長且質地細緻,剝開後又辛香味美,在市場上一向深受消費者喜愛,為農曆春節供應大台北地區不可或缺之重要蔬菜。】

(二)並請學生準備經調查過的學習單。【參考附件一】

二、發展活動:

(一)分組討論蒜的特性:

1.產期:每年冬、春季(十二月至隔年二月)

2.蒜種:軟骨花蒜改良種

3.種植條件:溼度高、雲量多、日照少。

4.特點;白蒜纖柔白細、辛香味美、具香、甜、脆、軟四種特點。

5.營養價值:硫化丙烯轉化為提高對維生素B12作用,可消除疲勞、焦慮不安、手腳冰冷等現象。

6.種植流程:整地施肥”種植”覆蓋稻草”雜草防除”採收處理。

(二)請各組派代表上台發表結論,教師針對各組報告內容,提出修正,並做歸納整理。

(三)種蒜流程

1.教師透過圖片帶領學童認識蒜的種植過程。

2.整裝出發到農田。

3.親身體驗。

三、綜合活動

1.清理環境。

2.共同分享心得與感想。

※ ※※※※第一、二、三、四節完※※※※※

四、延伸活動

(一)認識蒜的生長過程

1.利用課間活動時間,指導學生如何定期照顧蒜的生長。

(二)收成,拔蒜清洗

1.利用課間活動時間,指導學生拔蒜與清洗過程。

2.課後完成透過學習單,擇優張貼於佈告欄,分享成果與心得。【參考附件二中華小廚師學習單】

10分

15分

15分

20分

40分

10分

10分

 

 

 

 

 

 

 

 

 

 

 

 

 

參考網址:

宜蘭白蒜栽培注意事項

學習單

學習單評量

發表評量

實作評量

學習單評量

實際體驗種蒜的過程,並能學習如何行銷。(自然2-3-2-1、社會7-3-1)【行銷】

一、引起動機:

(一)教師提問

1. 教師提問:蒜收成需經哪些處理過程方可上市?

2. 教師提問:蒜銷售管道有哪些方式?

二、發展活動:

參考網址:

http://www.sunshin.org.tw/p3.php?model=shop

_az_2&sid=227

(一)整合介紹

1. 處理過程:

l 蒜採收後需經過清洗、秤重、裝束、包裝方可上市。

2. 銷售管道:

l 送到農會集散站,經由農會送往都會市場拍賣。

l 由菜販到蒜種植人家家中統一收購,再送往市場。

l 自行至市場販售。

3. 銷售管道優缺點:

l 價格有保障,農會定期輔導,品質要求嚴格、需扣除農會開銷費用、費用較晚回收

l 價格無保價,收貨即付款

l 需耗損人力於販賣上,且售量不大

三、綜合活動

(一)討論蒜的利用有哪些?

(二)各組發表結論。

(三)教師統整並做補充。

※ ※※※※※第五節完※※※※※

10分

15分

15分

投影機

電腦網路

發表評量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