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_2-8_寶貝地球教案

宜蘭縣古亭國小五年級上學期健體主題壹第二單元教案

單元名稱

寶貝地球

資料來源

南一版

(或自編)

健康與體育第九冊(五上)主題壹第二單元

教學時間

場地

教學者

120分鐘

五忠教室

曾英彰老師

學習目標

一、能了解、分析垃圾汙染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有何危害。

二、能了解居住社區中垃圾汙染的環境問題。

三、能分析社區中垃圾汙染對居民健康與安適的影響。

四、能擬定策略,參與環保活動,改善環境問題。

五、能知道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廢物利用、使用再生紙、廚餘再利用等行為可以改善垃圾問題。

能力指標

7-2-5調查、分析生活周遭環境問題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7-2-6參與社區中環保活動或環保計畫,並分享其獲致的成果。

評量要點

一、能說出垃圾產生的問題對居民健康與安適的影響。

二、能執行製作「社區垃圾問題調查與分析表」。

三、能分組討論,擬定環保策略。

四、能記錄活動日誌,分享執行成果。

五、能說出減少垃圾量的方法。

六、能舉例說明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廢物利用、廚餘再利用的實際做法。

七、能分組執行「社區環保尖兵」活動。

教學活動內容

一、垃圾汙染問題(40分鐘)

(一) 引起動機:教師揭示垃圾汙染情境圖,請學童說一說圖中四人的反應,指出垃圾汙染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什麼影響?

(二) 討論與分享:請學童討論除了課本揭示的影響外,垃圾汙染還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什麼影響?

◎社區的垃圾問題

(一) 說明與討論

1. 教師以課本「社區垃圾問題調查與分析表」為範例,引導學童著手調查社區的垃圾問題,並分析該垃圾問題對社區環境與居民的健康可能造成什麼影響。

2. 請學童討論進行社區垃圾問題調查活動時,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二) 實作

1. 請學童分組調查社區垃圾問題。

2. 完成調查表,分析該垃圾問題的形成原因,及對社區環境和居民健康的影響。

3. 請學童發表執行成果與心得分享。

(三) 師生共同歸納

1. 垃圾是生活中必定會存在的東西。人人不喜歡垃圾,但卻人人會製造垃圾;垃圾如果沒有妥當處理,會產生許多環境問題。

2. 堆放過久的垃圾會發出臭味,不僅破壞環境衛生,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孳生蚊蠅、蟲鼠,導致病菌蔓延而引起各種疾病。

3. 關心社區的垃圾問題,改善社區環境是大家的責任,所以社區環境的維護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4. 社區的垃圾問題會影響社區的生活環境及居民健康,良好的環境能讓生活舒適、健康。

5. 隨意棄置垃圾,人人皆可檢舉行政院環 保署公害陳情專線:0800-066666

二、寶貝社區計畫(40分鐘)

(一) 說明與討論

1. 教師揭示課本環保行動日誌圖例,並說明行動日誌記錄方式及要點。

2. 分組討論,選定小組要改善的社區垃圾問題。

3. 擬定改善策略,準備執行參與環保活動。

(二) 實作

1. 請學童發表分組執行擬定的環境改善策略。

2. 以行動日誌的方式記錄實施的成果。

(三) 發表與分享:教師指導小組代表上臺發表後,將各組行動日誌公佈於教室中分享成果。

(四) 師生共同歸納

1. 社區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維護社區環境是每一個居民的責任。

2. 愛護社區,大家要發揮行動力,才能營造美麗的家園。

3. 重視環保,拯救地球。

三、垃圾減量,寶貝地球

(一) 課前準備:蒐集及布置與資源回收、廢物再利用、多使用再生紙、垃圾減量有關的圖片、資料,並請學童準備一些他們認為的垃圾來,現場講解某些資源垃圾的用途及如何減少垃圾量。

(二) 引起動機:教師詢問學童是否看過有人在垃圾堆裡撿拾物品?他們撿些什麼?有何用途?

(三) 問題討論

1. 教師揭示「垃圾分類,資源再生」情境圖,引導學童了解正確的垃圾分類並認識回收再造資源。

2. 講解分類後的資源物品有哪些用途。

3. 請學童發表個人或家人執行垃圾減量的方法及其成效。

 

◎社區環保尖兵

(一) 說明與討論

1. 教師提問:常見的社區公園垃圾桶狀況為何?

2. 引導學童討論說出社區公園垃圾

桶未分類,造成垃圾量增加、資源無法回收再生的情形。

(二) 實作

1. 指導學童分組擔任「社區環保尖兵」。

2. 攜帶回收桶、夾子、掃把、畚斗等掃具至社區公園實際參與環保活動,推動垃圾減量、資源再利用,重建整潔優美的社區環境,促進社區居民身心健康。

(三) 師生共同歸納

1. 解決垃圾問題最根本的辦法就是避免製造太多的垃圾。

2. 生活中有許多的資源可以重複利用,可以再造,所以應落實資源回收。但有許多垃圾是無法回收,故要推行垃圾減量活動,重視環保,拯救地球。

3. 垃圾問題只靠一個人是不夠的,惟有民眾共同努力才能發揮力量。


 

教學資源

一、書面教材:

(一)行政院環保署(民79年),環保小百科,臺北:行政院環保署編印。

(二)行政院環保署(民80年),環境保護ㄅㄆㄇ,臺北:行政院環保署編印。

二、軟、硬體資源:

蒐集垃圾汙染的相關資料、準備裡面裝滿各種垃圾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