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B103001
103年度
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
第一階段改造計畫構想申請書
整合案
主辦學校名稱:縣立湖山國小
申請學校名稱:縣立員山國中
學校地址(網路選填,含縣市與區域名稱):[264]宜蘭縣員山鄉溫泉路92號
是否為縣市政府指定之防災避難中心 □是 ■否
填報日期:2014年2月10日
教育部承辦人聯絡電話:02-7712-9125 邱豐裕 先生
校長之永續校園宣言
一、本校之整體永續校園規劃願景及說明
校園的規劃上應該是為孩子們設計專屬的學習空間。但是,校園建築設備的設置上,常常受限於當時的經費與設計思惟,忽視學生的學習需要,而改以典禮儀式、方便整理的思維作為規劃設計的依據,使得校園本身無法發揮境教的最高效益。本著以上的理念,本校自100年度起參與永續校園專案,期望改造我們的校園,讓校園自身就能成為推動環境教育的大教具。
本校位於宜蘭縣員山鄉,校園內自然生態豐富,同時本校課程願景為健康和諧活力進步,在和諧此一課程願景下,本諸對環境友善之基本理念,原即有環境、生態、能源相關學校本位課程,在參與永續校園案後,課程以對環境友善之基礎上向外擴散至整合水風能源等自然資源,在師法大自然智慧、關懷地球之主軸上,建立出三個願景作為目標,第一,生生不息:自然資源再利用,第二,援救大地之母:節能減碳及生態友善,第三,溫泉風情:溫泉資源活化利用。
在100年度申請案中,已完成雨水回收再利用及生態綠網等建置,本次申請案,將進行加深與加廣的雙向努力,加廣的面向上,擴大自然資源再利用增加風(體育館增加開窗率)、自由車發電(防災供電站,由減碳而零碳)、體育館電器迴路改善(增加自然照度利用率);再加深的面向上,本諸校園就是大教具的概念,設置數位水電表監控平台系統,監控水電流量,使回收或再利用自然資源的效果能以量化呈現,納入課程設計中,以提升教學效率與效能。
以下為本校推動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之申請關聯圖:


一、整合計畫關連性說明
計畫名稱 | 宜蘭縣「自然睿智.零碳校園」整合案 |
1.團隊主要聯繫人(獲補助後供輔導團聯繫溝通用,請確實填報)/ (整合學校最多以6校為限) |
| 校名 | 主要聯絡人 (一校填寫兩人) | 辦公室電話 (含分機) | e-mail (計畫訊息將以mail通知為主,請確實填寫) |
主辦學校 | 湖山國小 | 校長/陳建州 | 03-9221174~111 | luter21@gmail.com |
總務主任/吳雅玲 | 03-9221174~113 | yalin1980@gmail.com |
夥伴學校 | 岳明國小 | 校長/黃建榮 | 03-9903044~10 | aaron@ilc.edu.tw |
總務主任/賴素娥 | 03-9903044~13 | lisa@ilc.edu.tw |
夥伴學校 | 蘇澳國中 | 校長/張煇志 | 03-9962137-20 | chang0921@gmail.com |
總務主任/洪柏良 | 03-9962137-22 | poliang58@ilc.edu.tw |
夥伴學校 | 文化國中 | 校長/林琦瑄 | 03-9903060-100 | linchs@gmail.com |
總務主任/林英琴 | 03-9903060-501 | a0963010172@gmail.com |
夥伴學校 | 員山國中 | 校長/白劍鴻 | 03-9222331-11 | paijh@ilc.edu.tw |
總務主任/傅偉 | 03-9222331-51 | fuwei@ilc.edu.tw |
2.學校特色(請說明學校之地理位置、特色、與改造項目的關連性…等) |
1.【人文薈萃】本校座落於歌仔戲原鄉,緊鄰宜蘭河上游,校長白劍鴻先生為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地球科學專長教師,除親自教授九年級領域課程外,並有堅強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教學團隊,如宜蘭縣科學教育專案主持人吳宏達教師等,共同推動永續校園環境為學校本位課程之基礎,以建立三生(生活、生態、生命)校園為核心目標。力行落實節能減碳,積極與鄉公所、大專校院及社區組織結盟,藉由開放校區爭取共存共榮之永續環境,99年度與員山鄉公所共同提案爭取到公共建築太陽光電系統示範計畫160萬,設置太陽能板於教學大樓屋頂區域,不但藉此降低頂樓日曬溫度,亦能夠轉光為電,追求低碳低污染的能源供應方式。並於100年度獲選通過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補助97.6萬,以環境及水資源為主軸建立「員山鄉」永續課程。 2.【生態樂園】進入員山國中校園,首先給人深刻印象的是綠樹成蔭,芳草如茵,多種原生鳥類棲息築巢,如五色鳥、紅嘴黑鵯、大捲尾、黑冠麻鷺、白頭翁、綠繡眼、領角鴞、樹鵲、小白鷺、斑文鳥、朱頸斑鳩、紅鳩、大冠鷲、紅冠水雞、白腹秧雞、小彎嘴畫眉、青足鷸、花嘴鴨、小水鴨等,甚至是枯朽僅剩樹皮之銀合歡亦枯木逢春,開滿一樹燦爛。落葉與生廚餘堆肥行之有年,99年為配合校園之永續發展,特於校園閒置角落闢建學生農園,讓學生體會珍惜資源,落實取之於大地,用之於大地的生命循環。100年起於著手復育獨角仙及鍬形蟲等幼蟲,並於建構生態廊道的同時,設置水鳥生態觀察戶外教室做為教學延伸的基地。 3.【水的故鄉】其次,建構員山鄉在地的水資源相關課程。員山鄉是水的故鄉,雖然有豐沛的地下水資源,但也正因有此得天獨厚之環境,水資源的保存、維護與再生利用等觀念,更是需要強化於學生的學習環境,以避免習以為常的浪費。員山國中更處於山脈延伸交界之處,已於校內設置兩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統,校內各棟校舍皆為斜屋頂建築,加上位處東北季風迎風面,雨水收集容易,應用於廁所清潔沖洗及引導儲存於水撲滿後澆灌農園植物,確實改善抽取地下水所造成之環境負擔,並進行課程教學以培養學生愛物惜福之心,另配合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設置員山國中雨量站長期進行雨量觀測紀錄以供學術研究。 4.【學習樞紐】學校各項大型活動皆邀請鄉內社區共同參與,學校已經成為社區活動與學習之中心,學區內各項特色生態館林立,如八甲休閒漁場、大湖休閒農業區、勝洋水草農場、金車蘭花園、養蜂人家蜂采館、鳳凰宿甲蟲館、可達羊場、螃蟹冒泡、樹木教育農場、崩山湖果園、枕山休閒農業區等,以及自來水公司員山水廠皆為學校教學及教案實作之協力夥伴。 5.【永續環教】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參與永續校園規劃之難度較高,員山國中為僅次於利澤國中,宜蘭縣第二所曾獲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通過之學校、本年度將以健康效率學習空間-體育館通風改善;節能減碳資源循環-教學區數位水電錶及照明迴路改善;防救災與避難-單車發電系統等為局部改善標的,希望再次藉由規劃設計與輔導團隊之專業支援,能夠在這一個充滿珍貴資源的偏鄉學校中,永續深耕環境教育的重要性與影響。 |
3.與校方各夥伴學校之關連性(請附圖說明其整合關係與學校本年度使命為何?) |
壹.前言 以「自然睿智 零碳校園」為核心,山(湖山國小、員山國中)海(岳明國小、蘇澳國中、文化國中)五校聯盟,因應自然反撲與環境敏感,回歸自然睿智,人與環境的共生共榮,一步步邁向零碳校園,整合發展三大主題軸–能源整合與新淨能源、自然資源再利用、安全與防救災,學校成為綠色學習的永續基地與場域,發展成為永續環境經營的教育社群。 幸福宜蘭永續環境 在宜蘭,有一個夢,建立潔淨低碳的生活環境–因著「幸福宜蘭」的遠景,以宜蘭綠活、世代福祉、環境正義、永續發展為理念,建構宜蘭是一座環境學習城市,我們將永續環境教育政策透過學習與教育過程轉化為具體行動,101年低碳示範城市計畫啟動,從環境保護學習課程到低碳綠領培訓,百萬植樹,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環保立縣的宜蘭,以環境永續為政策導向,我們知道自然的環境資源是宜蘭永續發展的根基,就從這片土地開始,讓我們和土地一起呼吸,宜蘭永遠都是玩真的! 資源支援加上支持 宜蘭的永續校園改造執行模式–宜蘭縣環境教育輔導團對於永續校園執著,岳明國小領導執行,加上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指導,以及宜蘭縣建築師公會綠建築委員建築師群為顧問,提供校園環境諮詢及輔導縣內各校申請永續校園計畫,這樣的組織與機制運作,只要我們學校有心、有願,導引學校的力量就會出現,這些資源的支援與支持,相信,我們的機會來了!   
¾員山國中現場勘查¾ ¾蘇澳國中現場勘查¾   
¾文化國中現場勘查¾ ¾湖山國小現場勘查<span style="font-family: 'Wingdings 2'; mso-ascii-font-family: 標楷體; mso-hansi-font-family: 標楷體; mso-fareast-font-family: 標楷體; mso-char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