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_教學與宣導_食品安全教案與學習單

103蘇澳國中食品安全教案設計表

◎環保股長教學活動教案

教學單元

可食校園行動方案

學校名稱

蘇澳國中

教學年級

七、八、年級



曹靜宜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時間

3小時

學習目標

  1. 瞭解什麼樣的食品,有什麼樣的添加劑。
  2. 了解不同添加劑對人體有甚麼危害。
  3. 了解食品添加劑的目的。
  4. 知道食品添加劑的發展歷史。
  5. 能知道如選擇好的食物。
  6. 能分辨麵包的添加劑的使用導致口感上的差異。

教學資源

 

  1. 參考書籍—科學研習53-3
  2. 器材:不鏽鋼盆、筷子、擀麵棍、烤箱。
  3. 食材:麵粉一包、鹽、膨鬆劑、酵母、糖。

能力指標

1.食的教育:

(1).瞭解為何要吃在地食材。

(2).目前工業化的結果我們所吃到食物的安全性。

(3).能知道人類為了可以長途運輸及食物保存所製造出來的健康問題。

2.能做出不同添加劑的麵包

(1).能做出美味健康的麵包

(2).能做出有家膨鬆劑麵包

(3).能做出有反式酯肪的麵包

(4).能做出有人工色素及人工香精的麵包。

3.能分析不同添加劑所導致的口感

(1).能比較有無膨鬆劑的口感差異。

(2).能比較天然奶油和氫化油質的質感差異。

(3).能比較有加人工色素及人工香料的風味差異。

教學流程

具體目標

教學步驟

教學資源

時間

評量方式

 

1.認識食品安全

 

 

 

 

 

 

 

 

 

 

 

 

 

 

 

 

 

 

 

 


 

◎單元活動一「食在安全」

1.認識食品添加物的淺在危機

(1)了解2011塑化劑、2013毒澱粉、混充油銅葉綠素、等食安事件。

(2).能知道各種食品添加劑的毒害。

(3). 能知道不同食品添加劑的差異。

2.食品製作實際演練

  1. 製作出天然的麵包。
  2. 製作出人工添加劑的的麵包。
  3. 實際品嚐並比較兩者的差異。

 

 

 

3.消費者力量

  1. 能知道為何要選購在地食材。
  2. 能知道為什麼在地食材對環境友善對健康友善。
  3. 能知道選購商品時,不能只是追求便宜,而不看內容。
  4. 選購食品時要能養成習慣看內容標示物。

(4)能從消費者力量,選購安全的食品。

 


 

 

1參考資料

2.學習單

3.簡報

 

 

 

 

器材:不鏽鋼盆、筷子、擀麵棍、烤箱。

材料:麵粉一包、鹽、膨鬆劑、酵母、糖

 

 

1.學習單

2.簡報

 

 

30分鐘

 

 

 

 

 

2小時

 

 

 

 

 

 

 

30分鐘

 

 

學習單

分組紀錄

 

 

 

 

 

 

 

 

 

 

 

 

學習單

教學習單

(如附件一)

補充資料

(如附件二)

 

附件一


在安全
如何擁有健康的飲食

第 組 班級 姓名

  1. 加工食品,加入添加劑的目的為何?

     

  2. 舉兩個食品安全事件,並提出你的個人見解,為何有這樣的事件爆發?

 

  1. 對於食品安全的問題而言,廠商需要負什麼責任?身為消費者的你要負甚麼責任?

 

 

  1. 舉兩樣你平日最喜歡吃的加工品食物,並從內容標示物或上網查詢其加工品有何添加劑?

     

  2. 讀了這些資料你會選擇甚麼樣種類的加工品食物?甚麼樣的食品是比較健康的?

 

 

 

  1. 食物比較健康還是食品比較安全?你如何挑選你要吃的食物?是以價格?美味?還是健康?還是食物的碳里程?分享一下你平常選擇食物的習慣。

     

     

  2. 「色香的魔鬼」一文中提到人造色素和天然色素的差別,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麼?

 

 

  1. 比較一下天然食品的顏色和人工色素的顏色哪一種比較穩定?以綠色而言,為何甜點的抹茶粉要加入人工色素。而不使用沒有色素的抹茶粉?

     

  2. 比較一下有加膨鬆劑的麵包和沒有加膨鬆劑的麵包,哪一種口感比較鬆軟?

 

 

  1. 比較一下有加香精和沒加香精的麵包,哪一種比較香?你會選擇哪一種麵包?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