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2「綠博—綠色奇跡」研習

宜蘭蘭立蘇澳國中104年環教計畫-- 教職員工「綠博—綠色奇跡」研習 依據:104年蘇澳國中環教計畫 目標:精進教職員工對「保護耕地、保育海洋、保育水資源」的相關認知,實地踏察體驗「宜蘭綠活、世代福祉、環境正義、永續發展」的理念。 主辦單位:宜蘭縣立蘇澳國中 承辦單位:宜蘭縣立蘇澳國中學務處 參加對象:本校全體教職員工 研習日期:104/05/13(三)下午12點至16點 研習地點:武荖坑綠色博覽會 研習時數:4小時 研習課程大綱: 講習時間 104年 5 月 13 日星期 三 時間 內容活動內容地點下午 12 時 00 分至 下午 16時 00 分參觀「迎賓水岸、海洋森林、怡然聚落、雲天草原、農林秘境、移動的森林」等綠博綠色奇跡的主題活動。武荖坑本計畫張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 單位主管:…

閱讀全文104-2.2「綠博—綠色奇跡」研習

104-2.3水源污染環教研習

水源污染環教研習計畫書 主旨:於104年11月4日下午13點至15點,在本校莊敬樓辦理「水源污染環境教育研習講座」,外聘「中華民國生命保護協會」講師費用3200元,請會計室准予先行代墊,後撥付反正。 說明: 辦理本校「103年環教專案補助計畫」之一場「外聘講師」研習,講綱、研習時間、地點、對象等如附件一所示。 經費來源: 已獲環保局補助「環教基金專案計畫」------幸福宅急便56300元(占總經費90%),本校必須自行分攤5630元(占總經費10%),計畫總經費為61930元(100%),經費概算表如下: 計畫經費概算表 經費項目單價(元)數量單位總價(元)說明備註 業務費授課鐘點費內聘講師鐘點費80014小時11,200 七場活動 外聘講師鐘點費1,6002小時3,200 青年志工訓練 教材教具費1,5004式6,000 4套課程 交通費40007輛28,000  七場活動印刷費54001式5400  雜 支 2,5001式2,500   合計56,300     擬辦:如蒙核可,請准予學校先行代墊支付該筆費用。     衛生組 陳盈谷 單位主管 中華民國 104年 10月 7日        成果照

閱讀全文104-2.3水源污染環教研習

104-2.2藝術科融入環教教案

宜蘭縣立蘇澳國民中學 103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七 年級 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表演藝術 第七課 無中生有的趣味舞臺能力指標1-4-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3-4-10 透過有計劃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 1-3-1、3-3-1、3-3-2重大議題環境、生涯教 學 準 備PPT。 作品範例 基本工具(剪刀、美工刀、膠帶)、紙箱、彩色紙張月日節教 學 重 點  1 從戶外走向室內:自然空間到室內空間。 舞台的形式與發展。 製作舞台模型的技巧與面向—以學生作品為範例說明。  6實作:小組須討論出以某一場戲劇或故事場景為表現題材,製作適合演出之舞台佈景模型設計。 除教師準備之基本用具外,小組可針對自己的故事內容,準備小組所需的各式工具、材料,例如:黏土、砂石...。(各組皆以紙箱、瓦楞板為基材)  1作品完成後,發表分享,各組給予意見作為改進。 舉辦班級美展,展現各班優秀作品,學生可以欣賞到多元化的作品,增進校園藝術氛圍。學 習…

閱讀全文104-2.2藝術科融入環教教案

104-2.2數學科融入環教教案

學習領域數學領域設計者數學領域課程小組教學對象八年級(國二)教學時間ㄧ節課〈45分鐘〉教材來源數學第三冊課本〈翰林版〉教學單元4-3 應用問題設計理念讓學生關心並瞭解環保的重要性。教學目標養成主動思考環保議題與生活的關係。對應能力指標數學能力指標8-a-17 能利用ㄧ元二次方程式解應用問題。環境目標3-3-3 能養成主動思考國內與國際環保議題,並積極參與的態度。 4-3-3 能藉由各種媒體主動積極蒐集國內外環保議題與策略。學校本位能力指標主動學習 -1-1能瞭解學習的內涵、重點,完成領域學習單或指定作業。 合作能力 -1-1培養學生和小隊成員的溝通能力,團隊學習及合作精神。 獨立思考 -1-1能從學習過程或內容中,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見解。活動歷程1. 引起動機: 政府目前正為「藍色的星球」付出的心力,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環保議題與生活的關係,例如植栽美綠化生活空間。兩天前請大家做的『美綠化冠軍』學習單,相信大家都做得很好。現在請每一組派代表上台報告各組的成果。 2. 各組就『美綠化冠軍』學習單中所發現的問題討論。 3. 各組上台報告。 4. 各組提問題及老師補充說明。 5. 老師結語。評量方式書面報告,學習單 上台口頭報告 小組分工合作精神備註準備事項: 1.每人一張『美綠化冠軍』學習單(上課前二天先發)。 2.將全班分為五組(約6至8人為一組)並選出組長,上課時分組就座。 注意事項: 1.若學生有攜帶學習單,則增強帶學習單的學生。 2.活動前兩天告知學生得充分準備。 3.提醒學生多觀察、調查統計。宜蘭縣立蘇澳國中環境教育融入數學科教學美 綠…

閱讀全文104-2.2數學科融入環教教案

104-2.2綜合科融入環教教案

學習領域綜合領域設計者 教學對象八年級(國二)教學時間三節課(135分鐘)教材來源綜合活動課本(康軒版)教學單元After tomorrow設計理念藉由「明天過後」影片欣賞,讓學生思考和體會到全球氣候暖化的嚴重性,並提供全球環境生態互為影響的概念和認知,讓學生更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教學目標能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能體認全球的環保議題,和政治立場、傳播媒體的互動關係對應能力綜合活動能力指標1-4-2 透過不同的活動或方式,展現自己的興趣和專長。 1-4-3描述自己文化的特色,並分享自己對文化所建立的意義和價值。環境保護教育目標2-3-1 能了解本土性和國際性的環境議題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2-3-2 認識經濟制度、傳播、政治組織與環境管理行為的互動。2-3-3 認識全球環境議題及其背後的文化差異。 4-3-3 能藉由各種媒體主動積極蒐集國內外環保議題和策略。學校本位能力指標主動學習 -2-2 解決問題時,能分工執掌,有系統規劃,有計畫進行操作。 多元發展 –2-3 善用各種學習資源,如媒體、網路,發展自己多元學習的能力。 合作能力 -2-2 在團體中能和他人分享個人經驗及感受。 獨立思考 -2-2 能從事聯想、腦力激盪等創造性活動,有創意構想。活動歷程單元名稱:明天過後?! ~ 環保小尖兵 1、引起動機: (1) 教師請學生自由發表,目前我們生活的社會、環境、地 球生態存在著哪些環境保護的問題。並將學生的回答摘要紀錄在黑板上。 (2) 再請同學思考,如果不好好地維護地球環境,地球可能…

閱讀全文104-2.2綜合科融入環教教案

104-2.2國文科融入環教教案

宜蘭縣立蘇澳國民中學一○四學年度 海洋教育融入領域教學教案/延伸活動設計表 領域別: 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  版本南一冊別第 四 冊單元/活動 名稱我愛海設計者 教學/活動 時間1節課實施對象八年級學生領域 能力指標3-4-1-5能口齒清晰、聲音響亮、當眾發表意見,並注重言談禮貌。 3-4-3-4能在言談中,妥適運用各種語言詞彙。 3-4-3-5能靈活利用電子及網路科技,統整言語訊息的內容,作詳細報告。 3-4-4-1能有條理、有系統思考,並合理的歸納重點,表達意見。 3-4-4-5能主動報告讀書心得。 5-4-2-6能依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測、歸納、總結。 5-4-5-4能喜愛閱讀海洋、生態、性別、族群等具有當代議題內涵的文學作品。 6-4-1能精確表達觀察所得的見聞。 6-4-2-2能靈活應用各種句型,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海洋教育 能力指標1-4-7參與水域生態旅遊,學習環境保護與休閒活動平衡共存的解決方式。 3-4-3聆聽、閱讀、欣賞各式以海洋為主題之文學作品,瞭解臺灣海洋文學的內涵與特色。 3-4-4嘗試以海洋為素材,並利用寫作技巧,從事文學創作以表達自己對海洋的感受。 3-4-6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5-4-3瞭解水域或海洋生態系的特性,物種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以及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特性。 5-4-6認識常見的環境污染指標生物與生物累積作用,察覺人類活動對生物與自己的影響。單元/活動 目標1.認識海洋生物。 2.能關懷海洋生態,愛護海洋生物。 3.體認海洋生態的重要性。 4.欣賞海洋生態之美。課前準備1.確認本單元學習內容的分段能力指標 2.研究教材,擬定教學方法 3.準備與設計學習單 4.事先發下學習單,請學生回家撰寫參考資料1.南一版備課用書…

閱讀全文104-2.2國文科融入環教教案

104-2.2健體科融入環教教案

單元名稱第二篇第二章 防火與防震授課日期 教材來源翰林版八年級教材教師健體領域教師群教學時數2節月日節教 學 重 點   1.了解火災的預防方式,並學習火災時的逃生原則,維護眾人生命財產之安全。   2.了解地震雖然無法預防,但於平日須做好完善應變措施,並學習地震來臨時的正確逃生方式,以避免地震所造成的嚴重傷害。教學準備教師 1.準備防火與防震相關資訊。 2.準備地震救命包。 學生 1.防火與防震相關資訊。教學資源1.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nfa.gov.tw/ 2.常見的滅火器種類: (1)乾粉滅火器。 (2)泡沫滅火器。 (3)二氧化碳滅火器。 (4)海龍滅火器。 3.臺北市政府消防局:http://www.tfd.gov.tw/ 4.臺灣地震數位知識庫:http://kbteq.ascc.net/ 5.震規模與震度:http://doctor_c.caece.net/mute/earthquake/0eq_2.html 6.921集集地震專題:http://gis.geo.ncu.edu.tw/921/main_frame.htm 7.地震相關資訊: (1)地震:地球內之局部,突然發生急速激烈運動,產生彈性波向各方傳播,引起地面震動的現象。 (2)震源:地震發生之小區域。 (3)震央:震源在地球表面之垂足。 (4)地震規模:量度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波的最大振幅或總震動長決定,與地震所釋出之能量有關。 (5)主震:一地震系列中,規模最大者稱為主震。 (6)震:地震系列中,主震前發生之地震。 (7)餘震:地震系列中,主震後發生之地震。 (8)群震:地震系列中,各地震之規模大致相同,沒有一特別大的主震。十大基本能力與重大議題分段能力指標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人權教育 1-4-3、1-4-4、2-4-25-3-1評估日常生活的安全性,並討論社會對促進個人及他人安全的影響。…

閱讀全文104-2.2健體科融入環教教案

104-2.2社會科融入環教教案

宜蘭縣立蘇澳國民中學 103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二 年級 社會 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節數:共3節 單元名稱第一篇第1章南部地區授課日期1/21-3/6 教材來源翰林版八下社會教 師 月日節教 學 重 點  1 一、南部地區的自然環境。 活動1 位置與範圍。 活動2 地形。 活動3 氣候  1 二、南部地區的經濟產業。 活動4 長江流域。 活動5 東南沿海。 活動6 經濟特區。 三、南部地區的重要城市。 活動7 珠江流域都市。 活動8 長江流域都市。  1 四、南部地區的環境議題。 活動9 長江水患的原因。 活動10 長江的治理。教學準備一、教師:南部地區地圖、圖照與相關備課資料 二、學生:預習課本內容十大基本能力與重大議題分段能力指標【十大基本能力】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閱讀全文104-2.2社會科融入環教教案

104-2.2自然科融入環教教案

學習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環境教育-改造校園大作戰設計者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小組教學對象七年級(國中一年級)教學時間一節課〈45 分鐘〉教材來源自然課本〈康軒版〉教學單元第二冊5-4 物質的循環設計理念了解污染的環境對人體的健康有哪些不良影響教學目標能夠了解污染的環境會造成動植物的死亡,甚至經由食物鏈影響人體的健康,所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每一個人都應該進一己之力保護我們的環境。對應能力指標自然能力指標1-4-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 1-4-5-6善用網路資源與人分享資訊. 2-4-8-7使用網際網路蒐集資料傳遞訊息. 5-4-1-3了解科學探索,就是一種心智開發的活動環境教育目標4-3-1 在面對環境議題時,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且理性地提出質疑。4-3-3 能藉各種媒體主動積極蒐集國內外環保議題與策略。5-3-1 參與學校社團和社區的環境保護相關活動。學校本位能力指標主動學習 -1-1能瞭解學習的內涵、重點,完成領域學習單或指定作業。多元發展 -1-1認識與環境保護的相關行業,能試探職業性向和興趣,以作學生生涯發展檔案。合作能力 -1-1培養學生和小隊成員的溝通能力,團隊學習及合作精神。終身學習 -1-1能隨時關心生活週遭的環境議題。獨立思考 -1-1能從學習過程或內容中,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見解。活動歷程1.引起動機:(約5分鐘)植物除了對環境的水分、日光、地心引力的改變會產生感應之外,如果環境被污染了,植物會產生反應嗎?人如果居住在污染的環境,會有哪些反應?污染的環境對人體的健康有哪些影響?2. 按照組別分組報告(5分鐘/一組)3. 老師結語: (10分鐘)污染的環境會影響人體的健康,造成動植物的死亡,所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每一個人都應該進一己之力保護我們的環境。現在回頭檢視我們的社區環境,它是不是遭受到破壞與污染,身為學生的你們,能為社區作些什麼?4. 學生回家填寫「環境透視與體驗」學習單一份.5. 下一節課,請學生模擬「禁用塑膠袋」公聽會評量方式書面報告,學習單 上台口頭報告 小組分工合作精神備註1. 準備事項:(一)將學生分6組,選出小組長.(二)請學生上課前先上網查詢各種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或是環境荷爾蒙(二主題任選一個)作成報告,一人繳交一份,每組推派一人做報告,上台報告者會特別加分。報告需經過整理,成為a4紙張一頁,不可直接下載資料,完全未經整理。 (三)學生利用一週的時間尋找報紙或運用網路尋找後進社區曾發生哪些環境污染事件,每組推派一人做報告,上台報告者可特別加分。(四)在上1-2的第一節課時,學生繳交個人報告,並選定口頭報告人員.。(五)準備課後「環境透視與體驗」學習單一份.(六)將學生分3組,選出小組長,進行角色模擬,抽籤決定扮演何種角色,一組演環保署官員;一組演塑膠袋製造廠商;一組演常用塑膠袋、塑膠免洗餐具的攤販、一組飾演支持禁用塑膠袋的居民,進行塑膠袋禁用公聽會。請學生利用一星期時間準備2. 注意事項:(一).活動前一週告知學生得充分準備,.整組報告中,對提供資料份量不同,整理美工及上台報告的學生應予不同的評分。(二)、當同學上台報告時,務必仔細聆聽,最好能提出質疑,提出質疑者,加分獎勵                    改造校園大作戰 學習單  姓名: 班級: 年 班…

閱讀全文104-2.2自然科融入環教教案

104-2.2天送滑水道發電機及溝渠水流帶來電

課程 主題天送滑水道發電機及溝渠水流帶來電適用教學對象7~9年級結合學習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領域、環境教育、能源科技教學時間08:00-14:40參考資料來源國高中教科書(自然與生活科技) 蘭陽水力發電相關研究報告、計畫書及網站等 溝渠水力發電相關研究報告、計畫書及網站等設計 理念本教學模組設計主要是以宜蘭縣大自然戶外教室為基礎,融入學生生活較接近的STSE(科學_科技_社會_環境)議題作為啟發學生之學習動機,並以系統架構觀點,於不同年級與不同領域,進行探索(體驗)→互動(實驗)→表達(概念應用)三階段循環教學模式之教學模組開發,目的為培養學生對於在地科技、社會及環境議題的認知與瞭解;並學會實驗設計與數據結果比較分析之能力,及互助學習的合作精神;進而將學科知識及實務經驗結合,作為未來面對問題之解決,及表達自己的專業量能。教學 目標1.認知 1-1讓學生瞭解水力發電原理與類型。 2.情意 2-1關切人類行為對環境的衝擊。2-2覺察資源耗用所帶來的危險。 2-3以實驗設計方法,培養學生互助合作及科學探索之精神。 3.技能 3-1學會應用再生能源之轉換產生電能,並同時生活中節約能源。需具備 觀念七年級(探索與體驗課程):【理化】酸鹼鹽;【地球科學】岩石與礦物、台灣的地質構造與地形、板塊構造學說、水的分布與水循環、環境污染與全球變遷等;【地理】地形、水文、水資源,共計9堂課。 八年級(互動與實驗課程):【理化】簡單機械、電學、電化學、溫度與熱,共計6堂課。 九年級(表達與概念應用) :【理化】光、力學、功與能、電學,共計6堂課。    【K7】 節次活動名稱教學活動流程時間分配學習 資源融入議題0900- 1100天送滑水道發電機(part-1)【引起學習動機】:與同學們說明,遊樂場所看見的滑水道,其實也是蘭陽水力發電廠不可缺少的設備。10分蘭陽水力發電廠軟硬體設備                  【活動一】:由蘭陽水力發電廠人員進行館廠區內導覽解說。30分【活動二】:多功能滑水道…

閱讀全文104-2.2天送滑水道發電機及溝渠水流帶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