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2自然科融入環教教案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環境教育-改造校園大作戰

設計者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小組

教學對象

七年級(國中一年級)

教學時間

一節課〈45 分鐘〉

教材來源

自然課本〈康軒版〉

教學單元

第二冊5-4 物質的循環

設計理念

了解污染的環境對人體的健康有哪些不良影響

教學目標

能夠了解污染的環境會造成動植物的死亡,甚至經由食物鏈影響人體的健康,所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每一個人都應該進一己之力保護我們的環境。

對應能力指標

自然能力指標

1-4-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

1-4-5-6善用網路資源與人分享資訊.

2-4-8-7使用網際網路蒐集資料傳遞訊息.

5-4-1-3了解科學探索,就是一種心智開發的活動

環境教育目標

4-3-1 在面對環境議題時,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且理性地提出質疑。

4-3-3 能藉各種媒體主動積極蒐集國內外環保議題與策略。

5-3-1 參與學校社團和社區的環境保護相關活動。

學校本位能力指標

主動學習 -1-1能瞭解學習的內涵、重點,完成領域學習單或指定作業。

多元發展 -1-1認識與環境保護的相關行業,能試探職業性向和興趣,以作學生生涯發展檔案。

合作能力 -1-1培養學生和小隊成員的溝通能力,團隊學習及合作精神。

終身學習 -1-1能隨時關心生活週遭的環境議題。

獨立思考 -1-1能從學習過程或內容中,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見解。

活動歷程

1.引起動機:(約5分鐘)植物除了對環境的水分、日光、地心引力的改變會產生感應之外,如果環境被污染了,植物會產生反應嗎?人如果居住在污染的環境,會有哪些反應?污染的環境對人體的健康有哪些影響?

2. 按照組別分組報告(5分鐘/一組)

3. 老師結語: (10分鐘)污染的環境會影響人體的健康,造成動植物的死亡,所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每一個人都應該進一己之力保護我們的環境。現在回頭檢視我們的社區環境,它是不是遭受到破壞與污染,身為學生的你們,能為社區作些什麼?

4. 學生回家填寫「環境透視與體驗」學習單一份.

5. 下一節課,請學生模擬「禁用塑膠袋」公聽會

評量方式

書面報告,學習單 上台口頭報告 小組分工合作精神

備註

1. 準備事項:

(一)將學生分6組,選出小組長.

(二)請學生上課前先上網查詢各種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或是環境荷爾蒙(二主題任選一個)作成報告,一人繳交一份,每組推派一人做報告,上台報告者會特別加分。報告需經過整理,成為a4紙張一頁,不可直接下載資料,完全未經整理。

(三)學生利用一週的時間尋找報紙或運用網路尋找後進社區曾發生哪些環境污染事件,每組推派一人做報告,上台報告者可特別加分。

(四)在上1-2的第一節課時,學生繳交個人報告,並選定口頭報告人員.。

(五)準備課後「環境透視與體驗」學習單一份.

(六)將學生分3組,選出小組長,進行角色模擬,抽籤決定扮演何種角色,一組演環保署官員;一組演塑膠袋製造廠商;一組演常用塑膠袋、塑膠免洗餐具的攤販、一組飾演支持禁用塑膠袋的居民,進行塑膠袋禁用公聽會。請學生利用一星期時間準備

2. 注意事項:

(一).活動前一週告知學生得充分準備,.整組報告中,對提供資料份量不同,整理美工及上台報告的學生應予不同的評分。

(二)、當同學上台報告時,務必仔細聆聽,最好能提出質疑,提出質疑者,加分獎勵

 

 

 

 

 

 

 

 

 

 

 

 

 

 

 

 

 

 

 

 

改造校園大作戰 學習單

 

姓名: 班級:

想要生活在充滿綠意的校園中嗎?想要在向市公園一般的學校中上課嗎?「美化綠化」不單只是個口號,而是實現夢想的最佳途徑,讓我們化身成為小小設計家,來進行改造校園大作戰吧!

一、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進行校園美化綠化之前,我們先來認識認識有哪些校園植物吧!根據各組明查暗訪的結果,上台分享觀察的結果吧!

 

 

 

 

 

 

二、就像人一樣,不同的植物會有不同的生活習慣,請就我們找出來的校園植物來看,這些校園植物有哪些特定的生活習慣呢?試著完成下列表格。

 

植物名稱

大小

向光性

適合溼度

花期

備註

趨光

避光

潮濕

乾燥

        
        
        
        
        
        
        
        
        
        
        
        
        
        

 

三、既然已經完成「熱身」的動作,那麼就讓我們開始進行改造校園大作戰囉! (1)請先小組討論出要改造校園的哪一部分再開始動工吧! 我們小組想要改造的地方是 因為: (2) 以「遮掩人工造物」、「不妨礙學校活動」和「自然美」為三大原則,把小組討論出的設計圖畫在底下,讓我們把校園植物做最大的分配運用吧!

 

 

校園景觀設計圖初稿

 

 

(3)經過全班的分享及討論後,你認為你的設計圖還能有什麼樣的改變呢?試著聽取別組的優點,再將想法融入自己的設計圖裡試試看吧!

 

 

校園景觀設計圖定稿《附 錄》小組分享評分單

組別

校園植物種類分布調查

植物習性調查

校園景觀設計

總評

分布位置

種類數目

美觀

空間

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