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 主題 | 天送滑水道發電機及溝渠水流帶來電 | 適用教學對象 | 7~9年級 |
結合學習領域 | 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領域、環境教育、能源科技 | 教學時間 | 08:00-14:40 |
參考資料來源 | 國高中教科書(自然與生活科技) 蘭陽水力發電相關研究報告、計畫書及網站等 溝渠水力發電相關研究報告、計畫書及網站等 | ||
設計 理念 | 本教學模組設計主要是以宜蘭縣大自然戶外教室為基礎,融入學生生活較接近的STSE(科學_科技_社會_環境)議題作為啟發學生之學習動機,並以系統架構觀點,於不同年級與不同領域,進行探索(體驗)→互動(實驗)→表達(概念應用)三階段循環教學模式之教學模組開發,目的為培養學生對於在地科技、社會及環境議題的認知與瞭解;並學會實驗設計與數據結果比較分析之能力,及互助學習的合作精神;進而將學科知識及實務經驗結合,作為未來面對問題之解決,及表達自己的專業量能。 | ||
教學 目標 | 1.認知 1-1讓學生瞭解水力發電原理與類型。 2.情意 2-1關切人類行為對環境的衝擊。 2-3以實驗設計方法,培養學生互助合作及科學探索之精神。 3.技能 3-1學會應用再生能源之轉換產生電能,並同時生活中節約能源。 | ||
需具備 觀念 |
|
【K7】
節次 | 活動名稱 | 教學活動流程 | 時間分配 | 學習 資源 | 融入議題 |
0900- 1100 | 天送滑水道發電機(part-1) | 【引起學習動機】:與同學們說明,遊樂場所看見的滑水道,其實也是蘭陽水力發電廠不可缺少的設備。 | 10分 | 蘭陽水力發電廠軟硬體設備 |
|
【活動一】:由蘭陽水力發電廠人員進行館廠區內導覽解說。 | 30分 | ||||
【活動二】:多功能滑水道
| 40分 | 競賽計分板、教學道具 | |||
【活動三】:自製微型水車發電機
| 40分 | 教學道具 | |||
13:10- 14:40 | 溝渠水流帶來電(part-1) | 【引起學習動機】:介紹早期溝渠對於農業之幫助,但如今溝渠同時也是潔淨能源再利用的好幫手。 | 10分 |
自然科學 環境教育 | |
【活動一】:感官學習單 搭配學習單內容,讓學生透過眼睛(視覺)、鼻子(嗅覺),去觀察水力發電的設備組成、溝渠水質等,以及感受溝渠水流的味道,並加以作照相及記錄。 | 20分 | 大隱社區溝渠水力發電設備與解說牌、學習單 | |||
【活動二】:探索「法拉第」水車 搭配微型水力發電區周邊解說導覽看板以及學習單內容,使學生實地探索微型水力發電原理。並計算出水車轉一圈的發電成果。 | 20分 | ||||
【活動三】:「法拉第」燈沒關
| 20分 | ||||
最後集合各組,請各組說明最喜歡今天哪一個潔淨能源?為什麼? | 20分 |
【K8】
節次 | 活動名稱 | 教學活動流程 | 時間分配 | 學習 資源 |
0900- 1100 | 天送滑水道發電機及溝渠水流帶來電(part-2) | 【引起學習動機】:蘭陽水力發電廠與溝渠水流發電的不同是什麼? | 10分 | |
【活動一】:由大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進行微型水力發電導覽解說。 | 50分 | 大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劉松萬先生 | ||
【活動二】:「法拉第」發電
| 60分 | 學習單、 競賽計分板 |
【K9】
節次 | 活動名稱 | 教學活動流程 | 時間分配 | 學習 資源 |
0900- 1100 | 天送滑水道發電機及溝渠水流帶來電(part-3) | 【活動一】:滑水道與溝渠發電比一比
| 120 分 | 蘭陽水力發電廠科員、大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劉松萬先生、及社區居民、解說導覽評分表 |
使同學們瞭解蘭陽水力發電廠水渦輪機的轉動方式與功能。 | 使同學們瞭解蘭陽水力發電廠水流管線的設計與功能。 |
使同學們瞭解蘭陽水力發電廠的歷史與廠區設備介紹。 | 學生應用隨手可得牛奶盒實際動手做的水車,可作為推動馬達的水力發電小道具。 |
使同學們瞭解蘭陽水力發電廠內水輪機帶動發電機之運轉情形。 | 使同學們瞭解大隱社區微型水力發電的法拉第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