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立蘇澳國民中學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
- 緣起
1987年聯合國第42屆大會中,「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發布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強調人類永續發展的概念,並將「永續發展」一詞定義為:「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且不致危害到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過程」。「二十一世紀議程」呼籲各國制訂並實施永續發展策略,同時加強國際合作以共謀全球人類之福祉。
台灣因地狹人稠,自然資源不豐,天然災害頻繁,國際政治地位特殊,對追求永續發展而言,比其他國家更具迫切性。2003年為永續發展行動元年,期能帶動國人永續發展的理念與行動,使台灣永保生機。
環境教育為學校教育重要一環,唯有優質的教學情境,方能培養出有內涵的環保人。環境教育的推動更為教育改革首要工作,更是上級大力推展的重要政策。近年來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環境教育」亦被納入六大重要議題之一;環境教育是具備跨科技整合之知識體系,擁有整體性與豐富性的內涵,就學生情意學習而言,藉由對人文、社會、大自然環境的關懷,進而塑造雍容大器、高尚情操之國民。
因此在有限經費下營造「生態環境」、學校環境綠美化規劃、落實節能減廢、積極參與綠色學校策略聯盟活動、環境教育結合學校本位課程,將學校願景與課程規劃結合進而落實於學生學習生活中,將是學校教育努力的目標。依據上級環境教育政策,配合本校目前實際需求和學校發展願景,訂定本校中程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實施計劃(94年至97年)期能爭取經費,繼續辦理整建校舍、美化校園、充實設備,推展教育活動,營造優質學習環境,以培養具有宏觀之現代國民。
二、依據
1.台灣二十一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遠景與策略綱領
2.行政院93年3月15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署綜字第0017711號暨教育部台(93)環字第0930023381B號會銜函「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
3.落實執行環境基本法第9條,普及環境保護優先及永續發展相關之教育及學習,加強宣導,以提昇國民環境知識,建立環境保護觀念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4.宜蘭縣政府99年府教體字第0990038405號函辦理。
5.本校學務工作計畫。
三、目的
1.培養學生注重環境衛生,提供獲得保護及改善環境所需的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觀。
2.以人文理念和科學方法,致力於自然生態保育及環境資源的合理經營,以培養永續經營的理念。
3.推動環境倫理,透過學校教育與社教宣導活動,讓師生及社區民眾主動積極建立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環境行動,以提升生活環境品質。
4.倡導珍惜資源,善盡惜福愛物、關懷鄉土、美化環境之責任。並確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互益互存的理念。
5.永續環境面維持生物多樣性,恢復「福爾摩沙-美麗之島」面貌,人人皆可因而享受到
生生不息的哺育。
6.永續社會面凝聚共識,珍惜所有,共同維護社會秩序與安寧,享有無慮無懼的日常生活。
7.永續經濟面達到經濟活動之淨效益最大化目標,維持產生這些效益的資本存量,確保人民生活需求。
四、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小組組織及執掌:
職稱、組織 | 工作執掌 | 備註 |
校 長 | 召集人兼督導 |
|
學務主任 | 主辦:統籌並計劃各項相關事務 |
|
教務主任 | 協辦:環教課程規劃 |
|
行政事務主任 | 協辦:校園綠美化規劃、環教設施充實。 |
|
輔導主任 | 協辦:環境教育資料整理。 |
|
家長會長 | 統籌家長會資源,協助推展環境教育 | |
衛生組 | 環教行政工作、推動工作、溝通協調工作(包括環教中心與學校環教工作) | |
生教組 | 協辦推動義工媽媽協助資源回收等環教工作 | |
課務組 | 環教課程推動暨環教課程資料彙集整理 |
|
活動組 | 自治縣環保組訓及規劃校外教學生態參觀活動。 |
|
事務組 | 校園綠美化推動暨校園綠美化資料彙集整理 |
|
各班導師 | 環教課程落實執行、環境整理、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垃圾減量等 |
|
文書組 | 各項環教工作會議記錄 |
|
職 工 | 校園綠美化、廚餘、堆肥、水電資源…等執行工作 |
|
學者專家 | 指導、諮詢(研習會與講演) |
|
民間社團 | 資源回收 |
|
五、工作項目與實施要點:
項目 | 內容 | 實施要點 | 執行 單位 | 備註 |
推動校園環境管理計畫 | 一、訂定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計畫 |
| 學務處
學務處 | |
二、發揮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小組組織功能 |
| 學務處 | ||
三、永續校園環境設施、執行環境稽查作業 |
| 事務組 事務組 事務組 事務組
事務組 衛生組
事務組 事務組 衛生組 事務組 | ||
推動環境教學 | 一、發展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課程、培養環境教育師資 |
8. 辦理校外教學以生態之旅方式規劃並執行 | 教務處
教務處
學務處 | |
二、開發利用環境教育教材、資源分享 |
6. 整合學區相關資源,促進永續發展。 | 教務處 教務處
學務處 | ||
三、舉辦環境教育教學活動 |
| 教務處 各科老師 級任老師 各科老師 學務處 學務處 | ||
推動環保教育工作 | 一、舉辦相關學藝競賽 |
| 學務處 | |
二、落實推動生活環保 |
| 衛生組 設備組
總務處
總務處
總務處 | ||
設置環境教育設 施 | 建立功能性環境教育學習場域 |
|
六、推動之組織架構(見圖一)
1、本組織設置召集人一人由校長擔任,副召集人四人由各處主任及衛生組長擔任。
2、本組織設置諮詢顧問,聘請學者、專家協助制訂推動計畫重點。
3、本組織設置執行秘書、永續環境組、永續社會組、綠色環保推動組、健康校園組、網站建置設備組、課程規劃師資組等六組,未來得視需要,增設新組。各組得置組長一人,由組長聘任之(見附件一),以達到永續校園之目標(見圖二)
- 本組織定期並視需要召開會議,討論並訂定各項業務事項。
八、預期成效
1.落實國家和地方永續發展指標,促進永續環境、永續社會及永續經濟之達成。
2.促使學校全體人員主動積極推動校園環境保護工作。
3.透過學校師生及家長的參與,共創符合永續發展、安全舒適的校園環境,改善學校的環境。
4.環境教育的成果融入教學,讓學生有更優質的學習場所和學習效果。
5.美化校園並塑造地方的文化特色,學校成為週邊社區的生態環境中心。
九、經費來源
1.由本校向政府機構提出(整合型)研究計畫經費。
2.學校配合款。
3.接受政府機構、業界或民間組織(包括基金會、學會等)經費。
4.捐贈。
5.其他。
十、執行與考核
(一)訂定本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中程計畫,每一年度底(10月)進行自評檢討。
(二)依執行情況視時邀請專家學者到校視察推行環境教育情形。
(三)依本計畫辦理「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教師及學生」遴選表揚,獎勵推動有功之人員及學生。
十一、獎勵:本計畫工作表現優良之人員,由學校予以敘獎鼓勵。
十二、附則:本辦法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宜蘭縣蘇澳國民中學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推動小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