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教案-有電真好

活動名稱

有電!真好!

 

搭配地點

遊客中心

議題面向

節能,省電

適合季節與時段

皆可

時間長度

4

(合計 160 分鐘)

適合人數

30

適用對象(年級)

6-9年級

人力需求與支援

工作說明

主講者:1

助理:1(協助上課相關事宜)

 

搭配領域與

課程名稱

自然與生活科技

教學目標

【認知】

認識科技發展的趨勢,認識能源的類別與使用能源發電的優缺點

【情意】

覺知人類生活品質乃繫於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維持生態平衡。

【技能】

能舉出節約用電的方法。

對應能力指標

1-3-1-2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

1-3-4-1能由一些不同來源的資料,整理出一個整體性的看法。

1-3-5-1將資料用合適的圖表來表達。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的回應。

2-3-4-4知道生活環境中的大氣、大地與水,及它們彼此間的交互作用。

2-3-5-5知道電流可產生磁場,製作電磁鐵,瞭解地磁、指北針。發現有些「力」可不接觸仍能作用,如重力、磁力。

4-4-2-1從日常產品中,瞭解臺灣的科技發展。

4-4-2-2認識科技發展的趨勢。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6-3-1-1對他人的資訊或報告提出合理的求證和質疑。

6-3-2-3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1-4-1覺知人類生活品質乃繫於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維持生態平衡。

2-3-3認識全球性的環境議題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並瞭解相關的解決對策。

3-4-4願意依循環保簡樸與健康的理念於日常生活與消費行為。

4-2-4能辨識與執行符合環境保護概念之綠色消費行為。

5-4-3能與同儕組成團隊,採民主自治程序,進行環境規劃以解決環境問題。

活動概要

一、認識發電的原理。

二、認識能源的類別與使用能源發電的優缺點。

三、了解地球能源枯竭的危機。

四、能舉出節約用電的方法。

五、能體認節能減碳對地球資源與環境的幫助。

所需器材

品名

數量

耗材項目與

經費概算

品名

概算

投影機

布幕

 

 

1

1

 

 

 

 

 

 

 

 

對應目標

活動流程

時間長度

需要器材

 

 

 

 

 

1-3-1-2

 

 

 

 

 

 

 

 

2-3-5-5

 

 

 

 

4-4-2-1

4-4-2-2

 

 

 

 

 

 

 

 

 

 

 

 

 

4-4-2-1

4-4-2-2

 

 

1-4-1

2-3-3

 

 

 

1-3-4-11-3-5-11-3-5-41-3-5-5

6-3-1-1

3-4-4

5-3-1-1

4-2-4

5-4-3

 

 

 

 

 

2-3-4-4

 

 

 

 

5-3-1-1

 

6-3-2-3

7-3-0-2

1-4-1

2-3-3

 

【準備活動】

一、教師準備許多教室與家裡常用的電  器產品,如:電視機、電燈、電扇、吹風機、烤箱、微波爐、電腦、電暖器等。

二、引起動機

1. 老師問:「各位同學,有沒有使用過

這些電器用品?它們是如何運作?」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20pt; text-indent: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24pt; layout-grid-mode: char; tab-stops: 304.5pt; mso-char-indent-count: -1.0; mso-para-margin-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