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畫
四結國小營造校園生態實施計畫
壹、依據:本校環境教育保護實施計畫規劃辦理
貳、預期目標:
一、透過本次活動培養學童生態觀察能力,產生愛護環境的覺知
二、養成小朋友對昆蟲世界巨觀與微觀的觀察能力
三、透過對昆蟲世界的觀察與了解,進而體察周圍環境的生物多樣性
四、透過本活動培養校園生態解說員
參、 對象:三、四年級學生三十名
肆、 指導教師:荒野協會教師群、許淑蘭老師
伍、 上課時間:週五下午一至三時
陸、 上課方式:棲地實做。
柒、上課內容:
日期 | 課程內容 | 講師 | 備註 |
9/9 | 甲蟲棲地營造 | 賴明彬 | 鋸枯木、編蛇籠 |
9/16 | 甲蟲棲地營造 | 賴建忠 | 佈置蛇籠,棲地架設 |
9/23 | 甲蟲棲地營造 | 賴建忠 | 堆落葉及腐植土 |
9/30 | 甲蟲及蝴蝶生態介紹 | 賴建忠 | 室內課 |
10/7 | 蝴蝶棲地營造 | 賴建忠 | 整理棲地 |
10/14 | 蝴蝶棲地營造 | 賴建忠 | 蝴蝶蜜源植物扦插 |
10/21 | 蝴蝶棲地營造 | 賴建忠 | 蝴蝶食草植物扦插 |
承辦人: 教導主任: 校長:
二.甲蟲棲地營造影像記錄
三.甲蟲棲地營造研究成果
一、獨角仙幼蟲與成蟲身體構造明顯不同,屬於完全變態昆蟲。由卵→一齡幼蟲→二齡幼蟲→三齡幼蟲→蛹→成蟲,一生的生命週期約一年左右,幼蟲階段10~11個月,成蟲1個半月~2個月。在分類上獨角仙是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金龜子科 ─兜蟲亞科。
二、成蟲的大小和幼蟲時期攝取的營養有關,幼蟲越大隻成蟲就越大隻,幼蟲小小的成蟲就小小隻。
三、獨角仙的幼蟲生活在不見天日的的腐植土內,吃著由朽木、腐葉等富含有機質組合成的腐植土。獨角仙成蟲則生活在大自然裡,能在小樹林中或森林裡有汁液的樹幹上、葉下或樹下的土壤中發現牠,是夜行性昆蟲,具有趨光性,會向著星光和月光或燈光飛去,喜歡吸食植物樹幹上的汁液和充份成熟水果。
四、獨角仙的每一隻腳分為5節,有基節、轉節、腿節、跗節和脛節,每一節各有各的功能、不同的肌肉組織和神統系統支配著,因此,能拉得動大於體重二、三十倍的物體,真是一個大力士。
五、交尾時,公獨角仙會爬上母獨角仙的背。母獨角仙會把卵散開著產在土裡面,卵是乳白色,直徑約0.2~0.5公分,球圓形。公獨角仙於交尾後5天死亡;母獨角仙於10天後死亡。卵約10~20天孵化。
六、獨載角仙在臺灣的分佈十分廣泛,從平原到海拔接近二千公尺的山區都有分佈。每年5~8月是觀察獨角仙成蟲最好時機,常能於低海拔山區有燈光處,或是在有汁液流出的樹幹上發現牠。
七、獨角仙幼蟲會分解枯木,在生態上是一分解者,有助於自然界廢棄物的分解,牠的排洩物會被微生物再次分解,成為植物的養份,同時也是食蟲性動物的食物。然而隨著人們不停砍伐森林、整建房舍、修築道路和不當使用農藥,已漸破壞獨角仙的棲地,數量漸少,漸不易於平地發現。因此,家中的花園,可多用腐植土栽種花木,上面少鋪石頭或水泥化,並多種植能流出汁液且獨角仙喜愛吸食的樹種。少用農藥除草和少砍閥樹林,不刻意移走或清除能製造腐植土的枯木或落葉。
八、飼養的獨角仙死掉以後,製成標本,是個留做紀念與研究的好方法。
四.蝴蝶棲地營造影像記錄
五.蝴蝶棲地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