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有關刋物

一.第三期校刋

  • 刋載-四結國小海洋教育之展望

image 

  • 文體

clip_image001 敎學事務處 許淑蘭主任

教育部於2008年公布「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議題課程綱要」,並將海洋教育設定為我國中小學課程綱要的第七大議題。海洋議題課程綱要中,揭櫫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的目標有三,讓學生親近海洋、熱愛海洋與認識海洋,即親海、愛海、知海。因此本校海洋教育課程之設計,將依循教育部海洋教育議題課程綱要之理念,以營造使學生親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為目標,透過以學生為本位的海洋教育教學活動,並兼顧海洋休閒、海洋社會、海洋文化、海洋科學、海洋資源五大主題軸,以體驗、省思及實踐涵養學生的海洋意識與能力。

台灣的海岸線長達1,139公里,有沙岸有岩岸,有親潮有黑潮,潮起潮落,深深影響沿海居民的生活與生計,但由於長期漠視海洋教育,而使得海岸地區漸漸「沙漠化」、近海及遠洋漁業資源逐年枯竭。2010-01-04聯合報有一則標題為「魚線的盡頭」的報導,報導中提及人類如果繼續不當的使用海洋資源,科學家預測在2048年人類將無魚可吃,屆時年年有魚將不再,而「誰來晚餐」轉變成「誰來當晚餐」的窘境,所以海洋教育的實施實則刻不容緩。

400多年前,先民冒險橫越黑水溝是台灣島上居民的集體歷史記憶,我們的身上流著海洋子民的血液,我們是海洋的子民。因此,本校為落實海陸並重教育理念,由99年度開始,從四年級到六年級,逐年編設並實施海洋教育課程,藉此喚醒沉睡已久海洋記憶,充實海洋知識、親近海洋、熱愛海洋,希望培育善用並珍惜海洋資源及擁有海洋國際觀的公民,讓台灣邁向真正的海洋國家。

二.校刋第五期

  • 刋載-環境教育-快樂生態綠健康  惜物惜水永關懷

 

image

  • 文體

行政事務處主任 黃心誼

快樂生態綠健康 惜物惜福永關懷

本校校園建築以ㄇ字型建落於校地邊緣,因此擁有開闊可供活動的空間。一進入校園除了視覺無礙的感受外,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配合符合環保精神的紅土跑道,令人有寬闊而舒暢的感覺,讓整個校園充滿著自自然然的原始色彩,如此美麗優雅的環境,是許多活潑可愛孩童的學習天堂。

學校透過環境教育課程,培養學童愛護珍惜生態環境的情懷,積極推動資源回收、節能減碳、午餐蔬食日(少肉愛地球,因為「畜牧養殖」,用了地球70%的水資源,38%的土地資源,釋放出19%的溫室氣體,傷害地球甚巨)等教育計畫,讓學生將環境保護、惜福愛物的觀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促使學生產生環境思維與環境行動內化的環境保育觀念。本校亦積極配合節能減碳政策,98、99年度用電較去年度負成長2%以上、期許人人做環保,人間淨土沒煩惱。

多喝白開水,健康百分百,白開水在體內的功能:1.所有養份廢物的溶解劑 2.清除廢物 3.平衡體溫 4.潤滑關節 5.滋潤細胞 6.淋巴和血液的主要組成,有這麼多好處,所以學校提倡以喝白開水代替飲料。但是要喝多少水才足夠呢?體重× 25 或 30=水分的攝取量 ,每次喝水以 200-400 毫升的份量最恰當,溫水最佳。我們為每班備有保溫桶、熱水瓶、及每生各一個杯子,不但環保、還能隨季節提供適當溫開水,希望讓孩子身體健康,快樂成長。

三.校刋第七期

  • 刋載-你準備好了嗎

image image

  • 文體

clip_image001[4]教學事務處主任許淑蘭

發現了嗎?矗立於蝴蝶花園的枯木上有兩隻偌大的甲蟲,頭朝上是獨角仙,頭朝下的是鍬形蟲。栩栩如生的二隻甲蟲,狀似為了爭奪可口的樹汁而大打出手,誰也不願退讓。

甲蟲是許多小學生的最愛,學校裡常見學生將甲蟲放在手中把玩,或放在飼養箱裡,總能引起其他學生羨慕的眼光和討論的焦點,當中的對話不外乎是:「你哪裡買的呀!我也要叫我媽媽(爸爸)買給我」或「一隻多少錢?我好想也要一隻」。「夜市就有賣!」、「××路××店也買得到」。夜市或甲蟲專買店的甲蟲哪裡來,想過嗎?

筆者曾經目睹以下的情景:帶著前端改裝成網子的釣魚竿及網箱的捕蟲人,在兩側是光蠟樹(獨角仙喜愛吸食的樹液)的步道上,來回捕捉公的獨角仙,不到二十分鐘,捕蟲人的箱網中已經有數十隻獨角仙。

筆者好奇上前詢問:「為什麼都捉公的獨角仙?」

捕蟲人答:「有角的(公獨角仙),小朋友才愛;沒角的(母獨角仙),小朋友不會買」

繁衍下一代是生物的天性,在光蠟樹上,有許多母獨角仙等待著公獨角仙和牠交配產卵,卻苦等不到隔著網箱中咫尺天涯的公獨角仙。小朋友,想想看你手上把玩的雄獨角仙,有沒有可能是捕蟲人捕捉的,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麼你手上這隻雄蟲可能還來不及與雌蟲交配就自然死亡。長此以往,當地獨角仙的數量會一年比一年減少,最後剩下零星個體。

獨角仙是一年一世代的昆蟲,雌、雄成蟲於5-6月羽化後,即開始交配繁衍下一代,雄獨角仙於交配後就自然死亡,獨角仙媽媽在腐植土(幼蟲的食物)中產下受精卵後也會隨之死亡。受精卵大約在20天後孵化成一齡幼蟲,接著幼蟲漸漸長成終齡幼蟲,然後於翌年4月左右化蛹,再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後羽化。

有些小朋友,可能會興起飼養獨角仙的念頭,筆者再請大家看看英國愛丁堡動物園的做法:愛丁堡動物園的管理人員在展示區中展示一頭石雕大象,並在一旁豎立告示牌,上頭寫著:「在這個動物園裡,除了這一頭以外(石雕大象),你看不到任何大象。」牌子上的小字繼續寫著:「大象是智慧很高的社群動物。在野外,母象跟下一代緊密生活在一起,小公象在成熟期會離開母群,成年公象會在母象發情時,和象群結伴為伍。愛丁堡動物園根本不可能提供大象自然生長條件的環境,因此我們決定不圈養大象。」(文摘錄於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id=195

所以,裝置於蝴蝶花園的甲蟲希望能倣效英國愛丁堡動物園的精神(如果不能提供某種生物良好的自然生長環境,就不要勉強圈養或飼養),不營造甲蟲生態棲地,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人力、時間及大量的腐植土來經營甲蟲生態棲地環境,但希望矗立的甲蟲能引起小朋友對甲蟲的興趣,進而認識、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及生態,然後懂得保護牠們。

如果想經由飼養而觀察牠們,請你一定要準備好。要準備的層面應包含三部份:

第一:提供甲蟲生長的環境:包含腐植土、網箱等。

第二:持續的照顧:甲蟲的幼蟲成長期很長,且多躲藏於腐植土中,如果疏於照顧,很容易被忽略,而導致幼蟲死於乾裂的土中或缺乏腐植土餓死。

第三:思考如何善終:上述兩點如果做得很好,你的甲蟲會因繁殖而數量暴增,這時你要如何處置?棄養、分送好友、放生還是放死,或是其他的做法…..?

如果你想清楚了,準備好了,你就可以開始飼養甲蟲了。

另外,枯木上除了兩隻甲蟲外,還有許多形形色色的瓢蟲,這些可愛的瓢蟲是由賴明彬老師(荒野協會宜蘭分會)指導本校五年級學生製作的,每一隻瓢蟲都有它的學名喔!若有空,歡迎你帶著圖鑑來認識這些可愛的瓢蟲。

許淑蘭

宜蘭縣礁溪鄉四結國小環境教育成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