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運動會穿著白上衣、牛仔褲
•家長車輛可以停東光國中
•心情日記一篇300字 (週二交)
•星期一補假
更新日期:2010/04/29 22:40
沈千巧
美國一位海洋學家,在太平洋發現了一座垃圾場,面積足足有台灣的40倍大,多達1億噸的塑膠垃圾,就這樣順著太平洋的洋流到處漂流,環保團體最近也推出一個新的宣導短片,把無數個廢棄保特瓶,組成一隻鯨魚動畫,要凸顯人類亂丟垃圾,對海洋造成的影響。
乍看是魚群悠遊大海,近看才知全是人類遺留的垃圾,空瓶成千上萬,層層堆疊海底,形成一座座垃圾山。
拖著附著身上的空瓶,鯨魚想衝出這片塑膠海,這一躍,反賠上性命,因為塑膠瓶把整片海面覆蓋,鯨魚重重摔落,再也無法沉入海中,這樣的塑膠海洋,每年殺死多達150萬隻海洋生物,環保團體的短片宣導,其實沒有過分誇大真實世界。海洋學家查理摩爾:「今天早上找到這些,全成了我的收藏品。」
查理摩爾:「塑膠袋、洋芋片空袋,幾乎日常生活用的東西,都會在海裡找到。」
加州老船長拿起漁網,往碼頭旁海水一撈,除了塑膠垃圾,還是塑膠垃圾。查理摩爾:「撈到塑膠花。」
人類對海洋的破壞,絕對不只加州這一片海水,是老船長,也是美國海洋學家的摩爾,面對鏡頭,道出他的憂心,1998年出海太平洋,讓他驚覺,海洋的美只是虛有其表,也讓他發現,一個面積有台灣40倍大的太平洋垃圾場,經過計算,有多達1億噸的塑膠垃圾,沿著太平洋洋流打轉,而這個驚人數字,恐怕還會增加。
查理摩爾:「不是只有一處,是東一片西一片,沒辦法避開,只要我們一出海勘查地平線,都會發現大量垃圾。」
海洋垃圾會多到什麼程度?摩爾警告,以後不光只是用碳足跡,來計算各國的碳排放量,用來計算各國垃圾製造量的「塑膠足跡」,或許有一天,也會成為量化人類破壞環境的新名詞。
•完成「我怎麼讀完這一課」
•明天預演穿著體育服裝
•數學百分百19頁
•每日一文
•週四預演穿著體育服裝
•「我怎麼讀完這一課」的心得(300字)及封面
•數學習作58-59頁
•每日一文
•
明天穿著白上衣、牛仔褲
•「我怎麼讀完這一課」的補充資料
•數學習作56-57頁
•退校外教學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