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中華國民中學105學年度教育農園推動計畫
一、依據:
(一)「宜蘭縣有機農業促進自治條例」。
(二)「宜蘭縣飲食健康權自治條例」。
二、現況分析:
   現代社會的變遷,生活型態的改變,食安影響人的健康,尤其在成長階段的孩子們,養成正確的生活觀念與態度更顯迫切。希望藉由食農教育的推動,不僅喚醒本校師生對食安的重視,亦能配合午餐教育的推行,結合在地食材的推動,細細品味咀嚼親手種植作物的風味,讓師生體會耕耘、收獲及愛物惜福的態度。
三、計畫目標:
(一)透過本校教育農園推動體驗課程等,讓學生認識有關農業的知識與技能。
(二)結合社區資源、學生家長及農事專家共同參與本校教育農園推動,體驗農作務生長的喜悅,知福惜物的道理。
(三)符應本校食農教育課程規畫,闢建中華幸福農園
四、種植計畫:
(一)「教育農園」規劃概況
1、校園內(多項請詳列):
耕種地點 (花臺、花圃、盆栽、 空地、屋頂)  | 種植作物  | 種植面積  | 
空地  | 九層塔.洛神花.大白菜.地瓜.菠菜.萵苣  | 480平方公尺  | 
 |  |  | 
(二)農夫老師:校內教職員工及學生  | 
(三)預定種植基地照片(一張農地概況、一張土壤近照)  | 
 
  |  
  | 
(四)參加對象: 年級  | 班級  | 參加學生數  |   |  |  |  一年級  | 1-3班  | 1班(26人)、2班(26人)、3班(26人)  |  二年級  | 1-3班  | 1班(30人)、2班(30人)、3班(29人)  |  三年級  | 4-5班  | 4班(27人)、5班(27人)  |   |  |  |  
  | 
(五)種植規劃: 時間  | 耕種實務項目 (如:整地除草、種下菜苗、 疏苗間拔、除草、抓蟲、採收)  |  9月份至10月份  | 新闢整地成農園  |  11月份至12月份  | 種下菜苗(疏苗間拔、除草、抓蟲)  |  1月份至2月份  | 採收(疏苗間拔、除草、採收)、烹煮食材、綠色飲食  |  3月份至4月份  | 種下菜苗(疏苗間拔、除草、抓蟲)  |  5月份至7月份  | 採收(疏苗間拔、除草、採收)、烹煮食材、綠色飲食、課程回饋、檢討,並研擬次學年度計畫  |  
  | 
五、課程規劃或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名稱:蔬果百花齊放(健康烹煮) 時間:□全天 ▓半天 季節:5月收割後 地點:農場、教室 對象:課程學生 人數:25人  | 學習領域:自然、綜合 教學目標:如何烹調及品味農作 符合能力指標:1-2、3-1、3-3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綠色飲食文化、環境保護、健康 食農教育時數:三小時  | 
活動流程  | 正確採收農作物 分辨作物成熟度,並能正確使用採收工具。 採收時不傷害其他未成熟作物。 採收後不破壞土壤,並能理解自然生物與作物之間的生態關係。 
  | 作物五感辨識 親手觸摸作物,了解其顏色及質地。 仔細聞、用心嚐,充分體認全自然作物的風味。 認真分辨自種作物與坊間食材的差別。 
  | 料理烹飪及共食 天然方式烹煮,不添加人工香料及調味,品味最天然食材風味。 一同品嚐自種在地食材,共同分享辛苦栽種,快樂收穫的喜悅。 養成良好的餐桌禮儀。 
  | 
六、預定進度:
     如上述種植規劃表。
七、預期效益:
 提供師生實作農作物種植之經驗,享受栽培作物之樂趣。對環境友善的種植模式,透過參與,增進對在地食材和土地的感情。培養珍惜食物之觀念,關心公平交易及小農福祉。結合社區綠色農務資源(個體農戶、鄉鎮農會),提供本校師生正確的飲食習慣, 增進食材種植與環境保護間的認知。
 
 ~ 最 棒 的 食 農 教 育 ~

https://drive.google.com/a/tmail.ilc.edu.tw/file/d/0B15HQoFVR0zmX3M2QVdpWVlhV3c/p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