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項–環境教育宣導資料3

冬山國民中學98學年度第一學期

環境教育週宣導資料

 

認識綠色環保產品

 

環保產品的分類:

1.第一類環境標章:

      指該產品屬於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之環境標章產

  品項目,且取得行政院保護署認可之環保標章,或與我國

  達成相互承認協議之外國環保標章使用許可者。

2.第二類環保標章:

      指非屬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之環保標章產品項目

  之產品,產品或其原料之製造、使用過程及廢棄物處理,

  經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認定符合再生材質、可回收、低污染

  或省能源,並發給證明文件者。

3.第三類環境標章:

      指該產品經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符合增加社

  會利益或減少社會成本之條件,並發給證明文件者。

 

                               學務處衛生組98.10.26

 

 

 

 

 

 

 

第1項–99能源教育觀摩會參訪計畫99.04.28

宜蘭縣冬山國中98學年度『節約能源觀摩會』參訪申請計畫

壹、依據:

一、依據本校校務會議所提之能源教育學生參訪焚化廠計畫。

貳、目的:

ㄧ、增進本校一年級學生對於用電概念之認識,及其重要性。

二、讓本校一年級學生學習到節約能源的重要性。

三、增進全民節約能源知識及用電教育宣導

參、參訪地點:宜蘭縣運動公園體育館。

肆、參訪班級及人員:一年級全部學生,部份行政教職同仁,共210人。

伍、參訪日期:99428(星期三)下午13001600

陸、帶隊人員:校長領隊。

              隨行有陳建淳組長及林坤生、鄭仁佑、羅祥倫、林靚瑄、林志偉、林富

              雪六位導師

柒、預期效益:本校學生及班導師能了解節約能源及用電的基本概念。

捌、經費來源:免費。

玖、本計劃呈  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    單位主管:     教務主任:      人事主任:          長:

第2項–環境教育宣導資料1

冬山國民中學97學年度第二學期

環境教育週宣導資料

壞掉燈管不要丟

   

    壞掉的日光燈管如何處理?不少人會把它打破,然後用紙包起來丟掉。事實上,當日光燈管被打破的同時,燈管中的汞蒸氣大部分已經溢散出來,一但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就會長存體內,傷害神經系統。根據環保署的統計,台灣地區一年的廢日光燈管的數量接近一億支(九千六百萬支)平均每支日光燈管的含汞量為0.一二毫克。過去由於技術不夠成熟廢日光燈管隨一般垃圾由清潔隊垃圾車進入掩埋場,其釋放出的汞及螢光粉對生物和人體會有間接、長期、慢性的傷害。目前有能力處理廢日光燈管中的汞回收工作的國家並不多,在亞洲,除了日本以外台灣是第二個由能力處理這項技術的國家。

                               學務處衛生組98.04.13

第2項–環境教育宣導資料5

冬山國民中學98學年度第二學期

      環境教育週宣導資料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依「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之規定已公告列管物質達259種,並採分類、分量管理之精神,有效管理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幾與先進國家同步。相關之管理採禁用、限用、許可、核可、登記方式,以提昇管理效益。為強化毒化物危害評估及預防措施,預防毒化災之發生,除加強運作及其釋放量紀錄申報、提報減量計畫外,對第一類至第三類毒化物運作者規定應建立危害預防及應變計畫,並公開供民眾查閱。

學務處衛生組99.04.26

第2項–環境教育宣導資料4

冬山國民中學98學年度第一學期

環境教育週宣導資料

 

節能減碳抗暖化

 

    近年來,台灣暖冬頻繁、暴雨增加、颱風增強、旱象頻傳,種種怪異的天氣似乎慢慢成為常態。我們的天氣究竟怎麼了?其實,不只台灣,全球氣候最近都產生極大的變化,根據聯合國報告指出,溫室效應是最主要的元兇,而溫室效應加劇,肇因於人為活動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結果。

    台灣暖化速度尤其嚴重,過去一百年來,年均溫增加1.3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唄。會出現這樣的數字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過去15年來,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成長約16%,台灣卻高達134%,每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12萬噸,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

全球暖化已不只是報紙上的國際新聞,未來,暖化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程度,只會日漸嚴重。但現在還來得及,只要你我一個簡單的小動作,就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挽救暖化的日漸惡化。

 

迎接世界地球日,有20個減碳生活小撇步自己檢測看看吧!

1.  隨時攜帶手帕,多衛生。減少使用面紙響應回保

2.  盡量搭乘公車,吸清靜。多走路有益健康,每量少開1公里即可減少排放0.6公斤廢氣

3.  著穿輕便出門,多清涼。上班服裝以輕便、節能為主。

4.  使用替代能源,少石油。建議使用太陽能、天然氣等替代能源,增加地球永續能源。

5.  停車請轉熄火,少廢氣。每部車一年節省油耗1.25公升,即可減少2.7公斤二氧化碳排放

6.  自備水壺水杯,少開銷。億個瓶子重複使用甘次,可節省約三分之ㄧ二氧化碳排出量。

7.  愛用再生產品,少污染。再生紙漿製作過程可減少砍樹,減少庸七成五的空汙。

8.  使用省電電燈泡,多能源。使用省電燈泡降低二兩氧化碳生量。

9.  紙錢來作伙燒,多誠心。

10. 多開窗少用電,好風氣。少開1小時的冷氣可減少621公克的二氧化碳

11. 環保快隨時帶,挾滿意。

12. 垃圾資源回收,換黃金。

13. 隨手關閉電源,多環保。

14. 定期汽車保養,多安全。隨時保持輪胎正常胎壓,提升汽油使用效能。

15. 節約用水,多省錢。

16. 不買過度包裝禮品,少浪費。

17. 28度以下不開冷氣,多省電。冬天時,可將恆溫器向下設兩度,夏天則往上調兩度。

18. 種一顆數,少二氧化碳。

19. 吃多少,點多少。避免資源浪費。

20. 減少車內重量,多省油。

 

                               學務處衛生組99.01.04

第2項–數學教學計畫

 

宜蘭縣立冬山國民中學97學年度數學領域『校園環境教育』議題

融入教學計畫

 

學習領域

數學領域

單元名稱

圓形

教學對象

二年孝班、仁班、義班

教學節數

3節課

教學設計

數學領域全體教師

對應

能力

指標

 

學生

學習

目標

  • 1. 學會用現有工具測量本校車棚旁的水泥圓形步道面積
  • 2. 學會用現有工具測量本校教學大樓一樓走廊旁的圓形裝飾區面積

教學

使用

資源

直尺、皮尺、教學用大型圓規

第一節課:

1.由老師先行分組,每組約5-6個小朋友,請孩子先討論如何用手上的

  工具測量一個圓的圓心

2.老師用教學用大型圓規在圓形水泥步道上直接用作圖方式,將圓心找

  出來,並要孩子討論實用性

3.請孩子將直徑作出來,並計算本校圓形步道總面積

 

第二節課:

1.由老師先行分組,每組約5-6個小朋友,請孩子先討論如何用手上

  的工具測量圓形裝飾區圓的圓心

2.因為圓形裝飾區的圓形是空心的,所以無法用圓規直接詮釋,老師請

  學生彼此分享如何找出圓心及直徑進而求出總面積

3.請96學年度三年級學長姐跟大伙作觀念及方法的分享

 

                                            冬中數學教學研究會 98.03.04

第1項–98鄉土實察活動計畫(同榮魚罐廠)98.12.04

冬山國中九十八年度本土鄉土環境教育實察實施計劃   98.11.10

一、依據:

1.教育部九十年發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2.宜蘭縣推動國民中小學本土教育中長程實施計畫。

3.宜蘭縣教育審議委員會第五屆第一次會議決議辦理。

4.冬山國中課程發展委員會議決議。

二、目的:

1.了解及觀察本縣人文環境藉以培養關心鄉土、熱愛家鄉的情懷。

2.增進鄉土文化的認識,並培養保存、傳遞及創新的觀念。

3.了解本縣傳統文化特色與精髓所在。

三、承辦單位:本校教務處。

協辦單位:本校學務處、總務處、輔導室、社會領域小組、綜合領域小組。

四、實施地點:宜蘭縣冬山鄉同榮魚罐頭廠

五、實施時間:

1.日期:98124

2.活動行程:

1330  集合及行前說明(集合廣場)

      1340  出發

      1530  從同榮魚罐頭廠返校

      1600  到校放學

六、參加對象:本校三年級學生及隨行教師。

七、實施方式:

1.教師於課堂中,介紹「同榮魚罐頭廠」之地點、特色,請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蒐集相關資料。

2. 綜合科老師及導師共同帶隊,帶領學生展開學習之旅。

八、本計劃經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員:         單位主管:                 會計主任:           校長:    

 

第1項–99鄉土實察活動計畫(林場)99.10.13

宜蘭縣立冬山國民中學九十九學年度校外教學「林場道古,場裡尋跡─羅東林場實察教學」實施計畫 壹、           依據:    一、教育部九十年發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二、宜蘭縣推動國民中小學本土教育中長程實施計畫。三、宜蘭縣教育審議委員會第五屆第一次會議決議辦理。四、冬山國中課程發展委員會議決議。五、本校校外教學實施辦法。六、本校推動鄉土教學實施計劃。 貳、           目的:   一、透過鄉土歷史與地理實查,培養學生體會家鄉人文薈萃與地理之美。二、透過校外教學,培養學生實地參訪與課堂知識相互印證的能力。三、了解及觀察本縣人文環境藉以培養關心鄉土、熱愛家鄉的情懷。四、增進鄉土文化的認識,並培養保存、傳遞及創新的觀念。五、了解本縣傳統文化特色與精髓所在。  參、           辦理單位:一、主辦單位:冬山國中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輔導室、本校各領域教學研究會。二、協辦單位:冬山火車站、羅東林場。  實施年級:         全校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學生。 肆、           活動時間:        99年10月13星期()中午12:00至下午16:30 伍、           活動地點:        羅東林場。 陸、           帶隊老師:羅麗惠校長、林文章主任、黃照雄主任、邱守義主任、蕭家怡主任與全校教職同仁等。柒、           交通工具:  火車。 

捌、           活動內容:

 

活動名稱

活動地點

活動時間

參與班級

說明

集合

本校集合場

11:25~11:30

全校學生

一、二、三年級

集合點名後,依班級順序往冬山火車站出發。

步行往冬山車站

11:30~11:50

各班導師隨隊步行

啟程

冬山→羅東

12:00~12:05

全校學生

一、二、三年級

各班搭乘火車車廂順序如表二,每車廂三位導師及主任(或組長)一位

集合

羅東火車站

12:05~12:15

全校學生

一、二、三年級

集合點名後,依班級順序往羅東林場出發。

羅東車站→羅東林場

12:15~12:40

全校學生

一、二、三年級

步行

羅東林場

分組活動

羅東林場

12:40~14:50

全校學生

一、二、三年級

一年級實施寫生比賽

二年級實施作文比賽

三年級實施攝影比賽

集合

羅東林場

入口處

14:50~15:00

全校學生

一、二、三年級

集合點名後,依班級順序往羅東車站出發。

步行往羅東車站

15:00~15:25

分年級活動

各班導師隨隊步行

回程

羅東→冬山

15:37~15:41

全校學生

一、二、三年級

依照原車廂回程

集合與步行

返回學校

15:41~16:00

全校學生

一、二、三年級

各班導師隨隊步行

各班搭乘火車車廂順序表:

車次

搭乘班級

隨車教師

注意事項

A

三忠、三孝、三仁

林兆駿、楊舜清、周龍慈、校長、人事主任、陳寶玉、陳淑汝、曾惠琴、會計主任

•1.   每車6至7位隨車老師及主任、組長

•2.   請隨車老師於上車出發前確定人數

B

三愛、三信、三義

林毓嫻、林建成、林秋宜、學務主任、游貞純、陳建淳、侯姿伃、潘子德、吳欣怡

C

二忠、二孝、二仁

林坤生、鄭仁佑、林靓瑄、教務主任、張阿糸、黃惠靖、蕭惠英、劉雲雀、李淑瑤、楊振祥

D

二愛、二信、二義

吳怡慧、曹惠能、羅祥倫、輔導主任、方昭萍、林郁芬、張美雯、陳婉茱

E

一忠、一孝、一仁

王思又、游玫璇、黃懷萱、總務主任、石玫琪、游寶珠、廖雅雪、陳雅如、黃秀娥

F

一愛、一信、一義

楊旺祥、張婕妤、吳亮諭、何慧娟、沈寶梅、呂正昌、廚房阿姨

  

拾、活動經費及經費概算表:    本活動經費由本校鄉土實察相關預算經費支付

     經費概算如下:    

項目

單價

數量

合計

備註

車資

(乘坐火車)

30元/人

590人

17,700元

 

保險費

20元/人

590人

11,800元

 

碳粉夾

1,500元/支

6支

9,000元

 

腊紙

2,800元/捲

1捲

2,800元

 

油墨

1,350元/罐

2罐

2,700元

 

紙張(B4)

147元/包

50包

73,50元

 

紙張(A4)

99元/包

40包

3,960元

 

文具、資料夾等

4,690元

1式

4,690元

 

競賽獎品(寫生、作文、攝影)

10,000元

1式

10,000元

 

合計

 

 

70,000元

 

拾壹、預期效果:

一、使九年一貫課程,能融入各大議題與生活中。

二、透過林場尋跡做鄉土歷史與地理實查,培養學生體會人文薈萃與地理之美。

三、透過鄉土校外教學,培養學生實地參訪與課堂知識相互印證的能力。

        四、讓全校師生重回前人披荊斬棘的現場,體會先民們辛苦的一面,盼能從這樣的     過程培養學生艱苦耐勞的特質。

拾貳、本計畫呈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     教務主任:     會計主任:      人事主任:      校長:

第1項–98鄉土實察活動計畫(傳藝中心)98.12.04

 冬山國中九十八年度本土教育實察實施計劃   98.11.10

  • 一、依據:

1.教育部九十年發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2.宜蘭縣推動國民中小學本土教育中長程實施計畫。

3.宜蘭縣教育審議委員會第五屆第一次會議決議辦理。

4.冬山國中課程發展委員會議決議。

  • 二、目的:

1.了解及觀察本縣人文環境藉以培養關心鄉土、熱愛家鄉的情懷。

2.增進鄉土文化的認識,並培養保存、傳遞及創新的觀念。

3.了解本縣傳統文化特色與精髓所在。

  • 三、承辦單位:本校教務處。

協辦單位:本校學務處、總務處、輔導室、社會領域小組、綜合領域小組。

  • 四、實施地點:宜蘭縣傳統藝術中心
  • 五、實施時間:

1.日期:一年級98/12/04、二年級98/12/04

2.活動行程:

11:40  集合及行前說明(學生活動中心)

      12:30  出發

      15:30  從傳統藝術中心返校

      16:30  到校放學

  • 六、參加對象:本校一、二年級學生及隨行教師。

職稱

姓名

職稱

姓名

校長

羅麗惠

學務主任

黃照雄

教務主任

林文章

生教組長

何建憲

教學組長

張阿糸

衛生組長

陳建淳

一忠導師

林坤生

二忠導師

林兆駿

一孝導師

鄭仁佑

二孝導師

楊舜清

一仁導師

林靚瑄

二仁導師

周龍慈

一愛導師

林志偉

二愛導師

林毓嫻

一信導師

林富雪

二信導師

林建成

一義導師

羅祥倫

二義導師

林秋宜

    1.  12月4日隨行教師(請攜帶教師證或識別證,可免費入園)

 

 

 

 

 

 

 

 

職稱

姓名

職稱

姓名

訓育組長

侯姿伃

人事主任

陳慧娟

事務組長

陳雅如

幹事

潘子德

出納組長

石玫琪

幹事

廖雅雪

文書組長

林健安

總務主任

邱守義

工友

游寶珠

 

 

工友

 

 

 

 

 

 

 

 

 

 

 

 

 

 

 

       

 

 

 

 

 

 

 

 

 

 

  • 七、經費:由「宜蘭縣98年度國民中學鄉土實察經費」支應。

 

項目說明

單位

數量

單價

小計

交通費

1

  4,8000

48,000

保險費

1

    6,000

6,000

文具紙張、墨水等

1

9,000

9,000

資料印刷

1

7,000

7,000

 

 

 

 

 

合     計

70,000

  • 八、實施方式:

1.教師於課堂中,介紹「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之地點、特色,請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蒐集相關資料。

2. 請社會科老師及導師共同帶隊,帶領學生展開學習之旅。

3.各班分成數個小組參觀,回來後各組需繳交書面報告。各班的任課老師推薦一至二份的作品參加競選,成績優良者可記功嘉獎。競賽辦法請參照附件一。

  • 九、本計劃經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員:         單位主管:                 會計主任:           校長:    

 

 

第1項–99利澤資源回收焚化廠參訪計畫(99.03.17)

宜蘭縣冬山國中98學年度參訪『利澤資源回收(焚化)廠』申請計劃

壹、依據:

一、依據本校校務會議所提之環境教育學生參訪焚化廠計畫。

貳、目的:

ㄧ、增進本校一年級學生對於本縣利澤焚化廠之認識,及垃圾處理的流程。

二、讓本校一年級學生學習到資源垃圾及一般垃圾對環境的影響。

三、透過利澤焚化廠的參訪,讓學生了解到如何將垃圾做再利用的功能。

參、參訪地點:宜蘭縣利澤垃圾資源回收(焚化)廠。

肆、參訪班級及人員:

      (1)第一梯次:一年忠班、一年孝班、一年義班、部份行政職同仁,共100人。

      (2)第二梯次:一年仁班、一年愛班、一年信班、部份行政職同仁,共100人。

伍、參訪日期:

      (1)第一梯次:99310(星期三)下午14001600

      (2)第二梯次:99317(星期三)下午14001600

陸、帶隊人員:

      (1)第一梯次:校長領隊。

                   隨行有陳建淳組長、林坤生、鄭仁佑、羅祥倫三位導師

      (2)第二梯次:校長領隊。

                   隨行有陳建淳組長、林靚瑄、林志偉、林富雪三位導師

柒、預期效益:本校學生及班導師能了解資源回收及一般垃圾處理方式。

捌、經費來源:

      (1)依宜蘭縣環保局補助機關團體參訪辦法,請領交通費。

      (2)其它額外支出由學校相關經費項下支應。

玖、本計劃呈  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