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無尾港邊社區訪計畫98.11.11

冬山國中98學年度參加無尾港『慢食、樂活戶外教學』申請計劃

慢食、樂活在港邊戶外教學報名簡章
(一)政府以『就業』支持社區追求福祉
本會獲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協會頒發第一屆台灣優良社區產業獎之殊榮,得獎原因是『社區組織與社區營造之能力與願景均十分值得讚許。社區產業主題選擇從土地出發,利用當地素材,低度開發,具有在地特色的故事性及趣味性,有源源不斷的後續力,讓社區參與者的既有潛能得以充分發揮。』社區能有這樣的成就,實在要歸功於近年來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之支持。這與目前歐洲倡導「福祉社會」的新觀念不謀而合。所謂「福祉」就是有幸福的、價值的、意義的、尊嚴的、品質的感覺。政府的角色是鼓勵這些地區的人去努力追求能把握上述原則的生活,而鼓勵的方法不是道德式的呼籲,而是以就業的概念給予支持。
(二)慢食、樂活風當道
工業化社會的發展是以倍速成長,消費著重在價錢、品牌與時尚的奢華,生活慢不下來,傳統的、需要時間醞釀的事物逐漸消失,致使『慢』竟也成為一種奢侈。由義大利人佩屈尼〈Carlo Petrini〉於一九八六年發起的「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風潮,反抗大量生產模式下全球口味的一致化、傳統食材及菜餚的消失,以及速食式的生活價值觀,已經從歐洲開始往全球捲動,「慢食」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重要議題。
而由美國社會學家雷保羅(Paul Ray)於1998年的書籍《文化創造: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中首次提出的『LOHAS』一詞,即英文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意指健康且永續的生活方式,中文翻譯為『樂活』。『樂活族』,追求身心靈的均衡健康,在做消費決策時,會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責任,業已成為方興未艾的生活形態,被視為有機和天然食品、個人用品,節能電器及相關用品,混合動力和電力汽車,天然以及預防型藥物,綠建築,生態旅遊等市場的重要消費群。
(三)港邊社區具有發展『慢食、樂活』的優勢
『慢食』與『樂活』有不謀而合之處;慢食捍衛的是一種尊重自然的生活型態,珍惜傳統、仔細品味、領悟食材和物種,感激農民的辛勤與欣賞廚師的技藝,感恩大地賜給我們的一切;樂活則強調身體力行,關心環保議題,除自己消費對健康有益、不會汙染環境的商品,也鼓勵大家改變消費態度。
『慢食』與『樂活』的價值觀與港邊社區多年來營造生態社區之理念如出一轍。大部分來到這裡的遊客都有這種感受:當他們進到社區,一種難得的悠閒便油然而生。這不是偶然,而是社區結合自然保護區環境資源,長期投入在公共空間及環境的維護,以及再生藝術和公民美學推廣,耕耘人心所獲得的成果。若能透過社區組織以公益、互助、永續與學習的方式來推動『慢食』與『樂活』之體驗,將可獲得極佳的成效。
【主辦單位】:教育部
【執行單位】:蘇澳鎮港邊社區發展協會、無尾港水鳥保護區解說中心、蘇澳鎮岳明國民小學
【報名日期】:98810日〜981030日止
【參加日期】:本校於1111日下午13301600進行參訪
【參加班級】:本校二年仁班共29位學生
【帶隊教師】:校長領隊,隨行有陳建淳老師、二仁導師周龍慈老師。

【經費補助】:蘇澳鎮港邊社區發展協會

承辦人        學務主任        教務主任         人事主任        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