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7-2英士分校訂定食農教育及設置教學農場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一般

 

◎活動名稱:我的小田心

◎活動地點:英士分校校內空地

◎活動人數:19 

◎活動說明:

 

         因為世界人口的增加,科技越來越進步,要針對龐大人口對食物的需求,開始了所謂的

化學農業時代,人類用簡單的想法與科技去做了看似勝利的改變,於是化學肥料和農藥開始

過度使用,短時間內可以看到明顯的效果,但是過了幾年後反而發現了更多的問題:土地已

經種不出東西了,或許種出東西但也是有毒的東西,為了要維持快速大量的生產,只好繼續

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環境的汙染因此惡性循環,當初節省時間與金錢的化學農業,卻讓我

們正遭受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

       什麼是自然農法呢?自然農法是由福岡正信於1936年建立的農業系統,在日本稱為

無肥料栽培(no fertilizer farming)或自然農法,是指不施肥、不施農藥,使用「自然

」一詞是為了與慣行農法中施肥、施農藥的耕作方式有所區別(網路資料:維基百科)。

       在沒有化學肥料與農藥時,先人都是用自然農法來耕種,自然農法是順應大自然的法

則下去耕種的:1.依照季節氣候選擇適合的作物。2.利用天然的綠肥增加土壤的有機性,讓土

壤保持活著,她就有養份來使植物成長。3.遇病蟲害絕不使用化學農藥,平時以醋或辣椒稀

釋液噴灑,明顯可見的蟲則以徒手抓除。4.看到野草會以拔除、地面覆蓋或間接作物的方式

來驅除野草。整個大同鄉普遍看到的作物以高冷蔬菜尤其以高麗菜為主,而且耕種面積越來越大

,擴展到整個兩側溪床,加上以慣行農法化學方式耕作,深深覺得此舉將會使得蘭陽溪整個

被汙染,不僅水、土壤以及生物將會面臨浩劫有鑑於此,身為學校教育的一員,想帶著孩子一

同體驗自然農法,把小小的種子散播在幼小心田裡,好好地將環境保護觀念深植心中,期待一

代傳一代的精神永存:健康地想著,健康地做著,健康地吃著、健康地活著,好好地永續善耕

這片土地。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蘭陽溪底田地目前將大範圍的慣行農法,種稙面積非常廣大。

計畫目標

1.實際觀察與體驗農夫耕作的辛勞,學到珍惜食物及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

2.體驗親自動手栽種,瞭解食物的生長過程並落實安全蔬果的觀念。

3.培養對土地的認同感、觀察力與創造力。

4.瞭解環境與人類健康習習相關的自然法則,產生尊重、關懷大地的情感。

5.能參與生態原理設計應用的討論。

6.學會廚餘或落葉堆肥利用。

7.製作節水措施。

 

clip_image008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2     clip_image014

 

clip_image016     clip_image018

@英士分校週邊風景,有梵梵溪、梵梵野溪溫泉,到處可見野生的山蕉。

 農場主題

clip_image020

@圖案說明:愛心是我們農場的精神。大愛心包圍著小愛心,代表大人們細心

                       呵護著孩子們,小孩子在愛的包圍下成長茁壯。

5.學員來源、預期人數

1)學員來源:英士分校一至六年級學生合計19

2)預期人數:總學員人數為19

 

                       clip_image022

 

                       clip_image024

 

                      @上兩張圖為農場預定地,約是11公尺x4公尺大的地

 

 

6.計畫期程表

7.計畫成員/師資

 

姓名

職稱

負責工作

周健三

英士分校主任

分校代表人

陳進興

專任教師

1.統籌愛心小農場計畫。

2.對外聯絡協調者。

3.文書公文處理。

4.有機農場課程規畫。

謝惠然

代理教師

1.講師邀請與聯絡。

2.農場設計與規畫。

3.有機農場課程規畫。

4.校園可食風景營造。

廖曉萍

專任教師

1.農場設計與規畫。

2.參訪交通與訂餐。

3.指導協助學生有機種植。

4.校園可食風景營造。

卓明杰

代理教師

1.指導協助學生有機種植。

2.校園可食風景營造。

3.邀請家長參加農場活動。

林智惠

專任教師

1.指導協助學生有機種植。

2.校園可食風景營造。

3.邀請家長參加農場活動。

江詩芬

專任教師

1.指導協助學生有機種植。

2.校園可食風景營造。

3.邀請家長參加農場活動。

張群攸

專任教師

1.指導協助學生有機種植。

2.校園可食風景營造。

3.邀請家長參加農場活動。

陳婉貞

工友

1.農場設備管理與維護。

2.農場環境衛生維護。

 

 8.預期效益

 

方面

效益

學校

1.改變學校景觀成為可食風景。

2.提供社區家長有機農法種植方式的參考。

3.將食農教育札根。

4.提供農場蔬菜給予學校午餐及社區低收入戶家庭使用。

社區(家長)

1.在學生旁提供協助,完成任務。

2.親子共同實作,增進親子感情。

3.體驗有機農法種植,瞭解其精神與好處。

教師

1.有機農法課程教育的推動者。

2.帶動有機農法的氣氛,改變校園成為可食景觀。

學生

1.有機農法的繼承者,將來成為推廣者。

2.學習有機農法的種植。

3.瞭解與體驗有機農業的概念,並建立健康飲食的觀念。

活動照片:

1416925391864IMG_3383
IMG_3381IMAG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