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植物的奧祕】教學單元計畫及成果彙編
設計: 張至文主任 自然領域/ 10節 五年級 重大議題: 環境教育 | |
能力指標: 1-3-1-2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 1-3-3-3由系列的相關活動,綜合說出活動的主要特徵。 1-3-4-1能由一些不同來源的資料,整理出一個整體性的看法。 1-3-4-2辨識出資料的特徵及通則性並做詮釋。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的回應。 2-3-2-1察覺植物根、莖、葉、花、果、種子各具功能。照光、溫度、溼度、土壤影響植物的生活,不同棲息地適應下來的植物也各不相同。發現植物繁殖的方法有許多種。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5-3-1-2知道經由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 6-3-3-1能規劃、組織探討活動。 | |
前言: 認識植物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形態及功能。從各種植物的繁殖當中,認識不同的繁殖方式與生長情形的關係。進一步分組進行該組所討論出要繁殖的植物,持續一段時間,觀察並記錄植物繁殖情形,從而了解到同一種植物可能有多種的繁殖方法,且會以對自己有利的方式來繁殖。依據植物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環境等,自訂分類標準。 | |
教學單元: 核心問題: 植物的生長秘密為何? 單元目標: 1.植物的構造和功能 2.植物的繁殖 3.植物的特徵和分類 | 教學準備: 平板電腦8台、朱槿花14朵、美工刀7支 |
重大議題: 環境教育 | 十項能力: 主動探索與研究 |
活動步驟 課前活動: 請同學利用課餘時間回答本單元網路問題討論區前三題,若有不會回答的問題,可參考老師所提供的參考網站。 1. 植物的身體可以分成哪些部位? 2. 花有哪些構造? 3. 蔬菜可以分為哪四種類別? 參考網站:國家數位典藏-認識植物http://taiwanplants.ndap.org.tw/intro.htm 引起動機: 1. 播放奇妙的種子的影片,引發學生對樹木的好奇心,進而產生對植物觀察的興趣。 2. 揭示植物奧秘先備知識簡報,以編序及答案留白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搶答,同時針對先備知識較為不足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回答表現良好的學生可用Classdojo這個APP給予正向表現的加點獎勵。 發展活動: 1. 請使用主題探索區之本單元網路討論,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o 當植物缺水時,會出現什麼現象? o 要如何讓枯萎的植物重現生機? o 水怎樣進出植物的身體呢?請依序回答下列問題!! o 種子播種後,如果環境合適,就會發芽、生長,長成一株新的植物。植物除了可以利用種子來繁殖之外,你還看過植物利用哪些方式來繁殖呢? 2. 將全班以2~3人分成數組,最多不要超過7組。 3. 每組選擇一種植物進行除了種子以外的繁殖,過程中並請拍攝照片。 4. 教師示範教學:為了讓小朋友能清楚觀察花的構造,尤其是發育成果實及種子的子房內構造,必須讓小朋友將朱槿花剖開,為了避免同學因操作有誤而受傷,教師可使用平板電腦無線鏡像(Miracast)的功能,將老師剖開花子房的示範,透過平板電腦攝影,同步投影在單槍上,讓小朋友清楚知道如何操作並進行觀察。 5. 每組依組別,討論及回答老師在網路問題討論區所提供的問題: o 請各組依照所分配的植物,參考照片範例的文字說明方式,回答植物的生長環境、繁殖方法和構造特徵。 6. 實地在校園使用平板電腦,拍攝根、莖、葉、花、果實等樹木特徵等照片,就地以校園無線網路上傳到問題討論區。 7. 各組若完成拍攝任務後,須找老師確認所找到的拍攝的照片是否正確,若否請老師稍加提示後,請學生重複進行本活動;若正確,可請該組協助尚未完成的組別繼續尋找植物。 8. 所有組別完成拍攝植物的活動後,回教室進行討論,依題目順序,請各组上台報告拍攝植物的過程與結果,並請對應特徵及照片,進行說明。 綜合活動: 1. 將所拍攝的植物無性繁殖的過程照片,使用平板電腦軟體(PicsArt – Photo Studio)製作成拼貼圖片,並標示時間說明後,上傳至本單元網路作業區。 2. 將所尋找到的植物特徵照片,使用平板電腦軟體(PicsArt – Photo Studio)製作成拼貼圖片,並標示植物的構造及特徵說明後,上傳至本單元網路作業區。 3. 運用平板電腦的即時返饋軟體進行分組答題競賽(Socrative),診斷各組學生是否具備分辨植物的特徵能力,做為評估是否進行補救教學的依據。 | |
評量活動: 使用平板電腦至投票主題區,針對以下的問題進行投票,以驗證學習成果。 1. 請問葉子一片一片交互排列,也就是莖的每一個節上僅著生一片葉,依次交互排列,稱為什麼? 2. 葉子一左一右,也就是莖的每一節上長出兩片葉,兩兩相對,稱為什麼? 3. 在同一位置長出三片以上,也就是每一節上著生三片以上葉子,並環生於莖或枝的周圍,稱為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