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內容報導:廖慶昌報導
宜蘭於清代噶瑪蘭廳時舊城名為【九芎城】九芎乃樹種名稱 ,嘉慶二十四年由通判高大鏞建門樓四門座;同治七年,通判《縣長》丁承禧重修昔日噶瑪蘭古城依據後天八卦的排列命名,分別是東面的「震平門」、西面的「兌安門」、南面的「離順門」及北面的「坎興門」,城門正好位於十字大街(今中山路、新民路與文昌街)與城牆交會的四個端點。原噶瑪蘭城以現今「昭應宮」為中心,從昭應宮到東門是180公尺,到西門也是180公尺,兩者加起來是360公尺,對中國人而言,360是一個吉祥的數字。而城外四方各有一城門與外界通連,
兌安門〔西門〕長一百一十四公分,寬三十四公分,材質是砂岩,碑體剛健雄渾落款時間為清同治戊辰年桂月 = 1868年 (農曆八月)
日治時期的殖民統治進行市街改正,摧毀了宜蘭城最富象徵及文化意涵的城牆,轉化原基地為寬闊的環城道路(今舊城東西南北路)。原有的護城河被視為水圳處理。古城石門額委棄荒郊!
於50年代宜蘭縣議會興建工程時從地下挖掘出兌安〔目前鑲嵌於圖書館外造景〕、坎興門〔目前為圖書館內造景〕兩塊石門額、由市公所圖書館典藏其他二塊仍下落不明!
(20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