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先鋒「曝氣船」 改善淡水河溶氧量

淡水河已達到20多年來最佳水質狀態,水中魚類增加數十種,連指標魚種「和尚魚」都看得見,因此,新北市在兩年前購買兩艘多功能曝氣船,取名「環保先鋒號」,改善河川溶氧量不足的問題。

淡水河水質逐年改善,平均維持輕度污染,水中生物恢復生機,不過,當水質一旦受到氣候變化或特別因素影響,溶氧量將急遽變化,有可能發生生物集體死亡情況,所以,新北市環保局斥資3400萬元,設置兩艘曝氣船「環保先鋒號」。

環保局副局長王美文表示,「環保先鋒號」全長16.5公尺、寬4.05公尺,移動速度快、曝氣強度高,可即時前往缺氧區改善溶氧不足的情形,並能進行淡水河水質監測工作。

環保局說,船上的曝氣管直徑將近13公分,曝氣的時候,在船的側邊將曝氣管和曝氣頭,放入水中即可,船上有兩部20匹馬力的鼓風機,可以讓曝氣管將新鮮的空氣打入河水中,產生大量的細微氣泡,當氣泡在水中破裂,所攜帶的氧氣就會混入水中,進而改善水質;「環保先鋒號」還配有太陽能發電系統,可供船上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