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蟬鳴聲四起,被列為保育類昆蟲的「台灣爺蟬」,是台灣各種蟬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由於棲地受到破壞,目前數量並不多,但在嘉義縣番路鄉草山村,因為村民積極保育,每到夏天都有可觀族群聚集,成了當地特殊生態景觀,居民保育「台灣爺蟬」有成,也吸引許多遊客,帶來不小商機。
〔龐清廉報導〕
被列為保育類的「台灣爺蟬」,又稱為青頭蟬、寶島蟬、狐狸蟬,體型可長達八公分以上,是台灣各種蟬中,體型最大的一種,與其它蟬放在一起比較,就可以看出它的體型真的大上一號。
而海拔約八百到一千公尺的嘉義縣草山村,距離曾文水庫不遠,周邊有不少原始林,當地居民指出,早年台灣爺蟬數量多時,一棵樹上就有二十隻以上。爺蟬的鳴叫聲特別響亮,極具特色。但隨著山林開發,棲地遭到破壞,環境改變,加上人為捕捉,數量年年減少。
這幾年,草山村積極推動「台灣爺蟬」保育,村民主動組隊巡守,逐漸展現成果,今年就有可觀的族群出現,讓當地民眾極為驚喜,草山村山區也再度成為台灣爺蟬生存的天堂,
體型碩大的台灣爺蟬,在山林之間鳴叫,單節音叫聲極為響亮,前胸前緣有二處黃綠色斑紋,兩側均有青色斑點,褐色翅膀中,還有二條傾斜對稱的波浪狀白色橫紋,外形相當獨持。
草山村民表示,台灣爺蟬大發生,代表當地生態保育努力的成功,同時也吸引不少民眾前往,生態旅遊也帶來許多商機,籲請民眾能珍惜,不要任意捕捉,讓特有的「台灣爺蟬」生態得以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