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衝擊 南極底層水遽減

  氣候變遷衝擊 南極底層水遽減法新社 – 2012年5月4日 下午6:50 澳洲科學家指出,近幾十年來,南極洲密度最 …(法新社雪梨4日電) 澳洲科學家今天指出,近幾十年來,南極洲密度最高的海水顯著減少,部分原因是人為因素對氣候造成衝擊。研究顯示,自1970年以來,多達60%的「南極底層水」已消失。南極底層水是形成於南極洲邊緣、流入深海的高密度海水,這些海水擴散至全球海洋。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領導研究人員林圖(Steve Rintoul)告訴法新社:「這是對南極地區發生的氣候變遷的反應,自然和人為因素都是造成氣候變遷的原因。」「這並非促使氣候變遷,而是對氣候變遷的反應。因此這告訴我們,南極洲周圍正產生變化。」科學家不確定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但林圖表示,主要假設是因為更多南極洲邊緣的海冰融化,使海洋淡水增加。他說,這可能導致高緯度的南極底層水「下沉」,此過程過去一直被視為與重大氣候變遷有關。他說:「我們正在追蹤這些水團,以觀察過去產生的氣候變遷,未來是否可能重演。」「我們尚未觀察到,但是...南極洲周圍高密度海水的縮小,可能是我們即將觀察到的初步跡象。」澳洲和美國科學家在澳洲南極事務局(AustralianAntarctic Division)的船隻「南極光號」(auroraaustralis)上進行研究。南極光號航向大英國協灣(Commonwealth Bay),沿著南極沿海向西航行,接著返抵澳洲弗利曼特(Fremantle)。他們在這趟前往地球最南端大陸的旅途中,取得溫度和鹽度樣本,也發現自1970年以來,南極洲周圍的高密度海水所含鹽分變少。林圖說,這個變化「可能反映出人為因素對地球造成的衝擊,也反映自然的循環。」他說,「人為衝擊包括溫室氣體增加,和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破洞」,並指出,臭氧層破洞曾造成南冰洋的風力增強。林圖表示,找出變化發生的原因很重要,因為這攸關未來海平面可能上升的速度。

閱讀全文氣候變遷衝擊 南極底層水遽減

八里海岸 互米花草破壞生態

  八里海岸 互米花草破壞生態作者: 陳俊雄╱新北市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5月8日 上午5:30中國時報【陳俊雄╱新北市報導】達爾文提出「物競天擇」理論,認為生物界中只有適者才能生存,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出現「強龍壓過地頭蛇」狀況,儘管部分外來物種會帶來生活的便利,但卻有更多外來物種,嚴重危及到台灣特有種生物的棲息地。新北市八里淡水河口附近,近二年起出現不少從大陸漂洋過來的互米花草,這些原產於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灣的互米花草,早年被大陸方面引進造陸,沒想到卻在沿岸造成生態浩劫,儘管大陸方面已投入超過十億元人民幣整治,卻未見成效。這些互米花草不僅漂到金門海岸,甚至越過台灣海峽入侵到淡水八里海岸,農業局表示,互米花草不僅改變地型地貌,連帶也影響生物的生存環境,嚴重危害淡水河口這塊「全球緯度最高」的紅樹林生態,如何清除?迄今仍無定論。至於以「寵物」身分進口,最後卻遭棄養,流浪野外而危及當地生態情形,同樣屢見不鮮。其中,近年在新北市狀況最嚴重者,首推俗稱為「綠水龍」的中國水龍。政府開放綠鬣蜥合法進口後,疑似有寵物業者將綠水龍集體棄養在新店地區野溪,經過二年繁殖後,族群日益壯大,今年初新北市農業局與學者專家特別組成「獵龍集團」,至今已捕獲二百多隻綠水龍,但還有多少流竄在外?難以估計。由於農業局與專家仍持續捕捉,部分學者也樂觀認為,這批綠水龍有機會完整移除,避免為新店地區生態帶來浩劫。日前傳出烏來桶后溪的苦花,恐將遭到放流的香魚侵奪棲地而滅絕,對此農業局表示,目前僅獲悉區公所方面有反映,但對於香魚繁殖狀況尚未全面清查,因此是否確有苦花滅絕狀況,仍待釐清。農業局表示,國人熟悉的吳郭魚、草魚、大頭鰱等,其實全都是外來魚種,甚至地瓜、番茄等也是外來種,其中,吳郭魚繁殖的溪流中,還會造成河川九成以上物種無法存活,國人在放生同時,也應注意到放生物種,以免危及本土物種的棲地環境。

閱讀全文八里海岸 互米花草破壞生態

蜥腳類恐龍排沼氣 暖化地球

  蜥腳類恐龍排沼氣 暖化地球法新社 – 2012年5月8日 上午12:35(法新社華盛頓7日電) 英國科學家今天表示,數千萬年前生存於地球的大型恐龍,攝取枝葉茂密植物後排出的氣體可能使當時的地球暖化。這項研究刊登在美國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研究指出,就像牛在消化過程中製造、排放大量的甲烷(沼氣)一樣,重兩萬公斤的蜥腳類恐龍也排放甲烷使氣候暖化,而且排放量可能更大。距今2億5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氣候,據信氣溫比當今高。蜥腳類恐龍體型巨大、且有長頸,就像雷龍一樣可以吃草或攝食樹梢的枝葉。這類恐龍在1億5000萬年前數量很大,每平方公里從幾隻到數十隻之多。這項研究表示,這些恐龍每年總共可能排放5億2000萬噸甲烷,這個量相當於目前全球動物和工業活動一年的總排放量。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gency),目前全球牲畜每年排放8000萬噸甲烷,占全球與人類相關活動的甲烷排放量約28%。(

閱讀全文蜥腳類恐龍排沼氣 暖化地球

因應暖化危機 帛琉能源回收再利用

  因應暖化危機 帛琉能源回收再利用TVBS – 2012年5月6日 下午7:36全球暖化對各地生態產生影響,島國帛琉當地的飯店業者,為了落實永續發展的理想,採用將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系統做環保,同時還能省下不少開銷,來看看帛琉的環保對策。湛藍的海水孕育著繽紛的魚群,南太平洋上,美麗的島國帛琉其實正面臨著海岸流失的危機。當地導遊婁翔:「原本3年前的海岸線是在這邊,但是現在呢,3年之後海水上漲的速度,超過我們的預期,現在海水已經把沙灘後退到那裡了。」全球暖化的效應,帛琉民眾感受很深,沙灘後退,樹根遭到掏空,由珊瑚礁組成的國土,岌岌可危。而帛琉的對策,除了減少能源開銷之外,也更積極的將日常生活中的資源回收再利用,飯店裡的機器,可以有效管理熱資源,每個月減少12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還能替飯店省下約10萬台幣的開銷。飯店旁的水管則是能將天上降下來的雨水,回收再利用,每個月生產1200立方米的水量,可以用來灌溉、清潔,徹底利用水資源。帛琉島國,坐擁豐富的人文及天然資源,落實環境保育,也才能讓它得天獨厚的美景永續發展。

閱讀全文因應暖化危機 帛琉能源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