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冠平台》雪見走道 生態驚奇

《樹冠平台》雪見走道 生態驚奇

記者張勳騰/專題報導

雪霸國家公園雪見遊憩區在樹幹與樹幹之間設立了「樹冠平台」,這是國內國家公園首座提供給學術單位,研究樹冠層生態的平台;研究人員表示,平台設置後首次發現「台灣無螫蜂」,人工鳥巢箱還有艾氏樹蛙棲息及棕面鶯築巢,讓人驚喜連連,未來將逐步打造成約七層樓高的樹冠走道系統,讓遊客在空中更貼近樹冠層的豐富生態。

空中觀察生態 容納8至10人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林青指出,雪見遊憩區的樹幹層依附植物很多樣化,建立樹冠平台與走道系統,有利於探索森林冠層,提供長期生態監測、氣象資料分析等,因此花了十六萬元找來專業的攀樹團隊、木匠、護樹專家、高空繩索家等,在樹幹之間爬上爬下,在離地約二十一公尺高的樹幹層設置長、寬各二公尺,可容納八至十人的樹冠平台。

吊網採集昆蟲 發現台灣無螫蜂

研究人員說,在樹幹平台上用吊網、條套網及徒手方式,共採集到五百二十八隻昆蟲,其中以雙翅目最多,其次是膜翅目與鱗翅目,讓人驚喜連連;研究人員不僅發現昆蟲多樣化,還在雪見地區首次發現「台灣無螫蜂」,研判是分布在地球最北界無螫蜂之一。

樹冠平台上也設置蝙蝠巢箱及人工鳥巢箱,研究人員發現兩種巢箱都被長腳蜂群佔用,艾氏樹蛙也到人工鳥巢箱棲息,兩者「和平共存」,最近還發現鳥巢箱內有棕面鶯築巢,愈來愈多的生態新發現,凸顯樹冠平台的功能性。

負責推動樹冠平台的雪霸處解說課技士傅國銘說,國外早就利用及建造樹冠平台及走道進行生態調查研究,後期轉為提供遊客遊憩及環境教育使用。

雪見遊憩區的樹冠平台是全國各國家公園首創,目前先提供大學相關科系等學術單位申請使用,未來將規劃更多的樹冠平台與走道聯結,讓遊客在空中觀察自然生態,並做為環境解說教育的最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