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蘇澳鎮南安國小環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
| |||||||||||||||||
設計者
| 張嘉訓、游佳鈴、吳雅惠
| ||||||||||||||||
單元名稱
| 第三單元 第二課
| ||||||||||||||||
適用年級
| 四年級
| 教學時間
| 80分鐘
| ||||||||||||||
融入領域
| 社會領域
| 能力指標
|
| ||||||||||||||
融入環境
能力指標
|
| ||||||||||||||||
教學目標
| 1.認識傳統農村堆肥的製作方法。2.認識現代農村使用有機肥料的用意。3.珍惜生活週遭各種可再利用的資源。
| ||||||||||||||||
| 教 學 流 程
| ||||||||||||||||
對應環境
能力指標
| 教學活動設計
| 時間
| 相關資源
| 評量方式
| |||||||||||||
| *引起動機─播放農村堆肥圖片,詢問學生圖片中在稻田旁一堆堆的黑土是什麼用途?
*老師綜合學生答案,解釋農田旁的黑土為有機堆肥。
*詢問學生黑土中可能包含的東西有哪些?
*老師綜合學生答案,黑土中含有的東西包括樹枝、禽畜糞尿、落葉…等。
*發展活動─播放堆肥製作影片,影片播放完畢後老師詢問學生製作堆肥的流程。
*完成學習單
*向學生說明傳統堆肥的好處:
1.利用動植物的廢棄物,補充土壤養分。
2.減少垃圾量,讓廢棄物回歸大地,避免環境污染。
*介紹使用化學肥料的優缺點
——-第一節結束——–
*引起動機─詢問學生在生活週遭有哪些物品可作為堆肥的材料。
*老師綜合學生答案並說明。
*分組討論在學校可取得哪些堆肥材料。
*老師綜合學生答案並說明。
*分組進行製作有機堆肥。
*製作步驟:
1.蒐集材料(落葉、枯枝、爛泥、昆蟲屍體、狗大便、蚯蚓…)
2.將材料分層堆放於堆肥桶內。
3.將堆肥桶密封,寫上製作日期並放置於陰暗處後靜置三個月。
4.指導學生定時觀察堆肥液化進度。
*綜合活動:
1.學生分享製作心得。
2.成品提供校園植栽施肥及三年級自然課實驗使用。
——第二節結束——-
|
| 農田堆肥圖片
堆肥製作教學影片
學習單
投影片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