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名稱:社區印象、小小觀察家

融入議題:環境教育

設計理念:想要了解社區的環境問題,一定要先熟悉、認識社區。所以本學習活動讓學童實際去參訪社區,觀察社區的環境,希望透過本活動可讓學童更進一步去了解社區的人事物,培養愛護社區的情操。

教學目標:(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2)能以清楚的文字與圖畫,適切描述社區的景觀。

(3)能運用收集資料與記錄的方法瞭解與認識校園與住家環境問題,並能具體提出生活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

教學內容:

活動一:社區印象

教學說明:

1.教師請學童發表上、下學時所看到的社區景象,並繪出社區的景象,且鼓勵學童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周遭的生活景觀,關懷周遭環境。

2.製作「社區印象簡圖」。

3.教師引導學童就社區景觀特色,了解社區所屬的類型。

4.教師引導學童發表對周遭(社區)人事物的看法,了解自己與社區的互動情形,鼓勵學童珍惜、關懷和保護自己的生活環境。

活動二:小小觀察家

教學說明:

1.教師引導學童認識地球的原有面貌,再透過比較地球古今環境的差異,激發學童對環境的關懷之情,並藉由對美好環境的祈望,發展學童維護環境的能力與態度。

2.教師引導學童就「社區探險」的結果,發表社區環境需要改進的地方,並提出改善環境的方法。

3. 教師引導學童建立「維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觀念與態度,並鼓勵學童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保護環境的行動。

4. 教師引導學童認識地球環境汙染的種類與形成原因。

5. 教師引導學童了解環保的重要性與益處,學習環境保護的方法,鼓勵學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環保工作,明白惟有時時落實環保工作,才能幫助我們擁有美好的生活環境,也能讓後代生活得更好。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