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低年級水土保持教案設計

  1. 宜蘭縣防災教育【土石流】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20101021日,在梅姬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影響下,造成全臺豪大雨,蘇澳地區當天累積雨量達939毫米,多處山區土石橫流,傳出嚴重災情!不但在市區淹水最深將近2層樓,山區土石崩落造成土石流,白雲寺更傳出不幸的死亡消息。

臺灣因地理環境特殊,容易造成重大災害,有大部分的區域處在天然災害的潛勢環境中,因此,民眾應該要認識各種天然災害、瞭解天然災害如何影響我們、哪些地區居住的危險性較高,並做好預防工作及進行各種演練,以減少災害發生所造成的傷害。

防災教育是近年來學校越趨重視的議題,讓孩子知道災害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而長存危機意識,更能確保生命財產安全。本教學設計從蘇澳梅姬風災開始,引導孩子思考土石流可能帶來的災害,透過實驗幫助孩子瞭解土石流發生原因,並以模擬演練的方式,讓孩子在逃生疏散過程中,養成愛護土地、關懷他人的情操。

教材分析

本教材教學模組設計以教科書內容加以延伸,配合防災政策推動,強化生活技能學習,讓學生事先預防練習以因應安全急救問題,並經由運用各種能力,如自我覺察、批判思考、訂定決策等,瞭解土石流災害的應變方式,最後能實際運用於個人及家人日常生活中,保障安全。

教材概分為低年級、中年級與高年級三大部分,低年級教財包含「山林的怒吼」、「土石流從哪來?到哪去?」及「土石流之旅」藉由簡單繪本、動畫及歌曲…等教材,讓低年級學生從基本概念中去認識土石流,再從認識土石流中理解防災的重要性。中年級教材包含「土石流的現象」、「土石流的成因」,並以「土石流大富翁」做為綜合活動,協助孩子建立土石流現象的各種概念。高年級教材則包含「再見土石流」及「土石流知多少」三部分,重點在土石流防治工程的介紹及逃生疏散演練,讓孩子瞭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並培養愛護土地的情操。

教學設計架構

 


 

低年級水土保持ppt

低年級水土保持學習單

 

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

單元類別:土石流災害(低年級)

單元名稱:山林的怒吼

適用對象: 國小1、2年級

教學節數:共3節(共120分鐘)

十大基本能力

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表達、溝通與分享。

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規劃、組織與實踐。

運用科技與資訊。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自然與生活科技」

領域能力指標

1-1-1-1 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如顏色、敲擊聲、氣

味、輕重⋯⋯)。

6-1-2-3 學習如何分配工作,如何與人合作完成一件事。


 

「綜合」

領域能力指標

5-1-1 分辨日常生活情境的安全與不安全。

5-1-2 說明並演練促進個人及他人生活安全的方法。


 

「健康與體育」

領域能力指標

4-1-1 觀察住家和學校周遭環境,並知道保護自己的方法。

防災能力指標

單元目標

對應防災能力指標

一、知道土石流的現象

災害認知

B1能分辨各種不同災害的類型。

B2能知道災害發生前的徵兆。

B3能知道災害對於生活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防災警覺性

B8能主動關心災害相關訊息。

B9能主動關懷所處生活環境的安全程度。

二、了解土石流的成因

災害認知

B1能分辨各種不同災害的類型。

B2能知道災害發生前的徵兆。

B3能知道災害對於生活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防災警覺性

B8能主動關心災害相關訊息。

B9能主動關懷所處生活環境的安全程度。

防 災 素 養

類別

項目

素養內涵

防災知識

災害認知

B1能分辨各種不同災害的類型。

B2能知道災害發生前的徵兆。

防備知識

B3能描述災害預防與個人安全之間的關係。

應變知識

B4具備災害發生時求生的知識。

B5能列舉災害發生尋求協助的管道。

防災態度

防災警覺性

B8能主動關心災害相關訊息。

B9能主動關懷所處生活環境的安全程度。

防災價值觀

B8    能接受防災準備工作視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

B9    能了解防災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防災責任感

B10    能隨時注意自己與同伴的安全。

B11    能在災時主動關懷同伴並適時提供幫助。

防災技能

準備行動

B12    能參與防災、減災相關的演練行動。

B13    具備理解災害相關訊息的能力。

應變行為

B14    能在災害發生時做出正確的避災動作。

B15    能在災害發生時或災害發生後迅速脫離災害環境。

 

 

<td style="padding-left: 7px; padding-right: 7px; 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 solid #b30000 0.75pt; border-righ

單元名稱:山林的怒吼( 第一節)(40 分鐘)

教學內涵

1.土石流的現象

2.土石流的成因

1.觀看土石流相關的繪本及動畫

2.了解土石流的形成原因

教學活動

教師教學與說明

學生活動

時間( 分)

指導與評量

對應指標

一、引起動機

1.利用繪本「小熊種樹」讓學生了解為什麼會有土石流,以及遇到土石流應該如何應變。

 

2.聽完繪本故事後,學生對於繪本故事中不了解的地方,可自由提問,教師進行詳細解答。


 

專注聽講

 

 

 

踴躍提問

15

能踴躍提問。

綜合4-3-5能運用科學工具去鑑別、分析、了解周遭的環境狀況與變遷。

防災B3能知道災害對於生活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二、發展活動

1.播放土石流動畫,請教師先登入EIP帳號後,點選「貝利天空國小」→「學習萬花筒」→「動畫學習」→「自然生態」→「土石流」。

 

2.觀賞完土石流動畫後,進行分組競賽,請各組代表學生上台回答與土石流相關之問題。

自然的災害~山林的怒吼

http://www.berrysky.com.tw/Explearn/moviewin.asp?MovieId=259&show=0


觀賞動畫

 

 

 

 

各組討論活動

 

 

 

 

 

 


 

20

 

 

 

 

 

 

 

 

 

 

 

 


 

能專心觀賞動畫。

 

 

 

能針對問題回答出正確答案。

自然2-4-3-3探討台灣的天氣,知道梅雨、季風、寒流、颱風、氣壓、氣團、鋒面等氣象語彙,認識溫度、濕度及紫外線對人的影響

綜合4-4-1覺察人與自然的關係,並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做有系統的觀察與探究,發現及解決問題。

防災B1能分辨各種不同災害的類型。

防災B8能主動關心災害相關訊息。

三、綜合活動

 

教師總結,並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


 

引導學生整理土石流的成因

5

能了解何謂土石流

 

四、參考資料

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2.貝利天空國小

    

單元名稱:土石流從哪來?到哪去? ( 第二節)(40 分鐘)

教學內涵

1.能了解土石流的發生成因與如何避難與逃避技巧

2.能知道防災包、防災頭套的使用,及家庭防災卡製作填寫

教學活動

教師教學與說明

學生活動

時間( 分)

指導與評量

對應指標

一、引起動機

1.教師播放兒歌 我家門前有小河 正常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HqxO7nlHD4

2.再播放經歷過土石流災害後,將我家門前有小河 改編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z9J_6ynBeo

3.請學生就聆聽到簡短的歌曲內容後,分享兩者不同之處。

仔細聆聽

10

能積極發表

B3能描述災害預防與個人安全之間的關係。

二、發展活動

教師講解土石流如何發生與逃生方式:

 

  1. 學生能了土石流發生的條件。

à(1)豐富的堆積物:足夠的鬆散土砂提供土石流中所需的固態物質。


(2)充份之水分:充分之水分能降低土石流中土砂之間的摩擦力,是很好的潤滑劑,能夠幫助固態物質流動。

(3)足夠的坡度:足夠大的斜面坡度讓土石流有流動的動力,使土石流能克服土石的摩擦力後繼續向低處流動。

  1. 如果真的遭遇到土石流時,建議逃生方式應該從左右兩側方向逃離,而非往上或往下方向逃離。

     


 

 

教師講解災難發生時,應攜帶物品、防災頭套的使用,以及認識家庭防災卡:

 

  1. 家家戶戶當中最好能準備防災包,防災包中物品需要放入:
    1. 食物:2000水一瓶、營養口糧、巧克力粉、魚罐頭、高熱量食品 。
    2. 藥品: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藥物至少準備3-5日份、換藥包一份。
    3. 證件影本:身份證、存摺及護照等影本、大頭照2張。
    4. 求生物品:口哨、口罩、輕便雨衣或救生毯、童軍繩x2、輕便手電筒(或頭燈)、電池、小型收音機、螢光棒、防風打火機、瑞士刀。
    5. 少許個人物品。
    6. 備用現金少許。

       

       


 

  1. 發生災難除了攜帶防災包之外,還要保護頭部位置。災難發生第一時間可將防災頭套戴在頭部,防災頭套內的防災卡一定要填寫完整,如不幸遭遇事故,救難人員也能依防災頭套內的防災卡來進行聯絡。


  2. 下圖為家庭防災卡,防災卡應詳細填寫完整:

     


 

 

了解重點

仔細聆聽

 

 

 

 

 

 

 

 

 

 

 

 

 

 

 

 

 

 

 

 

 

 

 

 

 

 

 

仔細聆聽

 

 

 

 

 

 

 

 

 

 

 

 

 

 

 

 

 

 

 

 

 

 

 

 

 

 

 

 

仔細聆聽

 

 

 

 

 

 

 

 

 

 

 

 

 

 

仔細聆聽

 


 

 

 

5

 

 

 

 

 

 

 

 

2

 

 

 

 

 

 

 

 

 

 

 

 

 

 

 

 

 

 

 

5

 

 

 

 

 

 

 

 

 

 

 

 

 

 

 

 

 

 

 

 

 

 

 

 

 

 

 

 

5

 

 

 

 

 

 

 

 

 

 

 

 

 

 

3

 

 

 

 

 

 


 

 

能專心聆聽

 

 

 

 

 

 

 

 

 

 

 

 

 

 

 

 

 

 

 

 

 

 

 

能辨識圖片資訊

 

 

 

 

 

 

 

 

 

 

 

 

 

 

 

 

 

 

 

 

 

 


 

 

防災B3能知道災害對於生活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B8    能接受防災準備工作視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

B9    能了解防災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綜合4-3-2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討論如何保護或改善環境。

 

綜合4-4-1覺察人與自然的關係,並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做有系統的觀察與探究,發現及解決問題。

 


 

三、綜合活動

填寫家庭防災卡:教師將家庭防災卡於課堂中教導學生填寫,學生如不知道資料如何填寫,可讓學生翻閱家庭聯絡簿,或是讓學生帶回家請家長協助完成家庭防災卡的填寫。

實際操作

10

能積極參與活動

B9    能了解防災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四、參考資料

1.youtube中文版


 

   

單元名稱:土石流之旅 ( 第三節)(40 分鐘)

教學內涵

1.透過實地走訪,加強對土石流的認知

2.能整理對土石流知識的認知

教學活動

教師教學與說明

學生活動

時間( 分)

指導與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