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該只是一昧的用金錢滿足孩子的需求

聳動的新聞標題,你能不擔心嗎?

 

不滿父親未買PS3回家 沙烏地4歲男童開槍射殺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憤怒的4歲沙烏地阿拉伯男童,日前因為不滿父親拒絕買PS3遊戲機(Play Station 3)給他,於是朝父親近距離開槍,造成父親當場身亡。

根據當地媒體報導,警方抵達阿拉伯南部吉贊地區時,男童父親已經傷重不治,男童表示之前曾跟父親要求買PS3給他,當他發現父親並沒有買遊戲機回家,覺得很失望,才會趁父親更衣時,拿起手槍朝他頭部射擊。

警方目前正在偵辦當中,調查男童是否因為沉迷在暴力遊戲才導致開槍射傷父親,如果罪證屬實,男童將可能成為沙烏地阿拉伯國內最年輕的殺人兇手。

這則新聞,我想應該會給家長一點省思吧!
請你想一下以下幾個問題:
(1)你的孩子在書桌前做什麼,你知道嗎?
(2)你的孩子上網做什麼,你知道嗎?
(3)你的孩子在玩的網路遊戲是什麼,你知道嗎?
(4)你的孩子網路上的交友世界,你清楚嗎?
(5)你是否因為工作忙碌,而常以金錢補償孩子?
(6)你是否很久沒有和孩子面對面談話了?
如果針對以上的幾個問題,你的回答多是負面的答案,
那麼你就要好好思考你們的親子關係是否有需要加強的部份了,
別忘了,青春期的孩子多陪伴絕對比你一直提供金錢及物質享受,
更能夠帶領他走上正確的路……
最後,請您記得:愛孩子,不是只給他最好的,還要給他正確的……
願你我共勉之……

轉載:趙守博談品格教育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9日電)前中華職棒聯盟會長趙守博今天表示,曾詢問球員為何會打假球?球員回應,他們多來自出身不好的家庭,最差就是回到原點;讓他感慨,球員從小缺乏正確觀念,以致不懂珍惜榮譽。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上午舉行「社會風氣與扭曲的價值觀」研討會,前中華職棒聯盟會長、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理事長趙守博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做上述表示。

趙守博表示,品格教育應從小教起,而家長、公眾人物、偶像等都要注意一言一行,因為他們的行為可能會對小孩產生影響。

藝人徐熙娣(小S)日前曾在節目中品嚐彰化的蝦猴,並指味道像吃屎,引發彰化民眾不滿。

趙守博說,即使覺得吃到的東西很奇怪,但基於禮貌都該說聲謝謝,身為媒體人卻用吃屎來形容實在太沒涵養,也是對產業和自己的侮辱;另外也有人公開在媒體談論男女夫妻閨房之事,這也可能會給小孩帶來不良示範,讓他們以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身為前中華職棒聯盟會長,趙守博對職棒假球事件相當痛心;他說,曾詢問球員,為何會有打假球事件?球員回應說,他們大都來自出身不好的家庭,最差就是回到原點而已;這番回應不禁讓他感慨,球員從小缺乏正確觀念,以致於不懂得珍惜榮譽。

此外,家長過度溺愛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趙守博說,去年童軍總會在高雄舉辦大露營時遭遇大雨,經開會討論後決定不撤營,但卻有家長不通知主辦單位私自將孩子帶走,還說若不讓帶走就通知媒體,這也讓孩子原本能從童軍活動獲得的益處大打折扣。

趙守博表示,童軍教育教導要有責任感、樂於助人等價值觀,有助於促進品格教育,而現在有部分縣市推動校長培訓要參加童軍體驗,他也對這樣的做法表示肯定;他認為,品格教育應從小培養,希望品格教育、服務觀和童軍活動結合,並融入即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教中。1010409

 

 

孩子是我們手心的寶,

不管多辛苦,做父母的總是想把最好的給孩子,

但是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

我們教導的孩子有了解到做父母的苦心嗎?

還是把一切當做是理所當然,

甚至認為社會及身旁的人都要把他當成是寶一樣對待,

這樣長久下來,我們只是培養出許多的草莓族,

沒有辦法承受挫折,

也沒有辦法扛起責任,

只會一昧的享樂及以自我為中心………

各位父母,

這是你們期望的孩子嗎?

我想不是吧!

所以,從小就該盡起教養孩子的責任,

培養他肯吃苦、肯努力、肯負責的性格,

這樣才會是身為父母的驕傲吧!

也許我們沒辦法培養出另一個林書豪,

但是記得只要我們從小有教導他正確的概念,

相信將來他一定不會變成社會的大負擔……

 

轉載:網霸嚴重,兒盟教戰6要守則

網霸嚴重 兒盟教戰6要守則

調查發現,有超過三成接觸過暴力霸凌的影片或語言、四成孩子成為網路霸凌加害者。兒福聯盟昨(13)日表示,雖然國小四、五、六年級霸凌比率已由去年的1成降至7.1%,但也發現尚有一種「網路霸凌」類型,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而且不易透過教育系統來解決,需要進一步關注。

兒盟與台灣淘米、小蕃薯合作,針對這群18歲以下小小網路使用者進行調查。調查發現,四成的孩子曾在一些批評人的文章,按過讚或是回覆留言,隱然已成為網路的霸凌者,甚至有18.1%的孩子曾經做過匿名在網路上批評或是罵人、2.5%孩子曾經傳過色情圖片,4.5%匿名po一些假的訊息等違法行為;孩子成為網路霸凌者其實都不是有意的,而是因為網路認知的錯誤,調查中發現,有一成三的小小網路使用者認為網路上是匿名的別人查不到他,如此讓他們容易失去社會控制成為霸凌加害者;也有兩成三孩子認為人肉搜索很有趣可以維護正義,而忽略可能因此傷害無辜第三者。也有一成二的孩子在網路上曾經有受害經驗,其中最常在「線上遊戲的對話窗」被霸凌,其次為「聊天室」與社交網站「臉書」;這些被網路霸凌的孩子,逾半數(57.7%)覺得很生氣、四成六覺得很難過,甚至有一成二孩子會因此有輕生念頭。

問到孩子遇到網路霸凌的處理方式,調查發現,有八成以上的孩子表示他們逛的網站有些沒有管理員可協助,且逾半數孩子自陳問題投訴後沒有獲得解決。一般孩子有33.3%平日上網超過兩小時,但這群小小網路使用者就有六成四(63.9%)超過兩小時,假日甚至有兩成上網超過八小時。這些高度依賴網路的孩子普遍上網時間較長,而且四成(40.8%)覺得網路世界比真實世界有趣,近三成的孩子網友比現實世界的還多,上網已是他們生活的重心,情感依附的重要來源,可能也是逃避現實挫折的唯一出口,倘若在網路上遭受攻擊,又找不到求助的管道,後果不堪設想,國外有許多因霸凌而輕生的孩子,多數是受到網路霸凌的迫害。

網路世界是真實世界的縮影,調查發現在現實世界被霸凌的孩子,也會在網路上被大家霸凌,可能因為其不佳的人格特質與社交技巧就算化成文字也容易得罪人,且網路互動缺乏面對面與基本的認識,更容易產生誤解,讓這些現實被霸凌的孩子也有很高的比例被網路霸凌,是一般孩子(9.2%)的3.7倍。

為此,兒盟提出「反網路霸凌六要守則」,網站管理者「要監督要管理」;老師、家長「要宣導要告知」;學生「要自律要檢舉」,希望透過加強網站管理者責任、提升兒少網路安全認知以及成立網霸糾察小尖兵等多管齊下,把霸凌趕出孩子的網路世界,為孩子營造粉紅友善網路空間。

轉載:洪蘭教授提出的「配合生理時鐘,學習成效最佳」

洪蘭:配合生理時鐘 學習成效最佳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大人對孩子的態度會決定他的命運!」中央大學認知心理研究所所長洪蘭以科學角度說明,孩子的學習效果都有跡可循,神經、海馬迴都會因外在因素而改變,「一句負面的話造成的影響力,需要4句正面的話才能抵銷。」洪蘭認為,沒有什麼絕對的「天才」,把孩子放對地方,讓他把能力發揮出來,就可能變「天才」。

台北市公私立高國中小校長會議以台北市推動「把每個孩子帶上來」的理念,邀請洪蘭演講「大腦與學習」,從科學角度來談教育。

「大腦有可塑性,沒有不可教的孩子。」洪蘭記得,過去有位母親帶著孩子去求醫,醫生診斷結果發現孩子罹患重度自閉,醫護人員告知這名母親這孩子恐怕一輩子無法叫媽媽;然而,母親鍥而不捨,每天餵孩子吃飯時叫他張口發出「阿」聲時,順道加上一個「媽」音,幾年過去了,這名自閉症孩子終於喊了「媽」,從此開始會講話。

洪蘭點出,許多孩子花很多時間念書,但沒有與生理時鐘配合,學習效果不佳。黃昏時刻,人體神經接受度較弱,此這時讀書效果不明顯;最好等孩子吃過晚餐,小睡片刻,神經接受度逐漸回升,學習功效較佳。運動對學習也會加分,因為運動會刺激腦部分泌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對記憶有助益。很多人誤以為,孩子睡覺時,可以邊放錄音教學來學習;其實此時腦波無法接收外界訊息,睡覺時應該安靜,「一次專心做一件事就對了!」

「作夢有去蕪存菁和溫故知新的效果。」洪蘭解釋,科學家實驗發現,作夢時,老鼠的腦波波紋和清醒走迷宮時相近。很多學才藝或技術的人,練習時可能鋼琴彈不好或網球打不好,一覺醒來,會發現有明顯進步,是因為做夢能將資訊分門別類。

另外,洪蘭也提到升學主義下後段學生的學習效果,其實受到大人控制。洪蘭的孩子曾讀過後段班,當時她發現,教室燈光昏暗會影響學生視力和學習品質,請校長協助,校長卻回說,學生又不讀書,那麼多燈要幹嘛?顯示大人的態度影響了孩子的發展。

洪蘭強調:「這世界因孩子而不一樣,而孩子因妳而不一樣,這就是教育為何如此重要。」

▲中央大學認知心理研究所長洪蘭指出,很多人誤以為,讓孩子聽聲音入眠可達到學習或潛移默化的成效,其實睡著時腦波無法接受到外界的訊息,她建議,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情就好。(圖文/黃士航)

教育新聞轉載–台東、宜蘭、金門可能會規劃全區免試喔!

台東、宜蘭、金門規劃全區免試

〔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台中報導〕後年起實施的十二年國教已經「箭在弦上」,初步草案昨天出爐,教育部初定的特色招生上限為二成五,七成五為免試入學,不過台東、宜蘭、金門等縣市均朝著「全區免試」的方向前進。

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上表示,十二年國教要做到公平和透明,家長可安心掌握,才會放心,成功關鍵就在於「高中職都變得很好」,有很多「好的高中職」,所謂好的高中是要能培養學生各面向的競爭力,包括有競爭力的思考、比較多元的競爭能力、好的知識學養、語言溝通能力等。國中小的教學品質也要配套提升,他希望「未來學生的學習可以更快樂,能力更好」。

台北市立復興高中畢業的蔣偉寧也首次對明星高中表示看法,明星高中其實沒有真正的定義,應是自然形成的現實,學校有好的傳統,校友對明星高中也有一定的情感,某種程度應給予尊重。至於十二年國教免試超額比序一事,蔣偉寧則強調,如果普遍的高中職都不錯,那麼比序就不會再是關鍵。

不過,各個學校特色招生和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等實際做法,一直是十二年國教最敏感也最受爭議的問題,教育部均「授權地方」因地制宜,由於基北區是「一級戰區」,昨天基北區教育首長均強調,細節還要再溝通,無法對外說明。

台南區同樣有明星高中的需求,台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表示,南一中和女中想要有八成五的名額採取特色招生,不過台南市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特色招生比教育部規定上限二成五少,南一中和女中的特招比率就要降低。

中一中和女中特招比率約為五到六成,雄中和雄女則約為七成到七成五,而屏東區的全區特招比率會做到上限二成五,不過包括台東、宜蘭、金門等就學區則朝向「全區免試」的方向規劃。

寒假到…快樂到….別讓”性”致高張,誤了你……

放寒假了,

大家都超開心的,

可以睡得很晚,

也可以玩得很玩,

可是各位同學們,

別忘了,

在青春期時,你難免會有衝動的時候,

但你是個有健全身心,

有思考能力的一個人,

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

而做了讓自己後悔終身的事,

也許你會將學校老師的叮嚀當成”碎碎唸”,

但是基於保護你們,教導你們,

我還是要說:請切記”做任何事之前,務必三思而後行,

現在的一時衝動,是會牽涉到法律問題的,

也請你們不要在外面做任何破壞校譽的事喔!

                                                by一個忍不住想叨唸的OBS

 

 

教育部吳部長給全國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部長致全國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全國各級學校學生家長,您們好:

99學年度第一學期即將結束,孩子期待的寒假就要到來。今年寒假因調整延後開學,因而假期較長且完整,也許您已問過孩子將做何規劃,也許您也正在為如何幫助孩子善用假期而傷神。「天下父母心」,此份關心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也令人感佩。

學校教育有學期之分,但學習沒有假期之隔,尤其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更是一刻不容停歇,而且學習的層面可能更貼近生活與經驗。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假假期,清基 想藉此提出一些請託與呼籲,請家長們一起來為孩子不中斷的學習做些努力。

首先,懇請家長們特別關注孩子寒假期間的安全與健康。對於高中職及大專以上的大孩子,固然宜尊重他們的興趣與志向,由其自主安排參加社團活動、課輔、遊學、服務、登山旅遊或工讀的活動,惟仍請了解其規劃與動向,叮囑必要的安全意識和健康的維護。若有任何疑慮或需要,可與自己學校的學生事務處或教官室聯絡尋求協助;而若有身體不適,則應立即就醫,並避免參加團體活動、進出公共場所,做好自主健康管理。

至於國中小及幼稚園小朋友的家長,除注意上述安全與健康外,更要費心處理孩子安置與學習的問題。在此,清基 想提出幾點建議:

一、寒假期間如能親自帶領孩子最佳,但如因工作關係必須安置孩子,則親人是較好選擇,如家中的長輩或親戚。否則安置的場所宜注意是否立案、服務人員是否合格、服務是否完善、環境是否安全?

二、除叮囑孩子生活起居正常、按時完成寒假作業,如果時間允許,建議親自帶領孩子參與各種學習體驗活動,如農漁村體驗、參觀各類型社教館所的展演活動、或鄉土文化巡禮等,以增進孩子多元探索機會。

三、春節期間、若有機會需帶領孩子返鄉祭祖、會見親朋好友時,建議您讓孩子體會傳統文化的溫馨氣氛,在闔家團圓中感受長輩的關懷,親朋的情誼,進而知所源來,而能感恩惜福。

四、為孩子在假期中安排技藝學習或活動,是許多家長的規劃,不過除了經濟的考量,也期望能多關注孩子的興趣。只有孩子感興趣的事,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五、建議您利用時間多陪孩子閱讀,不論是床邊說故事或一閱讀,協助孩子愛上閱讀,必定是最值得的投資。同時,如能利用假期帶孩子上圖書館,讓孩子懂得運用圖書館資源,更能為孩子終身的學習奠定基礎。

最後,為鼓勵人人起而行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清基懇請全國學生家長一起在生活中實踐學習密碼331:鼓勵每人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學習30分鐘及日行一善,養成終身學習、規律運動及行善習慣,希望藉由鼓勵個人身心靈三方面自我修為,即透過終身運動促進健康、終身學習促進心理成長及終身反省達到靈性滿足,以培養學習型公民,建立終身學習社會。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投資教育就是投資國家的未來。增進孩子的安全、健康的學習、成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而且沒有假期之別,期望大家一起來關心我們的孩子。謹祝

兔年行大運

萬事如意

clip_image002                     

                        教育部長                           敬上

                                      

                                     中華民國100118

 

12年國教 國中生要有診斷評量 沒過要進行補救教學

國中生須經診斷性評量 沒過要補救

更新日期:2011/09/26 04:11

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陳怡靜/台北報導〕行政院核定十二年國教計畫,教育部昨日宣布,明年、後年將分別編列二百億元預算,一○三年起每年投入三百億以上,且將啟動新一波的教學、教材、評量的改革,從今年國一生起,每學期要參加「診斷性評量」,若未通過,將強制參加補救教學,以確保國教免試不會使學生程度下降。

全教會質疑排擠其他教育經費

但部分民間團體對於經費來源仍有諸多疑慮。全國教師會秘書長吳忠泰質疑,在沒有法源保障的情況下,預算恐無法穩定,且可能排擠其他教育經費。振鐸學會理事長丁志仁則呼籲,應修改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把教育預算下限由目前政府前三年歲入平均的二十一.五%提高為二十二.五%,明定每年新增的二百億元應專款用於十二年國教,十年內至少投入二千億元。

教育部已規劃「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台師大心測中心正在研發「診斷性評量」,優先對國中生實施,學生如沒通過評量,須在寒暑假或平日進行補教。

「診斷性評量」將由各校自行實施,不是全國統一舉辦大型測驗。台師大心測中心主任宋曜廷形容,「就像是門診一樣」,針對英文、數學、自然三科進行評量及改善。

教育部長吳清基指出,已組成中央宣導團,將到各縣市說明十二年國教實施計畫,未來要持續進行教學、教材的改革,如果老師教學態度及方法沒有跟著提升,將與教師評鑑掛勾。不過,家長最關心的入學方式、學區劃分,要等到明年四月才會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