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內~~說故事比賽

     班內「說故事比賽」很精彩,大家都準備的很豐富,老師給了『認真獎』,獎勵這些願意付出時間讓自己更進步的小朋友。

    還有小朋友看了大家的表演,終於忍不住「踢館」了,希望爭取說故事的名額,老師給了『勇氣獎』!這一節課大家都聽了好多故事呢!!

    最終選出「育群」、「語柔」兩位小朋友代表班級出賽。在22日比賽前要再多練習喔!!

好文共賞~~~關於堅持的繪本-露露養雷龍

露露養雷龍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2812

導讀

  好萊塢影集《六人行》出現過這樣的場景:法蘭克帶著小孩(三胞胎)去探望姊姊菲比。姊弟在咖啡館裡閒聊敘舊時,三胞胎則在一旁跑跳玩鬧。法蘭克好不容易把玩累的孩子在咖啡館沙發上哄睡了。他看著孩子熟睡的臉,輕聲說:「看著他們小小的臉蛋,會覺得他們簡直就是天使!」當當菲比忍不住想要抱起其中一個的時候,只見法蘭克驚慌的阻止:「不要,不要。不要把他們吵醒。老實說,我累壞了。他們醒的時候,到處跳、到處叫,像小惡魔一樣啊!我已經好幾天沒睡覺了。」觀眾看到法蘭克近乎害怕的表情,忍不住噗嗤大笑。不過這句話的確道盡了許多父母的心聲:孩子醒著的時候是惡魔,睡著的時候是天使。

  根據調查,父母親認為兒童出現的偏差行為中,以不懂得禮貌、老是吵著要零食玩具、喜歡高聲尖叫、哭鬧耍賴以及摔東西發洩怒氣等最普遍,父母往往束手無策。這些低EQ的行為全都可以在這個故事中的主角露露身上看見,難怪她會被認為是讓人非常非常頭痛的小孩了!雷龍在遇見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露露之後,運用了什麼技巧使得露露一哭二鬧三尖叫的伎倆全不奏效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

「怕麻煩」的代價是大麻煩

  「沒耐心」往往是傷害親子合諧關係的主因,由它衍生而出的副產品「不耐煩、怕麻煩」正是促使孩子得以利用耍賴達到目的的癥結。露露的爸媽就是怕麻煩,只要露露開始尖叫,就棄械投降,卻不知道其實是自己助長了露露用尖叫達到目的的觀念。反觀雷龍處理露露驚聲尖叫的情況時,他以「時間換取空間」,展現高度的耐心,寧可忍受一時的噪音,靜心等待露露喊到累了自動停止為止。

  再者,露露的爸媽「立場搖擺」也是助長露露任性的原因之一,他們在無法改變露露的心意之下,會逐步退讓,嘗試用另一個東西(玩具、零食或是小動物……)來換取短暫的安寧。這一下,又助長露露自大的氣焰了。反之,在雷龍要帶露露回家的途中,就展現堅定的立場。在和露露鬥智不鬥氣的過程中,雷龍(儘管)口氣委婉有禮,態度卻始終一致,不管露露表現如何蠻橫、高傲、溫和(注意到了沒?隨著時間過去,露露說話的方式有轉變了唷),甚至連「請」字都出現了,雷龍要帶露露回家的立場都沒改變,這也才讓露露終於明白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孩子是一面反射大人情緒的鏡子

  在露露表現出的行為中,「沒禮貌」應該是最讓人頭疼的一項了,連跟她打過交道的動物都這麼覺得,熊、蛇、老虎都吃足了苦頭呢。如果我們再仔細想一想,當這些動物受到侵犯的時候,直接把不舒服的情緒宣洩出來,對待露露的口氣很不客氣,使得露露立刻以強硬的態度回應。反觀雷龍在跟露露說話時,口氣舒緩、溫婉,即使很堅持的要帶她回家當寵物,用字遣詞還是很有禮貌。這也使得露露從剛開始的哭鬧,轉變到(或許她自己還沒發現)不自覺的用溫和的語氣請求雷龍讓她回家。

  人們常說:言教不如身教。當爸媽舉起手指指責孩子說話、行為舉止沒禮貌的時候,也應該反過來想想,自己平常對待別人的態度、語氣是不是粗魯無理兼無禮,讓孩子趁機有樣學樣?

  開始永遠不嫌遲!(It’s never too late to start.)孩子行為轉變是需要時間的,父母要想導正孩子的偏差行為,就應該先培養自己的耐心,別以「怕麻煩」當藉口。言語之間,多多利用「請、謝謝和對不起」,讓孩子去習慣這些字詞。面對孩子低EQ的行為時,用委婉的口氣、堅定的立場等正面的態度帶出孩子正面面對事情的態度,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說出:請、謝謝和對不起。

 轉載自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3419595&bid=24&r=0&page=1

一年級99學年第2學期學生收費明細

一年級99學年第2學期學生收費明細
收費項目金額 
學生活動費0由縣府全額補助。
班級費0由縣府全額補助。
教科書成本費480 
平安保險費15299學年度學生平安保險費上學期收$153、下學期收$152
家長會費100家長會費由弟妹一人繳交
午餐基本費099學年度第2學期起,原「午餐基本費300元」及「午餐燃料費160元」併入「午餐費」收取。
午餐燃料費099學年度第2學期起,原「午餐基本費300元」及「午餐燃料費160元」併入「午餐費」收取。
電腦設備維護管理及網路使用費0依學校資訊課程排定狀況由縣府全額補助
午餐費3434每月收$765(內含基本費及燃料費)、共收4個月又11(每天34)可一次繳也可按月繳
簿本費262(本項為導師代收款)
合計4428 

好文共賞~~壞孩子是教出來的

壞孩子是教出來的

 

洪淑娟◎著

要讓孩子學會掌控情緒,父母一定要先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易怒、暴躁、難以溝通,全都是自己教出來的,因為我們就是孩子的最佳學習樣板。

 

有人問我對現今教育的看法。我的想法是,教育應該是要教孩子成為一個圓滿的人,並非只教智育。現在網路這麼發達,任何知識都可搜尋得到,唯有人品、健康與情緒的管控,需要大力培養和維持。由於三個孩子都是好奇寶寶,小時候我便塞給他們中英文版的百科全書,小腦袋瓜裡所有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在書中找尋答案。

 

孩子的情緒控管能力,是我認為在教育中需要加強的一環。懂得管理情緒的人,將來不論是在職場或是婚姻上,都比較不容易擦槍走火。看看現在荒腔走板的社會新聞,情緒失控的媽媽帶稚子燒炭自殺、孩子要不到錢就砍傷老爸、男子不滿女友要求分手就潑硫酸讓女友毀容……社會版面上種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新聞,其實都和情緒控管能力有關。尤其是整天在家帶孩子的家庭主婦,如果再遇上一個不體諒太太辛苦的老公,不抓狂才怪!

 

在教養的過程裡,我也曾有被孩子惹惱到抓狂的時候,但每次情緒到臨界點時,我總是會讓自己深吸一口氣、微笑,把即將排山倒海而來的壞情緒壓下。這時候真的得看個人的修養了!因為我深深明白,影響孩子個性最大的因素就是父母的情緒。父母如果是易怒、暴力、挑剔的,孩子就會叛逆、難以控制。所以,要培養孩子的情緒管控能力,首先要從自己做起,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亂發脾氣、動不動破口大罵,孩子只會依樣畫葫蘆,變成一個EQ不夠高的孩子。

 

可惜,很多父母無法即時領悟這個道理。因此,我認為大學教育應該開辦教育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課程,教他們先愛自己,讓自己可以獨當一面。先豐富自己,才有能力豐富別人。我也提供幾個管控情緒的經驗法則,供大家參考:

一、學會話出口前,先在腦中、口裡反芻一下

二、孩子的情緒風暴來臨前,先和孩子談談,引導他把壞情緒宣洩出來

三、少用責罵、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避免衝動說出:「給我閉嘴」這類情緒用語。蘇聯教育思想家馬可連柯說過:「心平氣和、認真和實事求是的指導,才是教育應有的外部表現,而不是專橫、憤怒、叫喊和懇求。」不尊重的溝通方式,只會讓親子關係愈來愈對立,也只會造就孩子用情緒解決問題。

四、父母要培養清淨的力量。父母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對孩子其實有深遠的影響力。以禪的角度來看,父母若在身心靈的修養上有清淨的起心動念,自然也能傳遞給孩子正向的能量。

五、用幽默化解尷尬。當親子關係緊張時,不妨幽默一下,所有的不快都能瞬間化解。

六、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有自信的孩子,在面對他人的惡意攻擊時仍能沉穩以對,而且也會比較有抗壓性。

 

要讓孩子學會掌控情緒,父母一定要先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易怒、暴躁、難以溝通,全都是自己教出來的,因為我們就是孩子的最佳學習樣板。所以,要讓孩子聽話,自己也要有耐心聽孩子說話,不要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

 

更廣義的來看,情緒管理和抗壓性有絕妙的相對性。情緒控管不好的孩子,脾氣自然不好;脾氣不好的孩子一碰到壓力,當然就無法抵擋,遍體鱗傷。因此,親子之間一起建立紓壓的管道,也是提升EQ的好方法。例如:一起打球、慢跑、騎腳踏車,或是一起畫畫、看電影、吃頓大餐等等。附帶收獲是孩子絕對不會「宅」!

 

就我所知,美國有些中小學會偶爾在課程中加入冥想的練習。老師讓孩子坐下,閉上眼睛、意念集中,靜坐二十分鐘。這幾年,我自己從靜坐中得到很大的好處。而最近的實驗證實,靜坐冥想有助降低一個人的焦慮感。我的一位上師,三十多歲的詠給.明就仁波切(《世上最快樂的人》作者)自小有恐慌症,經過長年修行靜坐之後,竟然被哈佛大學腦神經部門,測得有史以來人類最高的快樂腦波指數。至於強化注意力的集中、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更是不在話下。

 

像這些設計得當、適合孩子的放鬆技巧,早早學會,對他們未來的抗壓能力就會有所幫助。

寒假作業最優獎

老師總算把寒假作業批改完也訂正完了

大部分小朋友都做得很認真~~恆毅.果壘.佳諺.杰朋.元成.育群.冠彣.星伯.名祥.子宸.子涵.語柔.妤榛.玉青.俐儒.佩滋.庭瑄.孋庭.靜惠…給你們拍拍手

只可惜全班訂正時~~~有幾個小朋友不是很用心聽講…還有錯誤耶

最後~~獲得5等級最高榮譽的~~

"星伯""語柔""佩滋""孋庭""靜惠"

大家要向他們看齊喔!!

新學期一週過了~~~大家趕快收心吧^0^

好文共賞~~如何用言語讚美孩子

如何用言語讚美孩子

傑佛瑞‧伯恩斯坦◎著 鄭清榮◎譯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當你讚美孩子時,要確定你的讚美是有意義的。當你在讚美孩子的時候,請務必將謹記以下幾點於心:

1.做就對了。我算是很不吝於讚美孩子的人了,不過,以前我也都會在讚美孩子前再三思考是否有在正確的時間裡、針對正確的事情來讚美孩子,但現在,我的建議是不要考慮太多,先做就對了。有些父母很害怕萬一太常讚美孩子,反而會招致孩子對讚美的感。其實只要是真心誠意的,就算每天都讚美,也不會造成對孩子的過度讚美。(請參見下表)

2.誠意最重要。即使是行為偏差的孩子自以為與你地位相同,但有時他們還是會有自殘形穢之感。大多數我輔導過的行為偏差孩子都不相信父母會真心讚美他們,他們認為父母的讚美都不是發自真心。要做到真心讚美孩子,就是要發自內心地說出來。我最近聽到一位父親告訴十四歲大的女兒:「你竟然能拒絕朋友的誘惑不抽煙,真的讓我很為你感到驕傲。」這個女兒知道父親很在意這件事,所以,她相信父親的讚美是很有意義的。

3.讚美要具體。讚美的內容更具體,才會讓孩子覺得更真誠,也更有效力。用具體的話讚美孩子,可以增加對他評價的誠意,也能幫助他正確地了解自己做了什麼正確的事。你可以告訴孩子說:「謝謝你說了『請』和『謝謝』」,這麼說能讓孩子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種正面行為。你這麼說,會比說:「你今天表現得很好」更有效。又譬如說:「謝謝你毫不抱怨地幫我把東西搬上搬下,真的讓我好高興」會比你說:「我很喜歡你在我們一起去購物時的表現」要來得更好。所以,記住,這一點很重要,讓孩子確實知道他這次所做的跟以前不同的地方何在,以及這次的行為為何會受到讚美。以下是一些表達讚美的範例:

「謝謝你主動把餐桌收拾乾淨。你的主動幫忙,讓我能夠專心清理廚櫃。」

「我真的很感激你能理解我沒辦法繼續讓你的朋友搭便車去上班的事情。」

4.少即是多。許多父母雖然是好意,但卻常常把話說得太多。即使如我,也曾經屢屢犯下這個錯誤。為了避免孩子覺得你不夠真誠,請用正面的方式來評價他,然後就停止別再說了。讚美不僅要說的少,更要說得更簡單,譬如:「你今天在店裡的表現真的很有耐心。」,就算她只是聳聳肩,表現出蠻不在乎的樣子,你也別被她的裝模作樣給騙了。你不用為了強調而告訴她說:「孩子,今天換做是我,也沒辦法應付得跟你一樣好。」。只要誠心的讚美,她都會聽得到,而且,這些讚美之詞也會讓她感受很好。請相信正面讚美的力量,盡力發揮吧!

5.越快讚美越好。在你看到孩子做出正面的行為時,要儘快讚美他。你拖得越久才讚美他,越會影響孩子往後再做出這種行為的欲望和動機。當然,有時你可能錯過了讚美孩子的黃金時間,特別是你剛開始運用這種技巧時。不過,你還是可以告訴他:「我是認真的,我有注意到今天你陪弟弟一起玩玩具,你真的很體貼。」

6.讚美要多樣化且隨機。讚美孩子時,請避免每次都用同樣的詞。讚美的內容越多樣化,就越能打動孩子的心。心理學家史金納博士建議父母,利用讚美之詞敦促孩子做功課、學習才藝。口頭的讚美很重要,但也不要忘記事實給予實質的讚美,例如送孩子想要已久的CD,或期待已久的甲玩,這些作法都具有助長正面行為的效果。請花一分鐘思考以下的情形:如果有人每天經過你的面前用同樣的語調和方式跟你說:「嗨!」,你可能很容易忽略對方正在和你打招呼。但如果對方是用更活潑的方式,或是詢問你一些問題,你反而會注意到他。同理,如果你的孩子做了什麼不錯的事,而你每次都只會說:「做得好」,久而久之,你的讚美就會逐漸失去了意義,孩子會覺得你只是隨口說說,不具意義。事實上,還真的是這樣。每次都用不同的讚美之詞,會讓孩子認為你的讚美是真心的,自然樂於接受。

★表.值得讚美和獎勵的行為

尋求協助

跟別人一起玩玩具

整理床鋪

結交新朋友

輕聲細語

態度良好

不打擾別人

幫助別人

緩步慢行不蹦跳

開始做功課

不打斷別人談話

有彈性

會道歉

把功課做完

有幽默感

可解決衝突

上表顯示的是孩子值得讚美的正面行為。請把這張圖表影印下來,並放在容易看得到的地方。隨時拿這張圖表來提醒自己,作為獎勵孩子正面行為的參考。至於後面的空白欄位,則留給你記錄孩子具體的正面行為。

新手父母出版
《教孩子,可以不生氣》

(資料來源:新手父母出版 提供)

期末評量

本週四五為期末評量

13日(四)為國語期末評量    範圍:翰林版第一至八課

14日(五)為數學期末評量    範圍:部編版第六至十單元

複習請以課本和習作為主喔^0^

祝大家都有個不錯的成績   過個快樂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