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60410(一)
二、對象:402
三、教學目標:
(1)能認識家鄉產業:農林漁牧業、工業、服務業
(2)能知道父母的工作屬於哪一級產業
(3)藉由統計明白頭城鎮屬於第二級產業的鄉鎮
四、敎學內容簡述:
1.於白紙上書寫父或母的工作。
2.上台報告父或母的工作內容,再站到該工作應屬於哪一級產業的牌子下,讓全班同學確認分類是否正確。
3.最後張貼於黑板,統計各級產業的人數。
4.人數最多落於第二級產業,故可推測頭城鎮屬於第二級產業的鄉鎮。
五、活動照片:
五、教學心得與省思
(1)
•請學生寫下父或母的職業,不少學生的第一個反應是「我不知道是什麼耶?!」可見學生對於家長的職業不是很清楚,或許不關心,或許沒機會了解,所以上台分享時,顯得很詞窮。
•對於老師的提問,如「蓋房子」,是灌水泥漿的工人?還是疊磚塊的?還是配置水管(電線)的水電工?有的會恍然大悟,「是水電工啦!」有的還是「不知道耶!」
•剛好可以藉此堂課機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回家和父母親聊一聊。也能讓同儕間互相了解一下。
•下次會嘗試先請學生回家了解父母的職業,這樣,課堂上可以和同儕共享的內容也會更多。
(2)
•有學生說:我不知道爸爸媽媽的工作?我回答,那你寫其他家人的工作。
•事後透過導師了解,該生家庭背景複雜。所以老師應該發揮專業的敏感,當學生透露些許訊息時,應有所察覺,適當引導。也能藉此機會再去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授課的學生。以避免不當言辭(舉例)的出現。
(3)
•會遇上產業分類的問題。
•有學生寫「老闆」,他說,爸爸是建築公司的老闆,但是會去工地蓋房子,所以他堅持爸爸的職業是「工業」。
•有些工作很難完全區分為工業、商業或服務業,可以藉此舉例給學生知道。
(4)
•該班學生父母從事農、漁業者3人;從事工業者13、14人;從事服務業者9、10人(有些行業無法分清界限)。由此可見,頭城鎮應該是屬於從事第二級產業較多的城鎮。如果樣本越多,應該越容易觀察的出來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