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展延研習成員回饋分析:
u 第一場次總人數:30 人
項目  | 題目(以下為範例,可視需求自行增加,亦可以圖表分析呈現)  | 學員滿意度(人數)  | ||||
5  | 4  | 3  | 2  | 1  | ||
研習主題  | 能增進自我專業知識提升。  | 10  | 12  | 8  | 0  | 0  | 
研習主題合乎需求,輕易對課程有初步概念。  | 8  | 17  | 5  | 0  | 0  | |
研習安排  | 研習訂定之時間恰當,方便參加。  | 5  | 18  | 7  | 0  | 0  | 
研習場地規劃及座位安排恰當。  | 12  | 12  | 6  | 0  | 0  | |
課程內容  | 講師講解清楚,深入淺出且生動有趣。  | 8  | 12  | 10  | 0  | 0  | 
課程內容吸引我的注意,且能與聽眾有良好的互動。  | 15  | 10  | 5  | 0  | 0  | |
自我成長  | 我很用心參與此次研習,且深入了解課程內容。  | 13  | 17  | 0  | 0  | 0  | 
我還會積極參與相關研習,提升自我知能  | 20  | 10  | 0  | 0  | 0  | |
其他  | 您對本次活動的具體建議是: (質性問卷或現場訪談)  | |||||
檢討及後續改善  | 請辦理單位自填(可針對辦理內容、學員回饋及本次活動後續應用推廣進行檢討) ※本場次的課程著重於環境教育的觀念扎根,但整日的室內課程讓學員感受較為 疲憊,未來修正課程編排的方向會朝上午為室內知識建構,下午安排室外體驗學 習課程,讓知識得以有實際操作的面向。  | 
u 第二場次總人數:34人
項目  | 題目(以下為範例,可視需求自行增加,亦可以圖表分析呈現)  | 學員滿意度(人數)  | ||||
5  | 4  | 3  | 2  | 1  | ||
研習主題  | 能增進自我專業知識提升。  | 12  | 20  | 4  | 0  | 0  | 
研習主題合乎需求,輕易對課程有初步概念。  | 25  | 9  | 0  | 0  | 0  | |
研習安排  | 研習訂定之時間恰當,方便參加。  | 10  | 18  | 6  | 0  | 0  | 
研習場地規劃及座位安排恰當。  | 28  | 6  | 0  | 0  | 0  | |
課程內容  | 講師講解清楚,深入淺出且生動有趣。  | 15  | 9  | 10  | 0  | 0  | 
課程內容吸引我的注意,且能與聽眾有良好的互動。  | 20  | 10  | 4  | 0  | 0  | |
自我成長  | 我很用心參與此次研習,且深入了解課程內容。  | 27  | 7  | 0  | 0  | 0  | 
我還會積極參與相關研習,提升自我知能  | 20  | 14  | 0  | 0  | 0  | |
其他  | 您對本次活動的具體建議是: 希望環境教育法規的課程可以多開一些梯次,讓需要展延認證的學員有機會上課。 (質性問卷或現場訪談)  | |||||
檢討及後續改善  | 請辦理單位自填(可針對辦理內容、學員回饋及本次活動後續應用推廣進行檢討) ※依據上一場次的經驗我們修正了本場次的課程編排,因講師時間上搭配不易, 所以上午為室外課程~環境教育的實際體驗,下午為室內課程~環境法規的認識, 廣獲學員好評,未來會再針對學員們所提出的回饋進行反思與修正。  | 
u 第三場次總人數:30人
項目  | 題目(以下為範例,可視需求自行增加,亦可以圖表分析呈現)  | 學員滿意度(人數)  | ||||
5  | 4  | 3  | 2  | 1  | ||
研習主題  | 能增進自我專業知識提升。  | 22  | 8  | 0  | 0  | 0  | 
研習主題合乎需求,輕易對課程有初步概念。  | 20  | 4  | 6  | 0  | 0  | |
研習安排  | 研習訂定之時間恰當,方便參加。  | 15  | 10  | 5  | 0  | 0  | 
研習場地規劃及座位安排恰當。  | 18  | 10  | 2  | 0  | 0  | |
課程內容  | 講師講解清楚,深入淺出且生動有趣。  | 18  | 12  | 0  | 0  | 0  | 
課程內容吸引我的注意,且能與聽眾有良好的互動。  | 20  | 6  | 4  | 0  | 0  | |
自我成長  | 我很用心參與此次研習,且深入了解課程內容。  | 22  | 8  | 0  | 0  | 0  | 
我還會積極參與相關研習,提升自我知能  | 20  | 7  | 3  | 0  | 0  | |
其他  | 您對本次活動的具體建議是: (質性問卷或現場訪談)  | |||||
檢討及後續改善  | 請辦理單位自填(可針對辦理內容、學員回饋及本次活動後續應用推廣進行檢討) ※環境教育與生活息息相關,絕非僅止於環境保護與生態教育,本場次課程針對~文化景觀與資產、水土保持與防災防洪等面向,藉由認識古蹟、文化景觀與文化及環境災害議題、透過實際案例討論瞭解文化景觀與資產保存的意義,及思考人類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 
u 第四場次總人數:26人
項目  | 題目(以下為範例,可視需求自行增加,亦可以圖表分析呈現)  | 學員滿意度(人數)  | ||||
5  | 4  | 3  | 2  | 1  | ||
研習主題  | 能增進自我專業知識提升。  | 18  | 8  | 0  | 0  | 0  | 
研習主題合乎需求,輕易對課程有初步概念。  | 20  | 6  | 0  | 0  | 0  | |
研習安排  | 研習訂定之時間恰當,方便參加。  | 15  | 5  | 6  | 0  | 0  | 
研習場地規劃及座位安排恰當。  | 22  | 4  | 0  | 0  | 0  | |
課程內容  | 講師講解清楚,深入淺出且生動有趣。  | 21  | 5  | 0  | 0  | 0  | 
課程內容吸引我的注意,且能與聽眾有良好的互動。  | 15  | 7  | 4  | 0  | 0  | |
自我成長  | 我很用心參與此次研習,且深入了解課程內容。  | 18  | 8  | 0  | 0  | 0  | 
我還會積極參與相關研習,提升自我知能  | 16  | 10  | 0  | 0  | 0  | |
其他  | 您對本次活動的具體建議是: (質性問卷或現場訪談)  | |||||
檢討及後續改善  | 請辦理單位自填(可針對辦理內容、學員回饋及本次活動後續應用推廣進行檢討) ※本場次是在員山鄉湖西村的雙連埤生態教室舉辦,並邀請荒野保護協會的專業 人員擔任講師,課程內容及活動安排都圓滿順利,唯獨因地點距離稍遠,未來再 規劃本課程時會特別注意學員共乘及接駁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