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1987–慢教育的藝術

兩年前,校長儲訓的時候,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任陳伯璋教授介紹了童謠1987這首歌,從此百聽不厭,或許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20幾年來我們的教育仍不斷的求快,過程中沒有咀嚼、沒有細細品嚐,當然更缺乏了自主性,我們真的必須好好反思教育,並品味"慢教育"這門藝術。 

https://youtube.com/watch?v=uVt2kMZYyu4

活力優質新湖山 溫馨人文好校園

從創校到現在,湖山國小從來沒有一次像今年一樣在這樣的狹小空間舉辦校慶,相信很多人都在期待新校舍完成,就像當初期待學校設立一樣,我們都將共同見證歷史。

建州懷著如同巴西教育學家Paulo Freire(弗雷勒)對於教育的熱忱與吶喊,以多向的溝通管道,迅速有效率的在接任湖山校長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讓校舍工程完成發包,並讓工程順利的進行中;為了讓學生學習更紮實,我們以閱讀為主軸,舉辦多場閱讀方面的教師增能活動,因為我們相信,閱讀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為了將學校樹立更長遠的制度,在檢視學校課程及周邊環境之後,從99學年度第2學期開始,將舉辦一系列學校課程檢視及重建構的教師增能研習,希望能明確學校特色課程的後續發展方向。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是一種慢的藝術,就如同中國華東師範學院張文質教授對於教育的體悟:「即使是知識的獲得,經常也是困難、艱苦、緩慢的過程;人的成長更是曲折,艱難,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有時候我們簡直就是沒有辦法使一個人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也沒有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良好的”習慣。」教育更意涵著生命化教育的重要成分,教育是互動的(interaction),在細緻的地方展現教育品質。教育品質的確保要重視細節(detail),教育的細節當中還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注入生命化的含義,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尊重,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不然一味地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還會覺得生命是快樂的嗎? 教師的生活也是生命化的過程,教師要快樂,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尋找快樂,用快樂的態度去對待學生、對待同事、對待周圍的環境。

    學校的延續、教育工作的進行、相關環境的維護,都需要全校親師生共同支持,地方仕紳的協助,以及社區家長的投入。「活力優質新湖山  溫馨人文好校園」是年過三旬的湖山國小新的期許。就讓我們一同站在教育這一條線上吧!為我們下一代的教育及湖山國小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畢竟,教育的世界有多大,孩子的夢想就有多遠。

三月份活動行事曆

第四週【人權法治週】2/28-3/5
2/28(一)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放假一天
3/4(五)慈林文教基金會人權法治民主教育活動(五、六年級-綜合活動領域)

第五週【性別平等週】3/6-3/12
3/7(一)自我保護宣導日-擁抱平等、拒絕家庭暴力、性騷擾、性侵害,共同防制性交易

第六週【環境教育週】3/13-3/19
3/14(一)珍愛地球.珍愛臺灣希望展講座(全校)
3/15(二)廢電池回收比賽 

第七週
3/25法治教育宣導:小小公民(1-3年級)

第八週
4/1(五)學生反毒宣導:拒絕毒品.從小做起(1-3年級)

好書介紹–教學智慧(從平凡到不凡)

    從上學期重回湖山接掌校務開始,就一直在觀察學校的生態,離開學校這幾年的確變化很大,但是有一樣不變的是學校同仁求知增能的氣氛始終不變,於是今天教師朝會印了郭玉霞教授在教學智慧一書中的兩篇短文與同仁分享,希望大家想想看,目前失業人口遞增,自己是多麼幸運!所以請感恩自己目前擁有的工作,用心做好它。

    本書的內容簡介如下:

    「耶!要上數學課了!」學生要上數學課時,居然歡呼起來!身為老師的你,有這樣的經驗嗎?

  學生在班上當面挑釁老師,老師該如何反應?要像空姐一樣控制情緒,微笑以對?還是大發雷霆?老師是「情緒勞務工作者」嗎?

  有位老師談到:自己就像被罰在月亮上砍樹的吳剛,每天過著單調、無聊的日子,你有類似的感覺嗎?

  這些都是老師們共同關心的議題,本書提供許多真實故事,進一步剖析這些議題背後的複雜因果關係,而且設計了自我省思站、腦力激盪站、角度交換站、心靈加油站的點子,期望讀者在閱讀之後,能進一步細膩地反芻,活絡自己的思考模式,找出可行的對策。

  同時也探討一些新近流行的議題,例如:芬蘭教育、靛藍小孩、街頭智慧、老師的見面禮……等等,期望能提供讀者不同的教育觀點,進一步在實務工作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