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優質新湖山 溫馨人文好校園

從創校到現在,湖山國小從來沒有一次像今年一樣在這樣的狹小空間舉辦校慶,相信很多人都在期待新校舍完成,就像當初期待學校設立一樣,我們都將共同見證歷史。

建州懷著如同巴西教育學家Paulo Freire(弗雷勒)對於教育的熱忱與吶喊,以多向的溝通管道,迅速有效率的在接任湖山校長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讓校舍工程完成發包,並讓工程順利的進行中;為了讓學生學習更紮實,我們以閱讀為主軸,舉辦多場閱讀方面的教師增能活動,因為我們相信,閱讀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為了將學校樹立更長遠的制度,在檢視學校課程及周邊環境之後,從99學年度第2學期開始,將舉辦一系列學校課程檢視及重建構的教師增能研習,希望能明確學校特色課程的後續發展方向。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是一種慢的藝術,就如同中國華東師範學院張文質教授對於教育的體悟:「即使是知識的獲得,經常也是困難、艱苦、緩慢的過程;人的成長更是曲折,艱難,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有時候我們簡直就是沒有辦法使一個人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也沒有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良好的”習慣。」教育更意涵著生命化教育的重要成分,教育是互動的(interaction),在細緻的地方展現教育品質。教育品質的確保要重視細節(detail),教育的細節當中還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注入生命化的含義,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尊重,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不然一味地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還會覺得生命是快樂的嗎? 教師的生活也是生命化的過程,教師要快樂,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尋找快樂,用快樂的態度去對待學生、對待同事、對待周圍的環境。

    學校的延續、教育工作的進行、相關環境的維護,都需要全校親師生共同支持,地方仕紳的協助,以及社區家長的投入。「活力優質新湖山  溫馨人文好校園」是年過三旬的湖山國小新的期許。就讓我們一同站在教育這一條線上吧!為我們下一代的教育及湖山國小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畢竟,教育的世界有多大,孩子的夢想就有多遠。

三月份活動行事曆

第四週【人權法治週】2/28-3/5
2/28(一)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放假一天
3/4(五)慈林文教基金會人權法治民主教育活動(五、六年級-綜合活動領域)

第五週【性別平等週】3/6-3/12
3/7(一)自我保護宣導日-擁抱平等、拒絕家庭暴力、性騷擾、性侵害,共同防制性交易

第六週【環境教育週】3/13-3/19
3/14(一)珍愛地球.珍愛臺灣希望展講座(全校)
3/15(二)廢電池回收比賽 

第七週
3/25法治教育宣導:小小公民(1-3年級)

第八週
4/1(五)學生反毒宣導:拒絕毒品.從小做起(1-3年級)

好書介紹–教學智慧(從平凡到不凡)

    從上學期重回湖山接掌校務開始,就一直在觀察學校的生態,離開學校這幾年的確變化很大,但是有一樣不變的是學校同仁求知增能的氣氛始終不變,於是今天教師朝會印了郭玉霞教授在教學智慧一書中的兩篇短文與同仁分享,希望大家想想看,目前失業人口遞增,自己是多麼幸運!所以請感恩自己目前擁有的工作,用心做好它。

    本書的內容簡介如下:

    「耶!要上數學課了!」學生要上數學課時,居然歡呼起來!身為老師的你,有這樣的經驗嗎?

  學生在班上當面挑釁老師,老師該如何反應?要像空姐一樣控制情緒,微笑以對?還是大發雷霆?老師是「情緒勞務工作者」嗎?

  有位老師談到:自己就像被罰在月亮上砍樹的吳剛,每天過著單調、無聊的日子,你有類似的感覺嗎?

  這些都是老師們共同關心的議題,本書提供許多真實故事,進一步剖析這些議題背後的複雜因果關係,而且設計了自我省思站、腦力激盪站、角度交換站、心靈加油站的點子,期望讀者在閱讀之後,能進一步細膩地反芻,活絡自己的思考模式,找出可行的對策。

  同時也探討一些新近流行的議題,例如:芬蘭教育、靛藍小孩、街頭智慧、老師的見面禮……等等,期望能提供讀者不同的教育觀點,進一步在實務工作上有所突破。

介紹一本好書–最美的奉獻

最近讀了這本書 ,感受到愛的偉大與重要,書中的主角瑞克與父親迪克共同創造了生命的奇蹟,簡單介紹如下

第一個奇蹟,是父母未曾放棄,也是我,未曾放棄我自己

瑞克一出生就因腦部缺氧而導致腦性麻痺,四肢痙攣且無法言語。醫生認定他的人生毫無前途可言,建議他的父母迪克和茱蒂把他送去療養院。然而,瑞克的父母並不放棄,他們相信,也決心讓瑞克在他們的陪伴下快樂長大。

無法言語和行動的瑞克,卻有一顆運動員的心,他隨著爸爸迪克游泳,將曲棍球棒綁在輪椅上與弟弟們競賽,他用眼神與微笑,融化街坊的異樣眼光,他的幽默與開朗成為一家人動力的源頭。

但也因為無法言語、寫字,他的智慧被鎖在心裡,與人溝通成為他生命中的一大遺憾,但奇蹟在十二歲時誕生,在父母鍥而不捨的努力下,一台「希望機器」扭轉了瑞克的一生……

第二個奇蹟,當我將四肢交付兒子而跑,我知道我們什麼都辦得到

瑞克生命的另一個遺憾,是受限於身體缺陷的運動員夢想。十五歲時,瑞克極力想參加一場慈善路跑,為同樣四肢癱瘓的運動員募款,並且盼望爸爸迪克一起跑。迪克從來沒有參加過賽跑,如何推著輪椅上的兒子跑步?當他們終於克服障礙,完成比賽,瑞克告訴爸爸:「當我們一起跑步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是正常人。」

這句話開啟了另一段奇蹟旅程,迪克向瑞克約定,這絕不是我們的最後一場賽跑。他把雙手雙腳借給瑞克,為了孩子的夢想持續跑下去,父與子的人生,從那天開始有了全新的意義……

第三個奇蹟,我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奉獻

33年,超過一千場比賽,足以環繞地球一圈的距離,從八公里的初體驗,到前進頂尖賽事的波士頓馬拉松、夏威夷鐵人三項,甚至橫跨全美為身心障礙者募款的壯舉。這對父子檔以「賀特二人組」聞名全世界,持續激發著千百萬人,當人們為他們打氣時,卻不禁發現真正被激勵的人,卻是加油吶喊的自己。

透過本書,你將跟隨這對父子的馬拉松人生,為他們加油、為他們鼓舞,從他們身上見證無悔的奉獻和永不放棄的力量,成為你勇敢面對困難、熱愛生命、分享愛的最大動力,忠實體現他們的招牌口號:「你做得到!」

學校課程外的課程

在我們現在生活週遭常會聽到很多抱怨,就如多年前歌手陳雷唱的"歡喜就好"中的歌詞:…..歸工嫌車無夠叭 嫌厝無夠大 嫌菜煮了無好吃 嫌某尚歹看  駛到好車驚人偷 大厝歹拼掃 吃甲尚好驚血壓高 美某會兌人走…,生活再好都有抱怨,錢再多都會嫌不夠,在環境的氣場當中就多了很多憂愁、悲傷甚至暴戾之氣。

昨天,宜蘭縣校長協會辦了一場校長增能研習,邀請了我們湖山國小旁的好鄰居"秀春教育基金會"的創辦人吳岳老師分享,他的感受我想也是很多人共同的感受,希望生命有氣度、有高度、更有溫度,希望我們從事教育的教育人可以將我們的孩子教成各行各業的菩薩,希望每個人都能為我們的社會點一盞燈,點一盞小光明,就如同陳樹菊阿嬤一樣無怨無悔的付出,卻能成為很多人生命中的微笑菩薩。

常有人說,世界上有兩種人士最有可能接近天堂與地獄的,那就是醫師及老師,因為若將"處理人"當成一種志業,無怨尤的付出,成就他人,那肯定離天堂最近。我常對著自己說:通往成功最佳的捷徑就是持續不斷的努力。社會要成功當然也得靠眾人眾志成城的去做,Just do it,we will be 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