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現代社會浪潮下的台灣講求自由與多元,但我們不難發現在這樣的衝擊下台灣教育現場出現的一些變化,最嚴重的情況莫過於教育大家談,那教育專業擺哪裡?教育哲學在哪裡?
湖山不像夏山學校那樣講求自由,但卻強調尊重與紀律;湖山不像夏山那樣是一所特殊教育學校,湖山是一所全面實施藝術、閱讀、英語的學校;湖山不像夏山那樣要求全面住校,湖山希望我們的家長多投注一些在家庭教育上,讓教育成為眾人的事情。湖山國小是一所用愛與關懷引導學習的學校,讓小孩們學習尊重與紀律,不同的個體與族群相互尊重,在湖山的大家庭中集合需要排隊、上放學需要排隊、外出需要守規矩,培養小孩們從小學會尊重與紀律(這是後現代社會中教育最缺乏的一環)。
因為後現代社會的挑戰,使得道德的標準與尺度受到嚴重的創擊,連帶著我們看見責任的天秤一直往教育的這端傾斜,卻看不見教育的權力強有力的展現,就法國社會學家傅科(Michel Foucault, 1926-1984)的觀點來看,在這充滿著權力的比試與拉扯的過程當中,這個階段社會賦予教育的責任大過於教育的著力點本身(當一方接受另一方的意義時,其實也就是接受者承認了言說者論述權力的正當性)。所以教育專業及教育哲學的展現更顯得重要了。
來到湖山的小孩我們用愛與關懷引導學習,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哲學基礎,所以,來湖山的小孩會接收到全校師生的關愛,對於小孩的所有狀況,從校長、主任、到老師都掌握得清清楚楚,每位學生都是我們湖山的孩子,大家不分你我的共同引導孩子學習,因為我們重視每一位孩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