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竹林國民小學107學年度教育農園推動成果
一、「教育農園」建置情形 (一)校園內(多項請詳列):
(二)校園外:
| ||||||||||||||||||||||||||
二、農夫老師:□曾參加政府機關培訓之食農教育種籽教師 □校內教職員工 □學生家長 □社區志工 █有機/休閒農場 □鄉鎮市農會 □其他: | ||||||||||||||||||||||||||
三、執行期程:108年2月23日~108年6月30日 | ||||||||||||||||||||||||||
四、執行照片 | ||||||||||||||||||||||||||
(課程教學照片) |
(課程教學照片) | |||||||||||||||||||||||||
講師親自解說 | 學生認真聽講 | |||||||||||||||||||||||||
相片 (種植過程照片) |
| |||||||||||||||||||||||||
學生翻土與整土 | 講師指導學生 | |||||||||||||||||||||||||
學相片 (成果採收照片) | ||||||||||||||||||||||||||
不噴灑農藥,學生抓菜蟲 | ||||||||||||||||||||||||||
學生展示豐收戰利品 | 第一次採收,滿臉洋溢喜悅 | |||||||||||||||||||||||||
(烹調飲食照片) |
(烹調飲食照片) | |||||||||||||||||||||||||
學生親自做美食 | 講師講解食材與方法 | |||||||||||||||||||||||||
大夥兒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 | 自己動手做壽司 | |||||||||||||||||||||||||
五、參加對象:
| ||||||||||||||||||||||||||
六、種植時間表:
|
七、食農教育活動細部執行成果
教學活動名稱:種植的秘訣 時間:□全天 ■半天 季節:春季 地點:校內農園 對象:二年級學生 人數:53 |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 教學目標:能獲得親近土地的經驗 符合能力指標:初(4)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4,2-1 食農教育時數:2小時 |
教學活動名稱:蔬菜的成長紀錄 時間:□全天 ■半天 季節:春夏 地點:校內農園 對象:二年級學生 人數:53人 |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 教學目標:藉著觀察典型的植物來認識植物各部位構造 符合能力指標:初(4)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4,2-1 食農教育時數:4小時 |
教學活動名稱:歡樂慶豐收 時間:□全天 ■半天 季節:夏季 地點:校內農園 對象:二年級學生 人數:53 |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 教學目標:能了解真食物的美味,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 符合能力指標:初(1)(2)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1,2-3 食農教育時數:2小時 |
教學活動名稱:種植的秘訣 時間:□全天 ■半天 季節:春季 地點:校內農園 對象:三年級學生 人數:81人 |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 教學目標: 符合能力指標:中(1)(4)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4,2-1 食農教育時數:2小時 |
教學活動名稱:蔬菜的成長紀錄 時間:□全天 □半天 季節:春夏 地點:校內農園 對象:三年級學生 人數:81人 |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 教學目標:瞭解種植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並思考解決的方法。 符合能力指標:中 (5)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4,2-1 食農教育時數:4小時 |
教學活動名稱:歡樂慶豐收 時間:□全天 ■半天 季節:夏 地點:校內農園 對象:三年級學生 人數:81人 |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 教學目標:能完成工序簡單的料理 符合能力指標:中(1)(2)(3)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1,2-3 食農教育時數:2小時 |
教學活動名稱:種植的秘訣 時間:□全天 ■半天 季節:春季 地點:校內農園 對象:四年級學生 人數:56人 |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 教學目標:能親自體驗蔬菜耕作 符合能力指標:中(1)(4)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4,2-1 食農教育時數:2小時 |
教學活動名稱:蔬菜的成長紀錄 時間:□全天 □半天 季節:春夏 地點:校內農園 對象:四年級學生 人數:56人 |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 教學目標:能體會農民的用心與了解食物得之不易 符合能力指標:中 (5)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4,2-1 食農教育時數:4小時 |
教學活動名稱:歡樂慶豐收 時間:□全天 ■半天 季節:夏 地點:校內農園 對象:四年級學生 人數56 |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 教學目標:能學習簡單的台灣傳統料理技能,並懂得珍惜食材。 符合能力指標:中(1)(2)(3)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1,2-3 食農教育時數:2小時 |
食農‧食米教案設計的理念與實作
張瑋琦老師
一、食農‧食米教案設計的理念
食農教育的目的旨在透過「親手做」的體驗學習過程,帶領學習者認識在地農業、飲食生活方式及其所形成的文化與生態環境之關連(董時叡,2012),以建立正確選擇食物的能力,傳承良好的飲食文化傳統。
食農教育的課程適合各年齡階層的民眾參與,差異的地方僅在能力目標。一般而言,初階較著重於情意的引導與感官的啟發,中階著重技能的熟練,高階在情意、技能之上,更加強知識學習的深度。本研究經專家討論制定食農‧食米教育各學習階段(以下簡稱「學段」)能力目標如下表:
食農‧食米教育能力目標表
學習階段 | 對應年齡 | 能力目標 |
初 | 幼兒~小學低年級 | (1)學習使用筷子,了解共同享用食物的快樂。 (2)透過體驗讓孩子嘗試多樣化的季節食物,啟發其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等五感能力,了解真食物的美味,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 (3)能完成工序簡單的料理,如飯糰、麻糬、沙拉、蒸蛋等。 (4)培養對農事活動的好奇心,從定植(下種)或採收中獲得親近土地的經驗。 |
中 | 小學中年級 | (1)透過與食物生產者的交流,了解食物的重要性,對食物生產及製作者抱持感恩之心,珍惜食物。 (2)喜愛米食與四季蔬果,了解食品添加物對健康的影響,,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 (3)學會安全使用工具(如剪、切、刨等)處理食材,並能烹調簡單的食物,進而建立自己管理健康飲食生活的能力。 (4)可操作較低年級時更大型或者稍具難度的農具,種植具有地方傳統飲食文化意義的作物,如大豆、麻薏、芥菜等,了解飲食、文化與風土間的關連。 (5)能從「與大自然共生」的觀點欣賞田間的動物與昆蟲,並對作物與時節具有基本認識。 |
高 | 小學高年級~成人 | (1)懂得飲食的文化與禮儀,啟發其在飲食美學上的創造力。 (2)可以自己搜集必要的資訊,分辨及選擇對身體有益之食物。 (3)具簡單的台灣傳統料理技能(如:煎、炒、燒等),可以煮出三菜一湯,並懂得珍惜食材和循環再利用廚餘。 (4)分辨臺灣不同品種的稻米,體驗完整的稻作栽種歷程,了解米食的重要性,以及人類飲食及農業生產對大自然環境之衝擊。 |
二、食農教育相關議題
三、食農‧食米教案設計的實
(一)決定食農教育對象及屬性(低、中、高學習階段)。
(二)決定作物(稻米或一種以上的蔬菜)。
(三)在「食農教育曆」內層填入決定帶學生栽培的作物生長期。
(四)比對學校年度行事曆,配合作物生長期,在最外層填入食農教育活動設計。
活動設計應考量:學習者全程參與農事、融入食農教育議題、文化創意與美學。
(五)為每一個食農教育活動做出細部規劃(至少完成三個)。
【作業範例一、食農教育曆】
【作業範例二、食農教育活動細部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