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閱讀決定視野高度」

方文山:閱讀決定視野高度

作者:李蓓潔  出處:親子天下

方文山堪稱是華語流行樂壇最有才氣的作詞人。他與小天王周杰倫合作,譜寫出〈髮如雪〉、〈青花瓷〉、〈上海一九四三〉等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聯手在歌壇掀起一波「中國風」熱潮。

在坊間眾多以情緒獨白描寫男女情愛的華語流行歌詞中,方文山的作品婉約清麗、引經據典、意境細膩有如電影畫面,顯得獨樹一幟。在題材方面,也比傳統流行歌曲更多變,諸如武術、戰爭、吸血鬼、書法、球類、動物,甚至中藥,都可成為他的歌詞素材。

豐沛的創作力,讓方文山連續八屆入圍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因為作品修辭精緻,歌詞曾多次在兩岸國文考試中入題,〈上海一九四三〉還被選入台北縣中小學韻文讀本補充教材。
[@more@]

閱讀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

方文山少時家境並不好,最高學歷成功工商電子科也不顯赫,但他的文字造詣與選題多元性卻令人驚豔,這都是拜長年閱讀習慣之賜。閱讀不但豐富了他黯淡的年少歲月,更為他打開了通往另一個寬闊世界的門。

對我來說,閱讀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
當你喜歡某件事物,就會產生自發性吸收的強烈動機。就像對設計有興趣的孩子喜歡蒐集美麗的圖片,喜歡籃球的孩子總離不開球場,我從小就對文字很有「感覺」。雖然家裡從沒有刻意引導,我念的學校讀書風氣也不是很盛,但我就是自然而然的愛上了閱讀。
「白看」詩詞,慢慢琢磨
很多中產以上的家庭,都會刻意栽培孩子閱讀,可能小孩年紀還小,就坐擁幾百冊圖書,父母也會鼓勵小孩用零用錢買書。但我家家境並不寬裕,從小到大我從來不
知「零用錢」為何物,家裡當然也不會有什麼「藏書」。小時候,一度還以為「零用錢」是電視連續劇的編劇憑空捏造出來的東西!一個不事生產、沒有收入的小
孩,怎麼可能擁有一筆固定開支?應該是編的吧?
如果我想要有「零用錢」,得自己想辦法才行。我的打工經驗很豐富,撿廢鐵絲或飲料鋁罐賣錢、在電子工廠與建築工地做小工、送過報紙、做過廣告派報生、當過
高爾夫球場的桿弟。但中小學生到底只有寒暑假可以打工,也賺不了幾個錢,中學以後,打工的錢還會上繳一半貼補家用,能買書的資源自然也不會太多。
就讀中學時期的某一段時間,我經常到舊書店站著「白看」。看的多半是一些唐詩宋詞或新詩詩集,比較少看小說。小說是連貫的故事,很難一口氣在書店讀完,片
段片段的讀,難免意猶未盡不過癮。詩詞集就沒有這種問題,即使只有寥寥數行字,也是自成結構的完整作品,可以快快看完幾首,再放在心裡慢慢琢磨。

鍾情席慕蓉詩集和宋詞

那一段時間,我接觸了不少洛夫、夏宇、席慕蓉等人的詩,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席慕蓉,我對她的創作一見鍾情,她的作品影響我很深。我後來寫了一首〈七里香〉,就是為了對她致敬(《七里香》是詩人席慕蓉的代表詩集之一)。

席慕蓉的語言美麗流暢,轉喻淺顯易懂,她的詩中沒有聲嘶力竭的大悲大苦,沒有太深刻、太沉重的國仇家恨,只有婉約嬝娜的淒美愛情。詩裡的生生世世、思念、寂寞與等待,其實跟流行歌曲想表達的意念很類似,對一個十幾歲的慘綠少年來說,是很容易入門的東西。
有人覺得我的歌詞創作極富中國風與畫面感,而且重視押韻容易琅琅上口,我想這是受到古典詩詞的影響。唐詩宋詞有一種優雅的韻緻,而比起格律工整的唐詩,我
又更喜歡宋詞。宋詞字句結構比較有變化,而且本來就是搭配旋律傳唱的。〈浪淘沙〉、〈虞美人〉等都是詞牌名。說穿了,其實就是當時的流行歌曲,只是宋詞服
務的對象是上流社會的知識分子,而當今流行歌曲服務的對象則是普羅大眾。

文章引自親子天下網站: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1838&p=1&fp=1

貼文者:終學科林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