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220 友善校園大賓果

宜蘭縣立礁溪國中101學年友善校園及健康促進賓果遊戲活動計畫

第一屆友善校園大賓果~健康百萬中學堂

一、 目的:

鼓勵同學主動積極參與校園各項教育活動,藉由參與過程強化「尊重學習權益」、「深化人文素養」及「積極樂觀進取」之品德修養,並於遊戲中融入學務處、教務處與輔導室宣導主題,增進學生對於相關議題的認識,進而內化、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二、 宣導主題:

1. 健康促進六大健康議題(菸檳防制、健康體位、口腔保健、視力保健、性教育、用藥安全)  2. 環境教育  3. 傳染病防治  4. 藥物濫用  5. 反霸凌  6. 交通安全 7. 人權及法治教育(含日行一善)  8. 國防教育  9. 水域安全  10.生命教育  11.性別平等(含性侵害防治)  12.自殺防治(心理健康)  13.特教宣導-有愛無礙  14.家庭教育  15.生涯發展  16.本土語言(母語日活動)

三、 主辦單位:學務處

四、 協辦單位:教務處、輔導室、總務處

五、 活動時間:102年2月20日(星期三)14:00~16:00

六、 活動地點:前操場(雨天改為五育館)

七、 參加人員:七、八年級師生

八、 實施方式:

1. 每人拿到一張印有5×5格子的賓果遊戲卡,並隨意從1~50中選擇25個數字填入格子內,順序也隨意(不可使用鉛筆,且塗改無效)。

2. 由主持人抽取班級座號,被抽到的學生可選擇各處室提供的問題並回答。

3. 答對者可從1~50中選擇1個號碼圈選,其他參與者的格子內若有相同號碼也可以圈起來;若答錯則該題目開放搶答,由答對者選擇號碼圈選。

4. 持續重覆步驟2~3,如果參與者發現某一行、列,或是斜行的5個格子都被圈選了就可以畫出一條線,即可舉手喊『一賓果』(比出1的手勢),上台領取獎品。

5. 持續進行回答問題與圈選號碼,如果有人完成二條線,可舉手喊『二賓果』(比出2的手勢)並上台領取獎品;一旦出現二賓果,僅完成一賓果的人不得再領獎,但已領過一賓果獎品的人再連成二賓果時可重複領獎。依此規則可類推至三賓果、四賓果及五賓果。

6. 五賓果出現後,主持人可視情況宣佈進入『大賓果』,即格子內的25個數字都必須圈選到才算完成,完成者可贏取最大獎項,遊戲結束。

九、 準備事項:

1. 原子筆(參與者自備)

2. 5×5賓果遊戲卡800張

3. 1~50號數字海報1張(劃記及核對得獎用)

4. 班級及座號籤桶各1個

5. 相關宣導議題題目及答案(各處室提供)

6. 各議題宣導海報或布條(各處室提供)

7. 獎品若干份(請各處室提供,多多益善)

十、 本計畫經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活動紀錄]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康健雜誌分享:要瘦,就要吃澱粉

要瘦,就要吃澱粉

    蛋糕、蔥油餅、豬血糕、炸醬麵…,每個減過肥的人都和美味的澱粉奮戰過,全民得到澱粉恐懼症。但這個減肥鐵律錯了。最新的研究發現,減肥一定要吃澱粉,而且有些種類的澱粉還可以幫助燃燒脂肪。建國100年,且讓我們恢復吃澱粉,一起來請肥肉走路。

    [@more@]

    建國100年,從減肥開始。

    總統馬英九帶頭在「建國週記」中暢談減肥經,行政院長吳敦義、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也立下減肥目標,為了呼應國民健康局「揪團」60萬人、甩油600噸,健康100、台灣動起來的活動。

    原因無他,如果台灣人再胖下去,可能是國安層次的問題。

    根據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我國成人過重或肥胖比率達44.1%,其中男性比率為50.8%,表示每兩個男人就有一個過胖,女性比率為36.9%,每三個女人就一個過胖;教育部最新的調查也發現,兒童每四個就有一個體重過重或肥胖。

    國人十大死因中,七項死因與肥胖有關,包括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腎臟病等。

    肥胖帶來的醫療支出也可能壓垮全民倚賴的健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肥胖防治暨運動中心林文元醫師統計,2005~2008年與肥胖直接相關的四大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及腦血管疾病的健保花費高達2400億,約每年健保預算的一半。

    而且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最新調查也發現,每年過年有四成一的民眾因為大吃大喝,加上比平常運動量少而發胖。

    一講到減肥,就想到減肥時視若寇讎的澱粉。澱粉和體重好像不共戴天,全民彷彿患有澱粉恐懼症,隨便翻開報紙影劇版,就可看到一大堆藝人的例子。

     

    請點選下列連結繼續閱讀~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776

    康健雜誌分享:喝纖維飲料就能減肥?6大招教你吃足纖維

      喝纖維飲料就能減肥?6大招教你吃足纖維

      • 2008-09

      • 康健雜誌118期

      • 作者:林慧淳

          喝纖維飲料就能減肥?6大招教你吃足纖維

          喝一瓶飲料就能取代10顆蘋果的纖維素,輕鬆享「瘦」,真有這麼神奇嗎?

        [@more@]

          現代人生活忙碌,久坐少動的結果,就是腸子裡常有「存貨」難清,除了腹脹不適之外,便秘用力時對腸壁肌肉的壓迫更引起發炎和疼痛,長期就易導致痔瘡和憩室炎。

          無奈的是,儘管愈來愈多人知道「多吃纖維」是排便順暢的不二法門,但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國人不分男女,每天只攝取約14公克纖維,距離建議攝取量20~35公克仍有很大落差。

          在這種情況下,各種高纖產品應運而生,無論是訴求促進腸道蠕動的纖維錠、隨沖即飲的粉末凍膠纖維,或是暗示可減肥塑身的纖維茶飲,再再提供方便速成的纖維補充途徑,成了懶人福音。

          不過,真能仰賴「喝的」纖維素嗎?

          水溶性纖維喝多無益

          檢視訴求油切、瘦身、促進腸道作用的纖維飲料,有些添加肉眼可見的果凍狀寒天、蒟蒻,也有純飲不必咀嚼的茶飲,以及含有固形果肉的果汁,探究飲料中的成分,就是水溶性纖維。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陳俊榮曾針對市售一款高纖綠茶進行小型臨床研究,發現喝高纖飲料的受試者,體重確實在3個月後減輕2~3公斤,他解釋,不僅因為水溶性纖維能吸附脂肪,更加上綠茶當中的兒茶素可提高基礎代謝率,才能達到減重效果。

          儘管如此,陳俊榮仍不鼓勵民眾抱持過高期待,「不應視為矯正飲食,若想在放縱吃喝之後,光靠水溶性纖維減肥,根本是天方夜譚,」他建議,這類產品應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做為嗜好性飲料就好。

           

          請點選下列連結繼續閱讀~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5754

        健康體位行動方案計畫及過程紀錄

        宜蘭縣立礁溪國民中學100學年度學生健康體位行動方案研究計畫

        壹、 計畫目標:

        一、 營造健康體位優質環境,建立正確體型意識、藉動態生活、均衡飲食,改善學生體位。

        二、 鼓勵教職員工生多運動,培養適合個人的運動項目,提昇體能狀態,促進身心健康。

        三、 評估學校健康需求,結合社區資源,透過教育與活動,引導教職員工生建立自主健康管理,共同營造健康的校園環境。

        [@more@]

        貳、 背景說明:

        本校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是一所中型學校,全校共26班,學生人數735人,教職員工65人。學區內家長大部分從事農作及服務業,社經地位較低,普遍缺乏健康生活型態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近年來由於社會變遷快速,年輕人口外移,家庭結構改變,單親家庭及隔代教養學童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學生的生活、學習與成長狀況值得關切。健康是影響學習及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而學校在學生及教職員工的健康促進上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如何在學生階段培養正確之健康知識,養成良好之健康行為,以減少日後疾病及健康問題之發生,是學校教育應當努力的目標。

        根據本校99學年學生身高體重檢查結果分析發現,學生體重過重及超重者佔全校學生的29.5%,體重過輕者佔10.6%,有四成以上的學生體位不良,而體重過重仍是本校學生的主要健康體位問題;另外從體適能檢測結果也發現,學生的體能有逐年變差的趨勢。如何透過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提昇學生的體能與健康狀況,將是健康促進學校努力的目標之一。

        礁溪國中99學年度體位判讀統計表

        年級

        體位判讀

        過 輕

        適 中

        過 重

        超 重

        合 計

        七年級

        人數

        25

        140

        32

        40

        237

        比率

        10.5%

        59.1%

        13.5%

        16.9%

        100%

        八年級

        人數

        21

        159

        29

        41

        250

        比率

        8.4%

        63.6%

        11.6%

        16.4%

        100%

        九年級

        人數

        36

        164

        50

        36

        286

        比率

        12.6%

        57.3%

        17.5%

        12.6%

        100%

        合計

        人數

        82

        463

        111

        117

        773

        比率

        10.6%

        59.9%

        14.4%

        15.1%

        100%

        參、 SWOT分析

        優勢(S)

        劣勢(W)

        機會(O)

        威脅(T)

        1、學校擁有廣大的校地,有田徑場、籃球場可提供師生及民眾良好的運動空間。

        2、校園鄰近河堤,步道規劃良好,提供適合健走、路跑的安全環境。

        3、學校運動設施齊備,有利推展各項健康活動。

        1、學校周邊生活機能發達,許多學生喜愛的泡沫紅茶店、早餐店、速食店等,所販售商品良莠不齊。容易造成糖份及熱量過高。

        2、學生喜愛網路與電玩,部分學生易沉迷於其中,相對減少了運動時間,容易造成肥胖及體能不佳。

        3、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普遍不好,學生利用課餘打工讀情形頗多,往往疏於運動。

        1、參與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已多年,有豐富的經驗,並能有效運用各項資源。

        2、校長以身作則,在各種場合宣導,並鼓勵教職員工生多運動,甩掉肥胖增加體能,提供充份資源。

        3、辦理全校性的多元的運動競賽活動,培養學生運動習慣,使學生能發展適合自己身心的運動。

        1、學校周邊販賣對學生健康無益之食物及冷飲商家林立,且多生意興隆。

        2、家長對子女百般呵護,過度溺愛,盡力滿足其物質生活,對於健康飲食觀念仍有不足,宜加強宣導。

        3、學校每週僅有2節體育課,明顯不足,不願意運動學生,常躲於樹蔭陰涼處休息,長期下來體能及體位均下降。

        肆、 實施時間:101年3~6月

        伍、 實施對象:

        一、 以本校全體師生為對象,進行健康體位宣導及相關活動。

        二、 健康體位自主管理對象:體位判讀結果為過重及超重學生,約228人。

        陸、 實施策略:

        一、 政策宣示:請校長於各種場合中,多次宣示本校推動健康體位計畫,並強調健康的重要,以每週運動210分鐘為推動目標,鼓勵全體師生多從事適合的運動。

        二、 建立相關資料:建立各項與健康體位相關資料,藉由身高、體重、體適能檢測及問卷調查等方式,逐步學生BMI資料、體適能資料、身體活動及飲食行為等資料。

        三、 增加運動時間:除每週2節體育課外,利用朝會時間從事全校晨間運動,增加師生身體活動時間;鼓勵學生下課時儘量從事戶外活動,避免待在教室內。

        四、 落實體育教學:體育課時增加體能訓練,可進行15分鐘以上的慢跑運動,增加心肺功能,並要求同學上課時能確實參與。

        五、 學校飲食改善:鼓勵師生少喝含糖飲料,多喝白開水,每天喝水2000㏄;學校午餐菜色減少油炸類食物,每週2天供應在地水果,並標示每餐熱量;請團膳營養師設計美味可口的蔬食餐,每月實施2天。

        六、 教育宣導活動:校園內設置宣導看板,張貼海報文宣,隨時提供各項健康訊息;辦理營養教育講座,請營養師宣導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七、 融入教學課程:於體育課程中,教導正確的運動觀念,了解持之有恆的運動,對體能上的益處;健康教育課程中,教導正確的健康體位意識與健康飲食原則。

        八、 成立運動社團:學生社團中設立排球隊、體適能社、游泳社等運動社團,並鼓勵教職員工利用公務之餘從事適宜的運動,如慢跑、羽球、健走等,增進身心健康。

        九、 健康體位自主管理:尋求衛生所資源辦理師生健康體位自主管理,定期測量體脂肪並給予個別衛教。

        十、 訂定評價指標:

        (一)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增加

        (二) 學生體位過重比率下降

        (三) 學生目標身體活動量增加

        柒、 計畫預期成效

        一、 灌輸學生健康體位正確觀念,並培養學生健康體位與健康飲食知識與技能,降低學生體重過重或過輕之盛行率。

        二、 藉由健康體位與健康飲食的倡導,養成學生規律的活動,正確的體型意識並增進身體自主及性別平等之觀念。

        三、 養成教職員工生「自我照顧」之健康知能、生活技巧,產生健康行為,進而建立健康的生活形態。

        四、 達成健康促進學校目標,提供學生一個安全、健康和促進學習的環境,而且提供給學校教職員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

        捌、 過程紀錄及成效評量

        clip_image002

        體育課教學

        clip_image004

        河堤健走

        clip_image006

        過重學生體脂肪測量

        clip_image008

         

           由護理師針對體脂肪測量結果

           進行衛教

        clip_image010

        課間活動

        clip_image012

        全校晨間活動

        clip_image014

        營養教育

        clip_image016

        營養課程融入教學

        clip_image018

        淨山健行活動

        clip_image020

        班際大隊接力競賽

        clip_image022全校路跑

        clip_image024

        全校路跑

        玖、 成效統計分析結果(分析中)

        一、 學生體位判讀比率變化

        二、 健康體位行動方案問卷結果(身體活動量增加情形)

        三、 健康體位自主管理對象之體重、體脂肪變化

        親子天下雜誌分享:瑜伽4招,擺平脊椎側彎

        瑜伽4招,擺平脊椎側彎

        寫功課、背書包看似小事,卻暗藏脊骨健康的風險。青少年時期骨骼成長快,惡化速度也最快。家長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有脊椎異常?若發現異常,該如何後續處理?[@more@]

        你家孩子是否經常趴在桌上看書寫字,或是長時間盯著電視、電腦,慢慢變成一顆「沙發馬鈴薯」,和駝背挺肚的「猿人」?姿勢不良可能導致兒童及青少年脊椎側彎,進而影響身體代謝及心肺功能,值得家長提高警覺。

        根據陽明大學在二○一○年針對全國中小學生所做的普查,小一新鮮人發生脊椎側彎現象有一千人,隨著年齡增長,脊椎健康出狀況的人數也倍增,小四生已增至一千五百人,成長了一‧五倍;國一生更增至三千人,等於六年期間增加了三倍,而青少年時期因身體骨架快速成長,課業壓力又重,更是此症惡化最快的時期。

        所謂的脊椎側彎指的是,人體脊椎骨不再呈正常的一直線,而變成S型或C型彎曲。當彎曲角度達到二十度以上時,就要接受醫師建議,持續以運動增強肌力,避免繼續惡化。若是側彎角度更大,介於二十到四十度之間,可能要考慮使用更積極的背架治療,減低其惡化速度;至於超過四十度以上,則算是嚴重側彎,會造成全身痠痛及影響日常生活的起居坐臥,經過專業評估後可能需開刀以減緩不適。

        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可能造成孩子脊椎側彎呢?

        兩大元凶:不良姿勢、缺乏運動

        仁愛醫院骨科醫師羅浩儒指出,兒童與青少年長期不良的姿勢與缺乏運動習慣,應是最大元凶。例如:長時間宅在家裡看電視、電腦,經常趴在桌上看書寫字,再加上沒有固定運動的習慣,造成肌肉無力,都是可能的成因。他提醒家長,應隨時注意孩子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姿勢,會不會愈看愈歪?注視電腦螢幕過久時,從側面看去背脊會不會變成一個S型?還有書桌和椅子的高度也應配合身高,否則孩子長時間以不適當的姿勢看書寫字,對脊椎會是一大傷害。

        相關全文請點選下列連結~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