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設備

健康中心設備齊全,符合教育部規定之健康中心設施基準。

image

[@more@]

學生健康資訊管理系統Web版個人電腦及印表機

[註:原電腦已故障無法修理;目前使用的電腦為資訊組財產,主機板處理過,尚可使用]

20120514 009 20120522

換藥車及一般急救箱

20120514 20120514 008

三合一攜帶式人工甦醒器、長背板

 991230 001-800 20120514 007

全自動身高體重計及微電腦視力檢查器

20120514 001 20120514 004

冰箱及輪椅

20120514 003 20120514 005

主動防護,流感止步~

預防流感有哪些好方法?

[@more@] 

《打疫苗》-公認預防流感最佳利器

《掩口鼻》-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肩袖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散布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搓洗至少20秒

《戴口罩》-咳嗽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

《打招呼》-拱手不握手,減少病毒傳播

《不碰》-雙手不碰眼口鼻,避免因接觸而感染病毒

《少去》-減少出入人潮擁擠的室內場所

《警覺》-經常量體溫,提高警覺

《就醫》-有流感症狀即戴口罩就醫,依醫囑服用藥物

《休息》-生病在家休息,不上班不上課

《規律》-多運動、飲食均衡,增強抵抗力

          --資料來源:宜蘭縣政府衛生局

康健雜誌分享:他們不會感冒的7個秘密!

他們不會感冒的7個祕密!

他們不會感冒的7個祕密!

圖片來源:陳德信

氣溫驟降,全辦公室的人都擤鼻涕、酷酷嗽,他們卻沒事,因為他們有七個祕密。

[@more@]

有些人很奇怪,當氣溫驟降,全辦公室的人都擤鼻涕、酷酷嗽,他們就好像超人一樣,好像從沒看過他們感冒。

現在,你不需要羨慕或嫉妒他們,你可以偷他們的祕密。這些人不感冒的祕密雖然很個人,卻很實際,而且科學上也確認有效,重點是一點都不難,也不是靠藥物,或是昂貴的健康食品,你可以把這些祕密帶到你的生活,讓這些習慣也成為你不感冒的祕密。

1.他們吃得不多

最讓人驚訝的是,這些不感冒的人吃得不多,一天三餐裡通常有兩餐是簡單輕食,午餐常常兩片全麥麵包夾生菜與起司就解決。

回想自己兩、三年沒有感冒的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陳牧民就是如此,因為下午要教課,撐著肚子不舒服,久而久之就養成習慣。

近年來,愈來愈多研究發現,降低熱量攝取,可以減少失智、心血管疾病等年齡相關疾病的發生,而且吃得少也能降低壞的膽固醇(LDL)、三酸甘油酯和血壓。

但是一開始要少吃可能會有點難受,建議可以從限制吃糖以及精緻醣類做起,飽足感可由多吃蔬菜類與不太甜的水果如芭樂、番茄、火龍果代替。

2.他們懂得抒壓

45歲、Babyboss總經理林梅芳稱自己是「工作狂」,她的工作量大、睡得少、速度快,但她很少感冒,因為她靠做家事、做菜、做手工藝抒壓。

過去在科技業,曾經幾天幾夜沒睡,她回家還炒米粉帶去辦公室給同事吃,「炒米粉需要切多少菜呀!」她說,做菜需要的專注,讓她忘記煩惱。

另一項讓她非專注不可的嗜好是做手工藝,她曾經做過一條項鍊,需要穿一萬個珠珠,連做好幾晚,讓她逃離壓力,忘卻煩惱。

但很多人往往覺得自己的壓力無可取代,而且無法處理,但林梅芳說:「認真問自己,你想不想?只要想,一定有方法。」

3.他們運動

陳牧民取得博士學位回台後,馬上回歸台北人的生活,就是很容易吃到好吃的食物,但是動得很少。但突然,兩個好友一因病、一因疲勞駕駛車禍過世。他警覺,要回到以前在美國的生活。

那種生活就是運動。他就讀學校位於全美體脂率最低的科羅拉多州,全城很多人都在慢跑、騎車、登山……,運動自然而然。

他現在騎自行車、游泳、跑步,依照季節調整多寡。白天做研究,通常是傍晚去運動,雖然常常也會內心呢喃很累,但運動完,總是充滿活力。

2010年他參加四個自行車賽,2011年暑假參加四個長泳賽,原因都是好玩,「主辦單位都會發獎牌」,而且因為要參賽,也能激勵自己維持一定的運動量,不要上場丟臉。

4.他們多吃蔥薑蒜

研究發現,吃大蒜可以當作強力抗氧化物及抗生素,當你感冒時,也可以讓時間縮短。

當全班同學都輪流感冒又互相傳染時,研究生卓凱祥卻很少感冒,他回想除了固定練壘球的運動習慣,他愛吃蔥薑蒜,總是把裝飾的蔥花、蒜花一掃而空。

5.他們不愛去公共場所

39歲、在德商公司上班,自嘲常要「守大夜班」照顧兩位過敏體質的孩子的林莉真,小時候也是過敏體質,常年生病感冒,但今年健保卡只用了三、四次,還包括兩次的洗牙,是因為當了媽媽,要照顧孩子,因此特別謹記娘家媽媽的話。

媽媽叮嚀她,不要喝冰水、要喝溫水。天氣一變化就要保暖;少到公共場所,假日她很少到百貨公司,都帶小孩往郊外跑。

6.他們愛洗手

感冒和流感病毒很容易傳染,只要碰到門把、桌子就送到你身上,因為病毒可以存活2~8小時。而且美國的研究發現,40%的人咳嗽或擤鼻涕後並不會洗手。不常感冒的林梅芳只要碰到東西就洗手,手也不往眼睛、鼻子、臉上碰。

7.他們愛吃蔬果

林梅芳每次去買水果都很難回答老闆「幾個人吃」的問題,因為雖然她一個人吃,但買的是十人份。

她早餐打果汁,每天還帶七彩水果到公司。而且她自己做便當,便當裡3~4種青菜或菇類,主食是五穀飯,再加一份魚或肉,魚是買檢驗過的媽媽魚或江醫師的魚舖子,雖然價錢是市價的三倍左右,但她的舌頭吃得出新鮮和甜美。

除了吃蔬果等以上七個祕密外,不感冒的人通常也多喝水、睡得不錯,有良好的社交關係,免疫細胞因此活躍。

就像林梅芳所說「健康不是看醫生,而是自律,」從這些不感冒的人身上看到,健康從來不是理所當然,但也不複雜,只要去做就是開始。 

 

 

 

沒吃完、過期的藥品怎麼辦? -行政院衛生署資訊

沒吃完、過期的藥品怎麼辦?

建檔時間:2011/12/16 15:01:52
更新日期:2011/12/16 15:02:03
您家中是否存放著許多過期的藥物或維他命呢?有些人用藥觀念不正確,生病就醫一定要拿藥吃,或是病情好轉就自行停止吃藥,使得藥物囤積過剩,還有人常常會買一堆綜合維他命及保健品,卻又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忘了它們的存在,這些過期的藥品或營養補充品該如何處理呢?

[@more@]
不論是醫生開的處方箴或是非處方箴的用藥,都具有一定的藥理活性,有許多藥品在環境中是無法自然分解的,如果任意棄置藥物,不但浪費醫療資源,也會使得環境和生態受到污染與破壞。目前「藥品回收」的配合措施已逐步推廣,把藥品當作一般廢棄物清理也不再是唯一辦法了!當然了,如把沒吃完的藥留到下一次生病時再吃,甚至送給其他人用,更是誤己害人的錯誤觀念,萬萬不可。

目前多數醫院都設有「藥品回收站」,提供民眾回收家中剩餘與過期的藥物,全台也有120家「家庭用藥檢查站」,協助民眾處理過期或變質的藥品,詳情可上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52014天使心網站(http://www.52014.org.tw/)。

如果您家中存放著備用藥,一定要要定期檢查,因為藥物一旦產生變質(變色、粉碎或潮解),不管是多久前拿到的,都要停止使用,若不知該如何判別藥物是否變質,可請社區附近的藥師幫忙判斷,並將過期的藥品回收。

一般藥水、藥丸可依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的建議(如下表)處理後丟垃圾桶,但癌症用藥、抗生素、避孕藥、更年期婦女服用的荷爾蒙補充藥品、降膽固醇藥、鎮靜劑及抗癲癇藥等特殊藥則須送到「藥品回收站」回收。